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原文翻译及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原文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注释

、屋山:即屋脊。

2、要底都无:别无所求。

3、打:即从。

4、聘:即以礼物订婚。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翻译

天色已晚,成群的鸡鸭仍在屋外放食,还未收回圈中;桑麻长得茁壮茂盛,超过了村民房舍的屋脊。我很羡慕山民们的生活,其实当一个山野农民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他们只要吃饱了就完事,别无他求。新栽的柳树已长出了柔嫩的枝条,可沙洲还是往日的沙洲,只不过溪水从那边流改从了这边淌。这里的农民自己说,村里的人家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生儿育女,都是就近攀亲,不是把女儿嫁给余家,就是娶周家的女儿为媳妇。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赏析

《鹧鸪天?戏题村舍》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词中所描写的大约就是带湖附近一个偏远山村的风土人情。这里鸡鸭成群,桑麻茂盛,山民吃饱便罢,别无所求,嫁女娶媳,怡然自乐,宛若世外桃源。此词题为“戏”作,故笔触轻灵,情趣盎然,流露出词人对田园生活的欣喜之情。

“鸡鸭成群晚未收,桑麻长过屋山头。”天色已晚,成群的鸡鸭仍在屋外放食,还未收回圈中;桑麻长得茁壮茂盛,超过了村民房舍的屋脊。屋山:即屋脊。“鸡鸭成群”,可见这里的村民生活宽裕,而不是一贫如洗。成群的鸡鸭“晚未收”,可知此处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而桑麻高过屋顶,预示着蚕业兴旺,麻衣可织,衣食无忧。词人起笔即描绘出了一幅六畜兴旺、丰收在望的山村美景,令人欣羡。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我很羡慕山民们的生活,其实当一个山野农民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他们只要吃饱了就完事,别无他求。要底都无:别无所求。山民们只求能吃饱穿暖,此外并无过多奢想,知足常乐,自给自足,其乐陶陶,此情此景竟让词人心生羡慕,以致想做起农民来。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新栽的柳树已长出了柔嫩的枝条,可沙洲还是往日的沙洲,只不过溪水从那边流改从了这边淌。打:即从。这三句时空交错,虽然柳树新栽,溪水改道,但实际上循环依旧,这里的一切都是这样安定有序,甚至亘古不变,古朴的民风更让人恍若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这里的农民自己说,村里的人家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生儿育女,都是就近攀亲,不是把女儿嫁给余家,就是娶周家的女儿为媳妇。聘:即以礼物订婚。这两句由写景转为描述这里的风土人情,暗示村里只有余、周二姓,村民世代繁衍、婚嫁如旧,乡俗民风绝少变化。

在这首词中,词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村里村外的自然风物,展现了一幅民风淳厚、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画卷。这里闭塞、贫穷,却又宁静、淳朴、自由。词人舍弃更为深层和本质的前者,而极力开掘后者。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描写田园生活和乡土人情的一个共同特征。此词题作“戏题村舍”,看来词人对于这种乡村生活并不完全认同,故以“游戏”之笔写出,不免带有某些虚拟的色彩,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大概是在借这幅乡土风情画以抒写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怨愤不满吧!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ju/32958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