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过于的臭美应该怎么办呢?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前言:常言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知”,但若是宝宝们过于臭美,家长们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了,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来为父母们提供有利的方法吧,希望对教育过于爱美的宝宝管用!

5岁的冉冉是个爱美的小姑娘,每天去幼儿园之前,都要求外婆帮自己梳不同的漂亮辫子,有时扎一束,有时分两股,有时盘起来,每天的头饰也要常换常新。冉冉妈有些担心:这孩子也太臭美了吧?再过一阵,就要进小学了,老想着怎么打扮,会不会影响学习呀?

  “适度”臭美需接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臭美未必就是件坏事,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积极一面吧——

  1. 拥有良好的性别认同

  每个人都必须经过性别形成的过程,然后发展出健康的性别认同。孩子从3岁起,由于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和更频繁的人际互动,便开始好奇地去探索关于性别的种种问题。在幼儿园,男孩女孩的卫生间通常是合在一起的,因此,他们有更多机会可以发现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从而也更确认自己的性别。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教养因素,会导致不良的性别认同。比如一个期望有男孩的家庭,有意无意地把自家女儿打扮成男孩模样,从小到大都给女儿剪短发,不让女儿穿裙子,这样长大的女孩自然不会热衷穿着打扮,但小时候不良的性别认同将影响她成年后良好性格的形成。

  所以,不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只要他们的打扮符合性别特征,都意味着孩子已形成了良好的性别认同。

  2. 对外貌有自信心

  通常,孩子长到14个月左右,就开始对着装有所感觉。到了三四岁的时候,有些孩子的“臭美之心”就开始萌动了。他们会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偏好,有的孩子喜欢粉色系列,有的孩子偏爱天蓝色。有些孩子以前对穿什么没有意见,哪怕是“继承”其他小哥哥小姐姐的衣服也毫无异议。但再长大些,他们就更希望穿新衣服,甚至自己喜欢的衣服都不愿意换下来。有的孩子也会像冉冉一样,在镜子面前照个不停,对发型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些都是孩子开始长大的表现,也是他们对自己外貌有一定信心的表现。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极不自信的6岁女孩,她不愿意打扮自己,觉得打扮也没有用,认为那些精致的发夹和公主裙都是漂亮女孩的专利。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女孩开始注重自己的仪表了,可见,只有当孩子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时,她才愿意打扮自己。

  “过度”臭美需提防

  当然,什么事越过了一个“度”,都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如果孩子过度追求外表美,爸爸妈妈就要找找背后的原因,进行正确引导了。

  1. 过分爱美的背后潜藏着自信不足

  过度爱美有时也是孩子缺少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就像“自卑”和“自负”本是“同根生”一样,过分的那一部分其实是为了补偿底气不足的那部分。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人性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没有那么多外在的东西可以作为评判依据,因此他们的长相和衣着往往成了大人们评论的焦点。而孩子一部分的自信就来自成人的评价。那些夸赞和溢美之词有时让孩子们似乎感觉到自己可以在外表或穿着上优越于其他人,于是不知不觉走上了爱炫耀、爱攀比的路。

  爸爸妈妈这么做:

  1) 扩大孩子自信心的来源

  五六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虽已经萌发,但尚处于朦胧阶段,他们对自信心的理解十分浅显,容易被一些表象左右。比如,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午休时,无意间听到老师对孩子的外貌评头论足,心中就会存有芥蒂,之后,他们就会对外貌比较关注。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信心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家长扩大孩子的自信来源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可以在一些体育运动或互动游戏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找些他喜欢的玩具,然后拿起每一样玩具问他喜欢的原因,最后总结的重点落在“每个小朋友也是不一样的,被喜欢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扩大了自信心的来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炫耀攀比外在的穿着、打扮来实现自己的优越感了。

  2) 教会孩子多方面地和自己比较

  过分爱美的潜在比较对象通常是其他孩子,如果我们教会孩子和自己比,即从孩子原有的基础出发,把今天的我与过去的我相比,尽可能减少横向的、不切实际的比较,问题就迎刃而解啦。而且,这样还能鼓励孩子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进步,一举两得哦!注意:家长要以多方面的价值观来要求孩子,避免把积极评价仅限于狭小的范围之中。

  如果家里有挂历的话,可以每天晚上让孩子对自己的一天来个评价,最高是三颗星,良好是两颗星,继续努力是一颗星。由于挂历是有连续性的,通常又挂在家中比较显眼的地方,孩子就能时常对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同时评价的标准可以多方面、多类别,如此一来,天然的爱美之心就不会简单异化为炫富攀比了。

  2. 过分爱美为了引起别人关注

  我们仔细询问了案例中的冉冉,原来幼儿园的老师通常会在迎接孩子时,夸赞她外表的各种变化,比如“哦,你今天的发夹真漂亮”,“你今天梳两个小辫子,好可爱”。老师们的原意或许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自信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天,可是对冉冉来说,这却演变成了吸引老师关注的方法。我们怎样做才能既不压抑孩子爱美的天性,又能引导孩子把爱美的特质好好“发扬光大”呢?

  爸爸妈妈这么做:

  1) 将过分“爱美”升华为“懂美”

  爱美的孩子并不一定懂美,有时他们认为把所有美的东西堆砌起来,就是美,并不知道要色彩和谐、尺度得体。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爱美之心,引导他升华审美情趣。

  对于3~7岁的孩子,涂鸦仍是他们表达内心世界最主要的渠道。他们对颜色的敏感度,可以通过每天衣着色彩的搭配加以引导。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颜色搭配的规则,比如粉色和白色、灰色搭配,显得很清爽;黄色和绿色能搭出和谐的感觉;通常下半身颜色深于上半身,不然会显得“头重脚轻”……一般半年左右便可初见成效。随着孩子对自己服饰装扮越来越得体大方,他们画作中的配色或许也能给家长一个惊喜呢。

  2) 将关注由“外”转“内”

  冉冉非常希望能依靠外表的美来引起老师的关注,其实也透露出她对情感的需求,她希望获得权威的认同和呵护。父母如果注意到这点,可以尝试着和老师沟通。倘若孩子有什么才艺,可以让她找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比如,冉冉一直在外面学习画画,那就不妨让孩子带些近期的画作给老师看,通常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即便孩子没有特殊的才艺可以展示,爸爸妈妈也可抽机会,在接孩子的时候,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一两件和孩子好品质有关的事情。如,孩子会体谅妈妈了,帮着拎从超市采购回来的物品;会照顾小弟弟了,主动把玩具送给他等。此时,老师点头含笑的表情、爸爸妈妈讲述的喜悦之情,都会无声无息地落入孩子稚嫩的心田,她会感觉到大人们关注的不仅仅只是外表,那么她过分的爱美行为就会回落到恰当的尺度。

小编总结:孩子过于的注重外表的美,反而是不利于其内在美的发展,因此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行为特点,惹是遇到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行为特点,就应该及时的帮助孩子改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jiao/88925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