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胡萍爱的误区访谈实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胡萍

  嘉宾简介:

  胡萍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创办深圳"成长与性"工作室,独立研究人。

  1986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先后任儿科医师和儿科学讲师。2001开始研究儿童性心理发展和儿童性健康教育。多次与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新浪网、摇篮网、凤凰网、深圳广播电台、山西广播电台等合作录制儿童性健康教育节目。2004年开始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儿童性健康教育父母课堂和孩子课堂。

  有关儿童性健康教育的文章在《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父母世界》《红树林》《中国中小学教育》等杂志发表。

  访谈实录:

  主持人:亲爱的搜狐网网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中国好父母,阅读改变成长,我们主题是阅读改变成长。今天非常容幸邀请到了胡萍老师,带着她的新作来做客访谈间,胡老师欢迎您。

  胡萍:大家好。

  主持人:胡老师您最近的新作是《爱的误区》,我们问家长您是爱孩子的吗?大部分家长会说我是爱孩子的,父母给孩子的爱中间是不是有误区呢?

  胡萍:每个父母都是觉得自己非常非常爱孩子,但是爱是要分品质的。就跟所有的东西一样,爱心是一种精神产品,跟所有产品一样有高品质的爱,有高智慧的爱,有低品质的爱,有低智慧的爱。高低之间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一定是因为误区带来的,因为家长不认识什么是高品质的爱,不认识什么是高智慧的爱就会有误区。

  首先是穷样和富养的误区

  主持人:先给我们家长大致介绍一下,我们容易犯的误区都是哪些?

  胡萍:首先是穷样和富养的误区。很多家长误解为我给他吃最好的,我给他用最好的。就像有一个家长说我给我的孩子生下来就吃的进口产品,比如他的苹果,他给孩子吃苹果的时候就买日本进口的小小的一瓶十几块钱,那个苹果酱。后来我说干嘛不买一个新鲜的苹果在我们国家,然后用那个勺子刮出茸茸的酱来喂孩子不是更好吗?他说不,日本进口的那个果酱贵,全部以钱为标准。

  穿也要穿日本进口或者美国进口的衣服。我曾经去到一个幼儿园,那个幼儿园的孩子穿的衣服都是LV,高级品牌的童装。他们认为这是富养?但是我发现这些孩子在那个幼儿园里,因为那个幼儿园很高级,连幼儿园的沙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可想而知。可是这些孩子不玩沙,我就很奇怪,我说你们那么好的外环境,连沙都是进口的,那么漂亮,连外环境当中大型玩具全是国外进口的,为什么没有孩子在那玩。然后说他们穿的世界名牌不能把它搞脏了,不能玩沙。

  那么这些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在幼儿园期间做很多工作,在沙上修城堡,这个过程中通过玩沙来发挥他的想象力、创造力,他的动手能力,还有他触觉的发展,因为幼儿需要触觉发展,手在接触沙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什么,要体验这种东西。而不是穿一身名牌在沙旁边不敢玩,我在那观察了一天,我发现他们只有放学以后家长允许可以去沙坑上玩,家长不允许没人去玩。结果我一直观察到幼儿园放学,全部孩子接走,没有一个孩子去玩沙。因为家长都认为那个衣服比孩子的发展更重要,实际上他们不懂得孩子玩沙的意义在哪里?所以他们认为那个衣服让孩子保持干净最重要,不要把衣服弄脏最重要,不要把手弄脏最重要。

  主持人:富养过程中忽视了真正对孩子有用精神方面的培养。

  胡萍:经常说孩子内在发展需要就是它的精神,他的创造性,他的创造力的发展,他的想象力的发展,他的触觉的发展,这都是生命内在所需要的东西,这叫内在的发展。我们很多父母不懂得孩子内在发展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们给孩子那么多的富养,这些孩子相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假如说一个四岁农民的孩子和这个幼儿园的孩子,农村的孩子没有想那么多,可以在地上玩沙,可以在地上做一个城堡,相反他的内在发展反而获得了,反而满足了内在发展的需要,虽然没有名牌可穿。这就是精神,想象力是内在精神的部分。穷养与富养,什么是穷养和富养,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从物质层面来说,我认为父母只要尽了自己的财力,给孩子提供物质的需要,那就是富养。如果用钱来说那没得比,一个亿的孩子是穷还是富,相对于十个亿是穷,相对于一百万是富。钱上没有可比性,所以不存在这个提法,就是穷养与富养。

  主持人:刚刚明白了富养不一定是物质的富养,可能是精神的富养,有网友说如果有钱让孩子专门穷养,专门锻炼内在的东西,让他过得很艰苦,让男孩子受一些苦,是不是穷养得很对,让男孩子自立。

  胡萍:假如说你们家庭住的别墅,家里有保姆,有肉,有海鲜,给一个孩子说不能每天吃肉,跟孩子成长含量不真实。其实物质富养的孩子不一定精神就不高贵。比如很有钱的家庭,让孩子生活在正常家庭生活当中,同时父母给他建构很高级的精神建构,就像我说的那个幼儿园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懂得,就可以带着孩子玩沙玩泥巴,他可以不在乎,一样带孩子玩东西,一样不影响孩子精神建构。

  主持人:具体精神的富养需要富养哪些?

