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为啥总挠头?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健康育儿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妈妈的烦恼】我家宝宝1岁了,最近总是又挠脖子又挠头的,有时候都把头皮给挠破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呀?



原因一一细细查
仔细检查宝宝的头皮是否干燥,头面部及身体皮肤是否清洁;
看看头面部皮肤是否有异常,如有痱子、湿疹、皮疹等;
摸摸宝宝脖子后面,看看是否因为过热,使后脑勺皮肤出汗,出现皮肤搔痒;
了解宝宝近期使用或更换洗发水情况,是否存在头皮及皮肤的过敏现象;
观察宝宝是否伴随其他症状,排除病理性疾病。例如,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宝宝吃奶或睡觉时满头满脸出汗,此外还有烦躁、睡眠不安、惊跳等症状及不同程度的骨骼异常。
6类情况的应对策略
头皮乳痂
宝宝头皮的皮脂腺分泌很旺盛,出生后如果不洗头,时间一长,头皮的分泌物和灰尘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较厚的乳痂。头皮乳痂是小儿湿疹的一种,不仅引起头部搔痒而抓挠,还易导致头皮感染。
对策
去除乳痂方法很简单。具体方法可以参照本期文章《恼人乳痂轻松除》。
脂溢性皮炎
宝宝易发脂溢性皮炎。最初是在头皮或脸上出现淡淡的红斑,随后逐渐产生落屑,甚至呈现黄褐色或白色的结痂,宝宝感到奇痒。严重者在眉间、额部及面颊部也有皮肤潮红,表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屑,甚至出现糜烂现象。
对策
让宝宝多吃蛋白质食品,少吃糖类食品,吃适当的水果和蔬菜;
宝宝在1周岁前不要喂食鱼、虾、海味、蘑菇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高蛋白食物;
避免给宝宝使用刺激性物品和化妆品;
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多发生于吃奶的宝宝,俗称“奶癣”。小脸蛋上会出现小片红斑,发际、四肢及臀部皮肤也布满红色斑丘疹,甚至出现油腻性脱屑,有的发生糜烂,结出黄痂。
对策
治疗“奶癣”要从发病原因着手。喂奶的妈妈应避免吃辛辣、虾蟹及海鲜等“发物”,以免致敏物质通过乳汁影响宝宝;
不要给宝宝喂得太饱,在两次哺乳间喂一些清水或糖水给宝宝喝,以减轻消化道系统负担;
尽可能避免宝宝皮肤受外界不良刺激;
居室内空气宜新鲜,避免过热、出汗;
注意将指甲剪短,以防搔抓患处时损伤皮肤;病变部位忌用碱性肥皂和热水清洗,也不宜涂擦香水等化妆品;
轻症“奶癣”的宝宝一般不需要用药,耐心等着自愈;症状明显时请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通常宝宝1~2岁时,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退,极个别的将持续到成年。
单纯皮肤糠疹
该病发生在桃花盛开的春季,俗称桃花癣。小脸上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椭圆或圆形,淡红色或浅灰色的斑片,斑上还有细小的糠秕状鳞屑,除了有轻痒外,并无其他不适。
对策
桃花癣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病,即使不治,绝大多数到秋季也会自行消失。
桃花癣的治疗很简单,内服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外用10%的硫磺软膏、维生素B6软膏,很快就能见效。
痱子
这是盛夏季节宝宝最为常见的皮肤病,头面部、颈胸部及背部皮肤表面出现针尖大小,密密匝匝的疹子,既痒又痛。
对策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宝宝头部及全身皮肤的清洁;
勤剪指甲,保持手部干净,避免搔抓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沐浴后不要给宝宝过多搽粉类爽身护肤用品,以免与汗液混合堵塞汗腺开口,导致出汗不畅,引起汗腺周围炎症;
适当控制宝宝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居室注意通风,保持室内凉爽。每天给宝宝洗1~2次澡,温热水最适宜。水温太低,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腺孔随即闭塞,汗液排泄不出,痱子加重;水温过热可刺激皮肤,使痱子增多;
宝宝衣着应宽松、肥大,并经常更换。衣料应选择吸水、通气性能好的薄型棉布。不要让宝宝成天光着身子,以免皮肤受到不良刺激。
缺钙
缺钙早期宝宝会出现夜间出汗多、烦躁、睡眠不安、惊跳等症状及不同程度的骨骼异常,这些症状在临床上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对策
适当晒太阳
适量户外活动是宝宝补充维生素D是最有效、方便和经济的方法。
补充维生素D
正常宝宝不分年龄,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而早产儿、先天贮存不足者或生长过速宝宝需要量增加,口服维生素D量应适当增加。一般从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开始服用,一直服到2岁半或3岁。
哺乳量每天在600毫升以上的健康宝宝通常不需要补钙剂。如果宝宝生长过速,可以适当补充钙剂。
健康提醒
*服用维生素D强化的配方奶宝宝要根据进食奶量计算维生素D的用量,不足部分加以补充,避免维生素D过量而中毒;
*出牙晚、夜间出汗、睡眠不安等表现不是缺钙特有的症状,别盲目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以免过量中毒;
*患有佝偻病的宝宝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jiao/74650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