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教育中可以存在“欺骗”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一些家长很困惑,在面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是要一直保持真实性,还是可以掺杂一些“欺骗”的成分?有的家长认为,由于孩子对事情领悟力与把控力还不完善,因此偶尔的“欺骗”可以为孩子增加信心等良好的帮助。那么,究竟哪个说法是对的呢?专家为您详细讲解。

有一位妈妈在参加家长会的时候被告知,他的孩子是全班里最差的孩子,安静的时间不超过三分钟。而这位妈妈回家之后并没有把原话告诉孩子,而是骗了孩子,妈妈说;“老师表扬你啦,说你现在能安静三分钟呢,太厉害了,希望你继续加油。”这个孩子特别高兴,逐渐的,他可以安静的坐着五分钟、十分钟,甚至更久。最终,这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另一个学生,语文每次考试都很差。有一次,这个孩子语文考试只考了12分,老师问他为什么总是学不好语文,孩子说不喜欢语文课,上课就没认真听讲。老师骗他说:“你不喜欢语文都能考12分呢,说明你非常聪明,要是再努力一点,肯定会特别好的。”于是,孩子真的听了老师的话,下次语文考试考到了20分,老师又骗他说太聪明了,稍微一用功就进步了好多,最后这个孩子一点一点进步,终于有一次语文考试考了全班第一。

而这名老师运用的这种“欺骗”的方法,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非常聪明。无论这位老师接手的班级是多么差的班级,只要经过一年时间,班级的整体水平都会直线上升,甚至比其他更优秀学校的成绩都要好。

而世界上最大的“骗子”,名叫罗森塔尔,他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来到一所学校,随机挑选十几个孩子,告知他们都是天才。经过八个月后,校长与老师惊喜的发现,这十几个孩子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真的慢慢变成了“天才”。这个效应后来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又名“期待效应”。而这个效应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学到的内容,可以从中得到领悟并且运用自如的老师,都成为了优秀的老师。但是,大多数老师并没有真正吸收,而是赤裸裸的将真实的一面告知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

有的家长会感到自己的孩子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总是幼稚一些。这个恰恰是个好消息,幼稚的孩子会给予家长更多“欺骗”的机会。如果一个孩子很老成,那么他一定对父母的“欺骗”无动于衷,于是就失去了很好的鼓励他们进步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欺骗”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

专家指出,人的行为形成会由三个阶段构成,即先定为、再装为、后变为。现在,以我们期望孩子成为爱学习的人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

先定为:我们可以用任何方法告诉孩子他是爱学习的。可以对孩子说他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对别人也说他是多么的爱学习,并且平时就像他就是爱学习的孩子一样对待。

再装为:最初,孩子可能会认为你讲的话很奇怪,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听到了别人把他列为爱学习孩子的榜样时,他可能就要去试一下爱学习到底是什么感觉。而当他真的做出爱学习的行为时,旁人一定会加以肯定:他果然爱学习呀。得到了一连串的肯定后,孩子就会装成爱学习的样子,慢慢的,他装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装的对象就会越来越广。

后变为:经过了上一阶段,孩子会逐渐形成了爱学习的习惯。他就会认为自己就是爱学习的孩子,学习本身就是他应有的状态。于是,爱学习模式塑造成功。

心理学家曾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首先就应该以他就是这样的人对待。而俗话说,谎言说千遍就成为真理,如果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那么这个人就会变成这样的人。因此,老师以及孩子的家长,都应该遵循这个定律。首先,老师和家长应该认为孩子就是聪明的、可爱的、有爱心的、勇敢的、坚强的等等美好性格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孩子之一。而如果你总在说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其实这也是一种“欺骗”,只不过是让孩子成为不优秀的人了。因此,到底运用哪种“欺骗”,大家也就一目了然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103908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