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大班科学活动<分灯笼>反思

编辑: 天高云淡 关键词: 大班教学反思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纲要》曾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此次我选择的数学活动是大班科学活动《分灯笼》,在教学中,我为幼儿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氛围,选取了有趣的分灯笼游戏,支持、鼓励幼儿参加9的组成的探索和操作,使幼儿在活动中知道了9的分成方法。活动重点,设置为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此次教学活动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①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②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活动准备了美丽的兔妈妈、可爱滴小灰兔和小白兔的图卡各一,红包8个(背面回形针),磁板。2.幼儿每人9个灯笼(一面红色;一面绿色),人手一张记录单。铅笔。活动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中在带领幼儿操作时,我不断地变换方式,用分红包、挂灯笼、记灯笼等方式层层递进,使幼儿在看一看、动一动、数一数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操作、记录。从而获得了对9的组成的了解。

课堂中有趣的环节以过年的情境游戏,激发兴趣,和幼儿一起复习8的组成。

请幼儿以帮助兔妈妈挂灯笼的情节,尝试9 的分成,初步了解9可以有8中不同的分解,方法。引导幼儿尝试翻灯笼,并做记录,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9的组成。挂灯笼表示庆祝,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操作兴趣都非常的浓厚,在复习8的环节中孩子的参与性很高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分分,别人分过的同时还会及时提醒,学习按序排队操作。

分灯笼的环节中,幼儿人手数数9个灯笼一张操作纸进行操作,我从中进行帮助提醒幼儿如何可以操作的更快更好。在讲评环节中采用了投影仪的方式,幼儿的欲味更是浓厚,都想着把自己的操作单给大家看,轮到的孩子响亮的说出自己的操作结果及过程,大家集体进行验证,之后我进行了总结按序排列的操作单及换位操作单,帮助幼儿进一步公布操作的简单快速方法按序排列、换位排列;最后环节挂灯笼,由于我没有很好的进行讲解,也没有找个幼儿示范导致个别幼儿在操作中有所理解不清。以后我会加以改进,不段进行尝试科学数学活动中的探索。

数学来源生活、存在生活、应用生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有意义和有情趣的活动,教师需要使幼儿切实体验到身边的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幼儿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研究价值,让数学与生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今天我先要感谢大班教研组给了我一次锻炼、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虽说我的这堂《撒花片》已经上完,可值得我好好反思的地方很多。

1、对选材的分析

数学课的内涵很深,当拿到一个题材时,先要反复的阅读思考这堂课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撒花片》看似只要让孩子们撒一撒、记一记、学学8的组成,而中间还有更深的目的。如:记一记,是让幼儿记录不重复的结果呢?还是重复了也可以呢?如果不可以重复靠幼儿撒出来那幼儿玩的难度就大了,因为撒是随意的,当7种分法都显示出来谁也不知是何时。如果改为分花片的话那就好操作了,那么我们是否要修改题目了。学学8 的组成,那内涵更多了,(1)幼儿以有经验的体现。我对7以内组成的教学目的还处于表面,由此幼儿也只是了解数的几种分成。(2)专业术语的提炼,如:互换规律,我们必须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来讲叙。我在给幼儿讲评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让幼儿相互检验”孩子们一时是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意思。(3)评价的价值,数学的评价是体现孩子在课堂中学到的实在的经验,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节课中虽然我也重视到了最终目标,但语言的提炼不是很到位。

2、环节的安排

环节是组织一堂课的关键,当教师自己的思路都有点乱时,幼儿能理解吗?数学的环节安排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基本有复习,学习操作,评价。虽说我的课在环节上还是比较的合理:(1)导入“手指游戏”复习7以内的组成;(2)看花片;(3)撒花片;(4)相互交流;(5)寻找规律;(6)游戏“找数字朋友”巩固8的组成。一堂课下来思路也挺清晰的,只是最后环节安排的不是很到位,缺少了提示如:7的朋友是1,让幼儿心里有个概念,所以刚开始有的孩子还不明确,找朋友时找相同数字。还有是对时间的掌握不是很好,这堂课用了37分钟左右。

3、细节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一节课的细节很重要,特别是在操作时,由于引导者的不注意,有时往往会让幼儿无法进行操作。如:我在撒花片时有几片叠在一起,就应该提醒幼儿把花片分开便于查看记录,也就不会出现幼儿点数撒的结果时数错。在讲评时幼儿的记录单没有直观的展示,让幼儿凭空的听是很难得记住。还有未考虑到大班年龄特点,目测就能知道撒的花片数,无须点数及数学的正确点数方法。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和李园长对我这堂课的点评,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我要渗透教材,让每个环节安排的更有效性,同时注重细节,提炼自己的语言表述。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活动《找规律》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先详细、深入讲解操作材料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根据卡片寻找规律,然后讲述排列规律,幼儿的兴趣很高。然后再出示规律类型卡片,让幼儿来匹配;果然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运用已有经验,顺利完成,最后展示生活中运用这些规律来排列的图片,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活动延伸中我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律排列,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

该活动中,我让幼儿先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深入,从找规律到讲述规律,从排列规律到欣赏规律,最后灵活运用自主排列规律。活动中发现无论是简单的AB 型规律还是ABB型规律或者是ABC型的规律,幼儿运用的都比较自如。活动效果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幼儿的思维也在广度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严谨的数学活动需要将抽象的东西赋予实质,让幼儿从形象思维提升到逻辑思维。这样幼儿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不仅获得了系统性的知识,更为以后学习比较、归纳等数学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印象基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er/485453.html

相关阅读:语言活动公开课反思:慢吞吞的压路机
美工活动《拉拉手做游戏》活动反思
一语击破梦中人??执教《爱听故事的月亮》有感
大班社会活动:《送信》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防身绝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