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是快速提升成绩的关键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课前预习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课前预习是快速提升成绩的关键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什锦八宝

  预习是学生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在课前学习教师未授的新知识,如果一个学生能坚持预习,必将对教师的新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预习的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为上课打好思维定向的基础。尽管预习的题目是教师设计的,但对学生来说,知识的新领域还是自己率先闯入的,学生就有“让我先去试试,探个究竟”的欲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针对学生实际 时间管理,授课制给因材施教带来一定的困难。布置了预习,有的理解了知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一知半解;还有的可能一无所知,这是正常的现象。但他们带着自己的见解、问题进入新的学习中,教师了解了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就更能发挥主导作用。
  二、预习的措施
  重视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学习新课心理上有所准备,养成自己动脑、探索的习惯,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可从下面几点去尝试:
  1、指导预习的方法。
  要达到预习的目的,就要教给一般的预习方法,如教学第八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可布置这样几题预习题:①请你按课本插图,把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②1/2、1/3各是什么意思?③课文中四个图的阴影部分各表示一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④课文每段话中的“它”指什么?⑤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并能按课文内容,自己动手实践,有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通过预习,学生在上课时对要学的新知识已有所了解,知道疑难所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检查预习的结果。
  检查分口头检查和书面检查两种方式。口头检查主要是让学生说说预习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书面检查主要是检查学试做情况,并给一定的评价。
  3、培养预习的习惯。
  一是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进行评比适当鼓励,开展“课前先锋评比”,激发学习兴趣,逐步让学生体会到预习的乐趣,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4、提高预习的效果。
  除了一般的预习方法,还规律要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预
  习中去,不断地提高预习效果。学贵有疑,读书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等于不会读书。例如:一个学生预习“倒数意义”时就问:“0”有倒数吗?学了倒数有什么用?可见,学生的预习不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真正起到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的作用。
  三、预习后的教学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本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在新授课时,抓住教学重点难点,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回答,通过“引导,讨论,练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预习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以第十册“分数化小数的特征”的内容为例,可以出一道“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为有限小数”的题目,上课时,先检查预习情况,要求“把1/2、1/3、3/4、2/7化成小数”。请每小组都上一名代表板演,比一比,谁做得最好?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不仅使教师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而且让学生有一次显露才能的机会,对尚未理解的学生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计算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那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那些分数能化成循环小数?然后组织讨论:为什么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分母有关吗?当学生搞清楚后,再指导他们看书。
  通过教师有层次的引导和学生思考,课前存在的疑问释然,新的知识逐步建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xuexi/83308.html

相关阅读:课前预习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