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班科学:礼物送给好妈妈

编辑: 天高云淡 关键词: 中班科学教案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活动目标:1.学习用点子记录的方法统计送各种礼物的人数。

2.能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礼物图片、统计表每组一张,大统计表一张、铅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我给妈妈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平时妈妈照顾我们非常辛苦,你们想不想送一份礼物给妈妈呢?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礼物?请幼儿看看礼物,一共有几种礼物?(8种)8种礼物,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8)

2.那谁来说说,你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

3.幼儿挑选一样自己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

二、计礼物数量。

1.你选了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2.我们每个小朋友送的礼物都不一样,有什么好办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全班送围巾的有几个人,送项链的有几个人呢?幼儿说一说。

3.出示统计表

(1)师:老师请来了一张统计表帮忙。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统计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呢?

(2)幼儿认识统计表:上面一排是礼物,下面是统计人数,中间的这一段格子是让你把礼物贴到礼物标记的下面。比如:你们组有一位小朋友选了包包送给妈妈,就把礼物贴在包包的标记下面的格子里。另一位小朋友选了项链,那他应该把礼物贴在哪里呢?(项链下面的格子里)等你们组所有小朋友的礼物都贴好之后,选一位小朋友用点子记录送各种礼物的人数。记录在下面一排的格子里。

4.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5.展示小组统计表,教师再统计。

(1)看看,第一组小朋友的统计表,送妈妈围巾的有几个人呢?送项链的有几个?

第二组小朋友来说说看,你们组的统计结果。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第三组小朋友的统计结果。

(2)除了看礼物,还有什么办法知道第四组有几个人送了围巾,有几个人送了项链呢?(教师将礼物部分用白纸遮掉,引导幼儿看点子)

(3)我们全班送妈妈围巾的一共有几个人呢?我这里有一张大的统计表,我们一起把每组统计的结果都汇总到这张大的统计表上吧。

请个别小朋友说说全班送花朵的有几个人。记录在哪里?试试看。点子汇总好了之后,教师用数字统计。

(4)比较一下,送哪种礼物的人数最多,送哪种礼物的人数最少?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记录了送每种礼物的人数,有了统计表,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我们班里有几个人选了围巾,几个人选了项链,有了统计表可真方便!
《礼物送给好妈妈》这个活动选择建构式课程上中班下学期的主题活动《我有多爱你》中的一节科学活动。结合三月八日妇女节开展,但我上课的时候三八节已经过了,所以在导入部分进行了修改,我问:小朋友,我们的妈妈平时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为妈妈送一份礼物好吗?导入简洁明了,直接进入主题。活动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反思如下:

一、活动的目标定位要突出重点。

一备时,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位: 1.进一步感知数字8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2.学习用点子记录每组给妈妈送礼物的人数。活动的第一条目标主要想通过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给妈妈送礼物和第三个环节装饰礼物来达成的。第二条目标主要落实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活动实施下来之后发现活动的时间过于长,导致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注意力不太集中。研讨后大家一致认为活动的“点”比较多,重点不太突出。教师在活动之前应想好本次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应抓住一个重点的目标,抓紧宝贵的活动时间,重点解决之。而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统计礼物数量上面。因此,活动的目标进行了修改,1.学习用点子记录的方法,统计各种礼物的人数。

2.初步尝试合作统计,能讲述统计的结果。

二、活动的准备要充分。

1.幼儿的位置问题。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地时间比较短,因此活走动不宜过于频繁,过多的走动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也不利于活动的常规。活动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座位,应根据活动的需要进行调整,如果需要孩子操作的次数比较多,最好就让孩子做在位置的旁边。另外,班里孩子有七组,每组孩子要统计一张统计表,在七张统计表汇总时比较多,研讨后大家认为应将幼儿分为四组比较合适。

2.教具的问题。

教具的摆放也应当引起重视,在活动准备时教师应先摆摆看,什么样的摆放方式是最合适的。本次活动中的四张统计表应按照1、2.、3、4的顺序依次排列下去,且最好在同一行,便于幼儿目测、汇总。另外,活动的教具应清楚,让幼儿所有的孩子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否则会严重影响活动的效果。

三、活动的过程要紧凑。

1.教师的语言应准确、精炼。

教师准确地语言能让孩子明白老师的要求,教师的提问应小而且具体,切忌大而宽泛。另外太书面化的语言孩子不太能理解。

2.活动的常规。

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应当把握好活动的节奏,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活动的常规是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活动的常规不好,常常需要停下来维持常规,会打断教师的思路,导致活动不紧凑。因此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十分必要。而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一次次的日常活动中一步步地养成。

四、活动的讲评要以幼儿为主。

我在活动讲评环节很容易犯的错误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活动讲评或游戏分享环节,演变成为教师主演的“独角戏”。导致这一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用孩子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不善于引导孩子讲述。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让孩子说,怎样引导孩子说,这也是我今后在组织集体活动和游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新《纲要》中对幼儿的语言要求是:“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互相渗透在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以下是***老师上的研讨课,综合活动——《蔬菜一家子》。本堂课的活动目标制定为: 1、知道几种常见的蔬菜的名字与外形特征。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3、学习用好听的语言描述各种蔬菜的特征。

实例:

镜头一、说说我知道的菜。教师以拟人化的形式出示了这几样蔬菜。

师:刚才是谁来了?它们长得怎么样?

幼:辣椒。

师:长的怎么样的?

幼:胖胖绿绿的。

师:完整的说一遍。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一起说完整句:胖胖绿绿的灯笼辣椒。

师:真棒。

教师请多个幼儿讲述,并引导幼儿说完整句。

分析:

在这个片段中,首先教师的引导方面做的比较好。教师起了引导者的角色,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是学习者。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首先幼儿一点一点说出蔬菜特征,然后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的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将话说完整,并及时做到表扬,以引导的形式幼儿能感到教师的亲切,更能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欲望。教师及时组织语句、总结语句,让幼儿知道如何来完整的讲述这句话,让幼儿学说,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镜头二:请幼儿扮演自己手中的蔬菜,并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带来的菜长的怎么样?

师示范:我的蔬菜宝宝是青椒,长的绿绿的胖胖的。

幼1:我的是洋葱。

师:是怎么样的?

幼:有点白。

师:他说:我是洋葱宝宝,长的有点白。

幼2:是胡萝卜,像座山。

师:他说我是胡萝卜宝宝,长的像座山。

……

分析:

这个片段也是整堂课的重点:学习用好听的语言描述各种蔬菜的特征。新《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尝试说明简单的事物,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里教师在引导的时候,没有做到位。首先,幼儿还找不到规律,不知道如何来介绍自己的蔬菜,只是讲出有点白、洋葱,都是不连贯的,没有组织好的语句,教师没有强调幼儿要说完整句,只是自己总结了一下就请了下一位小朋友讲,一带而过。对于前面讲的小朋友没能及时练习并学说完整句,只是听老师说一遍,印象就不深刻。对于后面讲的小朋友还是不了解应该如何介绍,表达的都不是很完整。如果教师在幼儿回答好后,引导幼儿再将话说完整,并进行很好的组织语句,让这位幼儿再学说一遍,再请集体也来学习一遍,加深幼儿的印象,这也能为接下来介绍蔬菜的幼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活动让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如何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说的,说完整句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师要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有话敢说、想说、愿意说。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的回答,要及时表扬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出反应,教师在课前就应该仔细考虑,对于如何讲述这件物体有充分的准备,总结好语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清楚的引导幼儿如何表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er/580441.html

相关阅读:中班科学活动 放大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的传声筒
科学:水果里的图案(中班)
空气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怎样让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