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学习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学习方法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教授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西蒙教授立论所依据的实验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1分钟到1分半钟可以记忆一个信息,心理学把这样一个信息称为“块”,估记每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5万块,如果1分钟能记忆1“块”,那么5万块大约需要1000个小时,以每星期学习40小时计算,要掌握一门学问大约需要用6个月。为了感谢西蒙的这个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学界称这种学习法为西蒙学习法。

  为了形象地说明,把西蒙学习法比做一把锥子。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知识的专一性像锥尖,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锥子的作用力,时间的连续性好比是不停顿地使锥子往前钻进。” 西蒙学习法所支配的学习活动,呈现出一种尖锐猛烈、持续不断的态势,所以又名锥形学习法

  原理:烧一壶开水,如果断断续续地烧,1万个小时也烧不开,如果连续烧,1个小时就够用了。

  《华盛顿邮报》报道:

  德克萨斯州双腿残疾的年轻黑人男孩戴维·汉姆生,17岁那年立志要当一名音乐家,他以每天10小时的时间苦练了1年钢琴,终于使音乐专家也为他高超的钢琴演奏艺术叹服。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练习钢琴过猛而得了难以治愈的腱鞘炎。于是他又以每天10个多小时的时间攻读法语,只用了2年时间就学完了法语专业的全部课本,最后以法语第1名的成绩考入了康奈尔大学法语系,插班2年级。不久他又攻读考古学,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考古专业4年学完的课程,并一举夺魁考了个考古研究生第1名,师从著名考古学家怀特·邦德教授。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天赋固然是一个因素,难道那么多考古毕业生没有一个天赋好的吗?显然不是。实际上戴维学习这门知识所花费的时间并不比专业大学生花费的时间少。

  以耶鲁大学4年制的化学系为例。一年级每周46节课,其中化学专业课10节,其它课程16节。20节自习课中,自习化学专业只有4节。所以化学专业共有14节课,合计11。66小时。每周学习专业课不到12小时,每天平均不到2个小时。而一年365天除去50多个星期日、暑假、寒假、法定假日、其他假日和社会活动等等,充其量不到240天时间,480个小时,如果采用“西蒙学习法”,每天学习10个小时的话,只用50天就可学完大学1年的学习课程,而4年制的大学课只需用200天就可以学完。

  可是,为什么戴维比其他学生成绩优秀呢?西蒙学习法的知识增长是一种优势累积,不仅在知识的数量上,而且在知识质量上也是和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比如按常规的学习方法,上一堂化学课后,又上其他课,期间由于化学课的停顿和其他课对化学知识记忆的影响,上第二堂化学课时还必须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复习,以此类推……学得越多,复习量就越大。而持续不断的学习的本身就包含着对学过的知识的不断使用,所以就可以省去复习所浪费的时间。又由于进攻的态势本身就是一种优势,所以还会产生质量优势。马太效应在这里的表现是:越是在很短时间里精通了这门学科,就越容易灵活运用。

  精神准备:开步走吧,只要走,自然会产生力量。

  西蒙学习法需要充分的精神准备。须知1万个正确的考虑不如一个有缺点的行动。爱因斯坦不是在大街上张贴一张“高中毕业生爱因斯坦讲授物理,每小时3法朗”的毛遂自荐广告,怎么会到尼伯尔专利局工作呢?最典型的数俄罗斯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了,他仅从《小学算术》的序言中知道有个“莫斯科”,猜想那里一定有学校,借了3个卢布,步行1千多里到莫斯科,最后不是成了大科学家吗?

  有人说:“下这么大精力钻一门课程,一旦走错了路呢?”印第安部落有这样一个故事:

  莫西干、克奥斯兄弟两个听说千里之外的普罗奥山山顶上尽是金子,莫西干头脑简单,信以为真,要去寻宝,克奥斯考虑问题比较周到全面,认为这个传说不可靠。于是莫西干独自一人去了。莫西干风餐露宿,吃尽艰辛到普罗奥山山顶上一看,什么也没有。路费也花光了,无奈跟着一个科特族印地安人牧马糊口。而克奥斯呢?虽然他考虑的很正确,也没有走错路,但仍是老样子,什么也没有获得。

  走错路不要紧,最怕在原地不动的人。我们要知道过程也很美,学习就是一种经历,无论对的还是错的。

  西蒙学习法需精力高度集中。频繁地使用大脑,会不会造成精力衰竭呢?研究表明,人脑潜力是很大的,据称人的大脑是由15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每个神经元可以接受数千种不同的信息,人脑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这样巨大的图书馆,它可以贮存相当于一个人读了300万年书所接受的信息量。

  以记忆力而言,据有关资料介绍,假定18岁至35岁的记忆力为100%,36岁至60岁为95%,60岁至85岁平均85%至80%。过了30岁后,虽然记忆力减退,但由于理解力的加深和经验的增多弥补了这个缺陷。

  假定一个人的知识是0,那么他的有效知识百分比是多少呢?他实际需要的知识就是他的有效知识。人的知识面总是大于实际需用的知识,现代人的有效知识大约相当于他总知识的10%。也不妨对学校的教材进行计算,看教材中有多少是现代科技成果所需要的知识,然后再按有效知识进行教学活动。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从实际出发按创造目标的需要选修知识。这样学习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像锥子一样,照准一个眼深钻下去是最有效的。还有一比,就像我们拣金砂一样,传统的学习方法是砂子和金砂混在一起来找金砂,而采用西蒙学习法,则要直接得多,是从砂子中吸金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xuexi/1345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