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的同情心,与生俱来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性格培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 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培养宝宝同情心的重要性,但不知怎么回事,有些宝宝看起来就是有点自我中心。其实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在学习各种情感,他的性格、品质如何,是否具备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心胸,最关键还在于教养方式,尤其是家长对待他、以及对待周围人的方式。
0-1岁 同情心,一出生就有了
宝宝3个月大时,就能对其他人的情绪作出反应。最典型的是,当他听到别的宝宝哭时,会感到不安,甚至因此也哭闹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医院里,小宝宝们常常哭成一片,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和家长作对,而是天生的移情反应使然。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自我意识还没有萌芽,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
9个月大的宝宝,看到别的宝宝摔倒了,可能会因同情而流泪,然后钻进妈妈的怀抱寻求安慰,就好像摔倒的是他自己。这是婴儿“感同身受”式的同情心,在没有认知成分参与的情况下,直接把他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儿童发育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同情心”。
1-2岁 同情心,真正来到身边
作为一种社会化过程的产物,同情心与快乐、愤怒、悲伤等基本情绪反应不同,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而是随着社会认知过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岁以后,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能分辨自己和他人,宝宝逐渐开始产生真正的同情心。他们会观察别人在做什么,并开始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感。当发现别人表现出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不安和痛苦。但此时他们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只会用哭泣来表达,而是开始学习一些安慰别人的方法。如果看到别的宝宝在哭,可能就会拿起自己的手绢给他擦眼泪,或者把自己的饼干递给他吃。
不过由于认知能力的不成熟,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很容易出现同情心混乱的状态。比如哭泣的宝宝被抱走了,失去了安慰的对象,他可能转而抱着自己的玩具熊,以哄玩具熊的方式来继续表露他的同情心。
2-3岁 同情心,在具体情境中
同情心是一种高级情感,它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依赖于认知,更需要转化为行为。2-3岁的宝宝,开始会运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去理解其他人的情感和行为,安慰、帮助别人的方法也更加多样,他们的同情心也越来越多地用在正确的时间和对象上。此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宝宝逐渐懂得了一些道理,知道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安慰受到伤害的人,尤其在听故事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同情心。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思考,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他的同情心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情境(自己看到的,或别人描述给他的)。此外,宝宝更容易对他熟悉和喜爱的人产生同情心,不妨有意识地引导他去体会、去关心其他人的感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jiao/39522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