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心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育儿实例:宝宝天泽,月龄20个月。

  “天天,不要咬我,妈妈很疼啊!”,我第一次见到天天,是他冲过来,在他妈妈的手臂上留下深深的齿痕。当他要挥手打正和他妈妈说话的我时,他妈妈把他带去了大厅的另一角。

  天天爸爸无奈地对我说:“我们家孩子就是这么有攻击性,我们该怎么办?”,言语中充满了深深的焦虑感和无助感。

  多年以来,我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小宝宝,喜欢动手打人,富有“攻击性”,就像“小魔怪”一般,这让很多父母无可奈何,他们不理解宝宝为何要这样,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宝宝打人不是孩子的性格问题,而是习惯问题。

  1-3岁的宝宝打人,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发现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用“动手”的方式获取最快的回应。

  【2】由于孩子缺乏安全感,所以发现别人“抢走了”爸爸妈妈的注意力时,就要用“动手“的方式抢回来。

  【3】在家里打爷爷奶奶的时候被默许,甚至发展成一种“互动游戏”。

  为您支招:

  【1】在和孩子的沟通中,耐心地教会他用语言等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

  比如,当宝宝想要大人帮忙拿某处的玩具时,由于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不足以清楚的描述这个事情,他们就会着急,也许就会用“动手”来表达,这时候,请家长不要和孩子一起急,因为如果这样,急躁的情绪就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家长要做的是,类似情况时,要耐心的了解宝宝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想法,然后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言语或者别的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教会他们拉着家长的手走过去,比如教会他们用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来描述他们的需求,想喝水时就指指水壶,想玩小车时就比划转动方向盘的样子,等等。

  再比如,如果宝宝已经能用语言流利的表达意愿时,他们还会用“动手”来寻求最快的回应,那么,家长就要引导他们用礼貌与温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宝宝养成了一种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也能促进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2】爸爸妈妈要常对宝宝说:“我爱你”,要让孩子知道不论爸爸妈妈在不在身边,对他的爱与关注始终如一。

  中国有着含蓄内敛的文化传统,所以现在这一代父母在原生家庭中大都没有从小与双亲明朗积极的表达彼此的爱的经历,但这一点恰恰是每个宝宝都需要的,所以请父母们勇敢的经常的对宝宝说:“我爱你”,让孩子切实的感受到爱的包裹感,让他们不再恐惧会失去爱,这样,他们才能不再用“动手”的方式来试图把爸爸妈妈的注意力抢回来。

  在大人们的世界里,流传着一句话,“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面对这个高速的竞争的社会,这句话没有错。但请不要拿这句话去要求宝宝,因为他们还在慢慢长大,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孩子的安全感,是要家长来给的,不是过度保护和溺爱,而是要用充满爱意的语言和行为来告诉孩子,我们爱你,不管时间和地点,这种爱与关注会始终如一,这样,孩子才不会缺乏安全感,才会慢慢的形成坚强且自信的内核。

  【3】从孩子与家人的交流开始,帮助孩子建立界限,父母要和长辈沟通,任何理由也不允许孩子伤害他人,温柔而坚定地帮助孩子确立原则。

  比如,爷爷奶奶宠爱宝宝,会默认他们的“动手”行为,甚至会以此作为与宝宝嬉戏逗乐的一种方式。不要以为这只是一种游戏,不要以为这只是玩笑,要不了多久,不好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因为幼小的孩子是那么的纯真,他们的很多语言和行为就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所以,请父母好好的与祖父母进行沟通,请一定温和有礼,因为你们与自己父母的沟通方式和情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宝宝,你们是在用实际行为告诉宝宝,什么是健康的家人相处模式。

  再比如,除了祖父母,每个家庭都会有亲戚朋友,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或类似的育儿观和育儿方式,所以家长要引导和帮助孩子建立起不能“动手”的界限和原则,在孩子对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感到困惑时,及时让孩子了解“动手”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不管任何理由,都不要去用这种行为去伤害他人,请父母温柔而坚定的建立并守护这条原则吧。

  另外,孩子打人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孩子的探索空间有限,口欲期和肛欲期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和缓解。因此建议您尽量多带孩子从事有益的亲子活动,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为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等等,请您用您的手为孩子打开这个世界的大门,再用您的肩膀为他们撑起一个安全探索的空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请和宝宝一起玩耍一起感受一起成长吧。

  就这样,我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天天爸爸和天天妈妈,逐条分析,再为他们支招。

  几个月后,当我再遇到天天一家时,“小魔怪”已经变成了“小天使“,宝宝更加可爱,爸爸妈妈也不再焦虑与无奈了。

  最后,再告诉您几个让“小魔怪”变成了“小天使”的妙招吧:

  【1】请温柔的拉着孩子的手,温和的对他说:“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这么伤心和愤怒吗?或者你可以去打打枕头和被子,但不要打人,你想想,如果别人这么打你,你也会很疼很难受。”,是沟通,而不是强加。

  【2】请耐心的示范给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急躁的训斥他们不能做什么。比如,如果发现孩子有大人的习惯时,请密切的关注他的行为,当他要打人时,您可以温柔的抓住他的小手说:“不要打人,要轻轻的摸摸。”,一边说一边做,示范给他看。

  【3】请温柔而坚定的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比如,温柔的告诉他,在他打人时,他是个吵闹或生气的宝宝,所以所有与他相关的事情都要暂停,直到他准备礼貌的尊重的对待别人,所有与他相关的事情才能再开始,而一旦确立这样的规则,就请坚定的执行,如果中间有一次中断,规则就会被破坏。

  【4】请用拥抱代替责骂,当宝宝发生打人行为时,在试图将他们带离现场前,尝试着给孩子一个拥抱吧,让宝宝在明白不能打人的同时,还能切身体验到了应该怎样与人相处,这就是示范的力量。

  【5】请始终耐心的尝试用语言和宝宝进行温和的沟通,因为一般情况下,家长很难推测和预料孩子能明白语言的含义的确切时刻,所以请一直温柔的坚持,语言沟通与行为示范并重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jiao/66486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