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经济伦理学 阅读附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①经济行为的互利与道德行为的互利是不同的。经济行为中的利他是结果的利他,而动机仍然是利己的,从利己的动机出发并不能保证结果一定是利他的。而道德行为中的利他不仅要求结果的利他,也要求动机的利他,至少在动机上不能是损他的。从结果来看,经济行为的互利也与道德行为的互利存在着差异。经济行为的互利主要是就满足经济主体的当下需要而言,并不能保证从长远看仍然对双方有利。有些经济行为虽然满足了双方的需要,但这些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或不道德的,如向恐怖组织出售武器。此外,有些双方互利的经济行为,也可能导致第三者受害,如盗版光盘的买卖使专利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道德行为的互利不仅要求符合行为者双方的眼前利益,也要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并且这种互利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

②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把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却未必符合伦理要求。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以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前提,这一假设的含义是:在理想情形下,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因此,在经过理性判断后,他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更好地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简而言之,经济人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他试图用尽可能少的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始终且完全恪守经济人原则的个体例证。但是,经济人作为一个理论假设得到了大量的学术拥护者,这种经济人性格也不时在一些经济活动中显现出来,从而使利与义的冲突更加明显。

③大体而言,义利冲突可以概括为两种比较典型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为了道义而丝毫不顾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我国古代的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这种义利冲突形式的典型表现;另一种是为了实现利益而丝毫不顾道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义利冲突主要偏向后一种情况,并且主要体现为拜金主义。在商品经济中,私人的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人们所生产的商品决定其在经济活动中是亏本还是赢利,决定其劳动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商品似乎具有了某种特殊的力量,导致人们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当作神一样来崇拜。货币出现以后,一切产品、活动都可以同货币相交换,而货币又可以无差别的同一切相交换,因此,使不同的东西相等同的货币就具有了非凡的魔力。在质的方面,货币能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因此它在形式上是无限的。但在量的方面,每一个现实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因而只是作为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货币贮藏者贮藏货币的欲望永无止境。

(选自《经济伦理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经济行为以利己为动机,结果不一定利他;经济行为的互利能满足经济主体的当下需求,但是从长远看不一定仍然对双方有利。

B.道德行为以利他为动机,而不会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动机,道德行为的互利符合行为者双方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C.买卖盗版光盘是一种经济行为,行为的双方能实现互利,但从长远看,这一行为会侵害相关专利所有者的权益。

D.向恐怖组织出售武器这种经济行为能满足行为双方的需要,但这一行为本身是非法的,双方的动机都是利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现实生活中,始终且完全恪守经济人原则的人是难找的,但经济人假设理论还是有自己的拥护者,并影响到一些经济活动。

B.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理论前提,人们视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目标。

C.经济人假设理论指出,经济行为者应追求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做一个理性的决策者。

D.我国古代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体现了义与利的冲突,这一思想主张为了道义而舍弃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为实现利益而丝毫不顾道义成为义利冲突的典型和主要表现形式,而拜金主义又是这一形式的主要体现。

B.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是亏本还是赢利取决于他们自己生产的商品,因而,他们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当做神一样来崇拜。

C.货币自产生之日起便具备非凡的魔力,它可以无差别的同一切产品、活动相交换,但是每一个现实的货币额只具备有限的购买力。

D.货币能使不同的东西等值,货币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在形式上是无限的,这些因素使得货币贮藏者对货币产生无穷的欲望。

参考答案:

1.C(但从长远看,这一行为会于文无据,也不符合实际,这种行为一发生就会侵害相关专利所有者的权益,而无需长久时间。)

2.C(经济人假设理论假设了一种理想情形,即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而不是要求经济行为者去追求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

3.D(选项对原因的解释错误。根据文意,货币贮藏者对货币产生无穷的欲望的原因是货币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uedu/xiandaiwen/1326656.html

相关阅读:竹溪逸民传 阅读附答案
《独木舟之道》阅读附答案
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阅读附答案
李伟明《别因工具荒废了原始本领》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