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扬州慢》学案(附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古诗词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扬州慢》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 3、品味词中引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 《扬州慢》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
3、品味词中引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
一、导入
扬州自古繁华,而鼎盛在中唐,

商贾如织,故谚称

扬一益二

,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其盛况亦见于唐人姚合诗《扬州春词三首》之三:

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当时还有人把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当作人生的追求目标。杜牧更是在扬州写下多首诗歌来赞叹扬州的繁华: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一)

十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当时杜牧任职淮南节度使,与判官韩绰一起寻访佳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妓女,在我们看来是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但在唐宋文人的心目中,则是都市繁华的象征。
杜牧时代的扬州令人心向往之,但两百后,另一位词人也来到了扬州,那么他看到的景象是不是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张祜《纵游淮南》)的那个扬州呢?
二、解题,作者、背景简介。
1
、姜夔(约
1155
—约
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以姜夔为代表的风雅词派在传统的美学境界中以韵味的悠长、意境的空灵、色泽的清冷、气格的峭拔特立于词林。这首词在语言上有它独特过人之处,细细品味,似乎每一句都有无尽的意蕴。
2
、本词是作者
22
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
12
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3
、解题。
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扬州慢)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扬州慢)
明确:这首词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
三、整体把握。
(一)、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自读,齐读。
1
、提示:

慢词——曲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

内容——深沉、悲切而富有情感。

词韵——平仄有别、节奏分明。
(二)、学习小序。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小序以洗练的语言,凄婉的音节,为读者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他人(千岩老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
明确:“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的感情基调。一句“《黍离》之悲”深刻的概括了这首词的主题,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三)、词作赏析
解读上阕:
1、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明确:“空城”——破败荒凉。
2、“空城”
之“空”
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诗句
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ci/1328492.html

相关阅读:“宋濂,字景濂,洪武二年诏修元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阅读答案详解附赏析
比较阅读《辛夷坞》《木芙蓉》附答案
《苏溪亭 唐 戴叔伦》《曲江 其一 唐 杜甫》比较阅读
《春草(嫩绿柔香远更浓)》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