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敏感妈妈与宝宝建立安全型依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心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导语:安全的依恋感有利于宝宝形成健康的心理。要让宝宝形成良好的依恋,就必须做一个敏感的妈妈,正确地理解宝宝发出的信号,并做出适当地回应。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妈妈不仅能满足宝宝的生理上需求和情感的“饥饿”,而且也是宝宝心理上的“安全岛”和快乐的源泉。也就是说,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就是依恋感。

一、依恋的类型

一般来说,孩子与妈妈的依恋主要有三种: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的小朋友分享玩具,友好地在一起玩耍,很少有反常的行为问题。淡漠型依恋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比如,经常抢夺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欺负别的小朋友等。缠人反抗型依恋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内隐行为问题,比如情绪抑郁、胆小、退缩、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等。

二、建立安全型依恋的重要意义

建立牢固的积极亲子依恋关系, 是培养宝宝许多现代素质的基础。从半岁乃至一岁半, 是宝宝形成巩固的亲子依恋关系的敏感期。无论是充满感情的言语表达还是搂抱、亲吻等身体的接触都能很好地形成良好的依恋。因此要尽量拓宽宝宝的接触面, 让宝宝在陌生环境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促使宝宝更好的社会化, 为将来良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宝宝与妈妈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一旦建立,宝宝就会经常欢笑而少哭闹,情绪欢快、活跃而好探索,喜欢玩弄、操作物体,喜欢尝试着接近新事物、新情景甚至陌生人,这些都有助于宝宝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敢于探索的人格个性,并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培养宝宝乐于与人相处、信任人的基本交往态度。

三、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

依恋中个体差异的形成,关键阶段是0-1岁。在这个时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妈妈。妈妈与宝宝关系的性质,包括妈妈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宝宝的行为作出反应,妈妈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妈妈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妈妈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妈妈能否在宝宝哭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安慰等等,都直接影响着依恋的形成。

妈妈与宝宝交往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宝宝本身的气质特点,是影响宝宝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两个主要因素。那种负责任的、敏感的、充满爱心的妈妈,其宝宝常常是安全型依恋的宝宝;这类宝宝通常能很好的沿着社会化目标顺利成长但强烈依恋的儿童就会产生不适应社会的行为。反之,则可能是反抗或回避型。

宝宝的气质特点也经常地、强烈地影响着妈妈对宝宝的态度和行为: 那些见人就笑、喜欢被人抱的宝宝更易得到妈妈的欢心; 而那些不喜欢被人抱、不容易抚慰的宝宝则较少得到妈妈的关爱。而妈妈对宝宝的态度及行为又反过来影响宝宝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

四、如何帮助宝宝建立安全型依恋

1.做一个敏感的妈妈

父母的哪种行为可以促进安全型依恋的发展?研究表明,妈妈是否敏感是区分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重要特征。如果妈妈对宝宝的信号作出及时、一致而适当的反应,并经常温柔地拥抱宝宝,那么妈妈与宝宝之间依恋的安全性也多向正向发展。

因此,要让宝宝形成良好的依恋,就必须做一个敏感的妈妈,正确地理解宝宝发出的信号,并做出适当地回应。对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要配合而非阻碍,在决定是否要打断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时,先考虑宝宝是否会接受;必须要打断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时,一定要采用温和的手腕,不要强迫宝宝马上停止。

2. 积极关注宝宝

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利用各种生活场景以及照顾宝宝的机会(如哺乳、洗澡),经常朝宝宝微笑、抱抱宝宝、亲亲宝宝的小脸蛋等,积极与宝宝交流,让宝宝时刻都能感受到妈妈的关怀和爱,促进宝宝和妈妈之间建立安全的母婴依恋的关系。

母子交往中,妈妈要用热情、温和的语言与宝宝交流,鼓励、支持宝宝独自玩耍,如通过捉迷藏逐渐延长妈妈离开的时间和距离,使宝宝知道妈妈会回来的。妈妈做出示范怎样与人友好交往,如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亲切交谈等。如果妈妈对宝宝的信号长期冷漠,对宝宝的态度变化无常,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

3. 触摸宝宝,和宝宝多说话

你可以在宝宝吃奶的时候,用手轻轻抚摸宝宝的身体,由额头到脑后,由头到脚,再由身体中心向手脚前端,动作要柔和缓慢,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抚,从而导致依恋的产生。也可一边喂奶一边跟宝宝说话,让宝宝熟悉妈妈的声音。多看看宝宝,和宝宝进行目光的对视,让宝宝熟悉妈妈的脸,感受到妈妈的存在。当宝宝发出一些声音时,积极地模仿宝宝的声音,让宝宝感觉到妈妈在关注自己,并且是喜欢自己的。

与此相反,不安全依恋宝宝的妈妈通常不喜欢身体接触,讨厌抱着婴儿,以某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做事,有时还表现出消极、反对和拒绝的行为。实际上,当你触摸孩子、抱着孩子时,是给孩子提供不同的刺激,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反应。

4。多与孩子一起玩耍

让孩子和妈妈一块玩玩具,创造母子同乐的机会,这对减少分离焦虑,促进孩子对妈妈的安全依恋有很大的帮助。

开始时,妈妈可以抱着宝宝玩玩具,然后让孩子一个人坐着,妈妈在旁边和他一起玩。这时,如果有其他的小朋友共同参与最好不过了。比如,抛球游戏,或者利用木偶玩模拟的人物游戏等。妈妈可以先将游戏方法示范给孩子看,然后让孩子自己玩,慢慢地让他能够自己一个人玩。

在孩子玩的很好时,妈妈可以去做一些家务事,但要记住,妈妈一定要呆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

5。尽量减少孩子的失落感

有些父母确实因为工作或者特殊原因,不能自己亲自带孩子的,也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知道父母每天都关心着他,尽量减少孩子情感上的失落。

比如,孩子不得不让别人带,也要提前先让孩子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临时抚养人建立感情,让孩子在心理先接纳他们。

同时,无论你怎样忙碌,你都应该把孩子放在首位。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正如甘地夫人所说:“孩子们之需要妈妈的爱抚,犹如幼苗之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对一个妈妈来说,她应该经常把孩子放在首位。因为孩子们对妈妈有着非常特殊的依赖。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我所负责的公职和我对家庭、孩子应尽的义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谈到如何把孩子放在首位时,她说:“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

值得注意的是,3岁前的孩子,应该保证有1至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要总是频繁地更换抚养人。如果需要请保姆,妈妈依然不能推卸教养孩子的责任。否则,一旦保姆不合适,需要频繁地更换保姆时,孩子就会造成依恋感的缺失,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如果孩子不在身边,父母要经常和孩子打电话,多沟通感情,并且定期去看望孩子,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时刻都在关心着他,这样孩子的失落感会大大减少,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jiao/43232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