  胡萍:家里不能缺少爱

  胡萍:美国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恰里,查理一家人生活在贫穷的家庭当中,但是他们家从来不缺爱。看他爸爸失业的时候,爸爸没有在家庭表现出暴躁、失落、痛苦,但是爸爸这种情绪会跟妈妈说,我失业了。妈妈的反映并没有说这个无用的男人,这么没本事,一家人怎么活下去。查理的妈妈说没关系,每天在汤里放的白菜少一点,然后我们会渡过这个难关的。你看他们不管生活在哪种贫困状态下,他们对生活永远是充满信心的。大家可能说这是电影,不真实,那么我讲一个我的经历:有一次我在车上,我跟育儿老师两个人在车上,看到有一个小卡车拉了一家人,爸爸在开车,妈妈和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那个女儿可能有十岁左右,那个儿子可能八岁左右,他们就坐在那个皮卡车的兜上,妈妈就搂着两个孩子,可能给他们交流、唱歌,一看就是那种民歌,来北京打工的一家人。然后我们看了以后,当时我很震惊,我说这个妈妈跟两个孩子那么幸福,那是下午七点钟,一天工作结束了,一家人一起回家的过程。然后育儿老师跟我说天天看着这一家人,天天就是这么幸福,这个妈妈那种慈祥,对孩子的关爱,两个孩子躺在妈妈怀里,每天帮妈妈收工一家人都是这种景象,一家人在这么大北京城里面,他们过着底层人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缺少幸福感。所以这个幸福跟钱是没有关系的,是一种感受和一种感觉。

  我曾经在成都坐人力三轮车,看着他很快乐,感受到心理满满的幸福溢出来,我很好奇,感觉你很幸福那种状态。他说是啊,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我孩子现在上大学,我说大学学费很贵的,这样登三轮车,每年感不感觉每年支付孩子上大学感觉到困难,他说感到到困难。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我和我爱人打工,我登三轮车,她在一个公司做清洁工,我们每天努力工作,还是能够支付孩子上学费用的。虽然俩口子物质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我们觉得很快乐,觉得生活有希望。这样的人很少,但是你能遇到。我们就在思考为什么这样一群人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生活那么大的幸福。

  主持人:他们是对生活有信心?

  胡萍:他们曾经的生活经历告诉他们,就像查理一家人,从来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看这个电影里面,查理的爸爸虽然失业了,但是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还有查理奶奶、爷爷,一旦有希望,拿着金券去巧克力工厂去看,他们支持查理去获得这个金券,他们对生活不绝望,从来都有希望。

  主持人:可能物质上没有多大丰富的家庭,可能需要家长内在的强大和对生活的信心。

  胡萍:家长对生活的领悟是什么,就像那个三轮车夫,他自己对生活的领悟是这样一种领悟。我经常想到三轮车夫和皮卡车上一家人,他们的幸福和钱没有关系。

  让孩子感受到幸福

  主持人:其他的呢,除了对生活的信心还有什么?

  胡萍:我觉得我们养育孩子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不是让孩子丰衣足食,而是让孩子将来不管生活在哪个阶层,哪个物质层面,都能够从生活中得到幸福。因为我们不可能保证,比如我自己养儿子,不可能保证儿子将来成为亿万富翁,可能他以后年薪只有几万块钱,也许以后年薪不可能成为我们现在所谓的富豪阶层,但是我觉得哪怕有几万块钱,也能感悟到生活的幸福。我们当时就想他以后考不上大学没关系,到时候大不了开一个小西餐厅,他很喜欢做西餐。开一个小西餐厅,现在我经常在观察,我经常也会去这种小水吧,小西餐厅坐一下吃点东西。我就想开小西餐厅的老板,他虽然收入不是上亿的,但是一定很幸福,假如说西餐厅是他非常喜欢做的事情,一定很幸福,做得有滋有味,而且可以养活自己。肯定既幸福又养活自己,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这种生活状态未尝不可。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希望做自己喜欢事情同时也可以养活自己。

  主持人: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发现幸福是吗?

  胡萍:对啊,这是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可能最大的期待就是这个,如果他能够成为亿万富翁,又幸福又是亿万富翁最好了。但是如果他成为一个亿万富翁,他不幸福,那我们就觉得不好,这样不好。因为人不幸福可能得抑郁症,得抑郁症可能会去自杀。我们作为父母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情愿,情愿他开一个小西餐厅。

  别让孩子成为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

  主持人:其中谈到对孩子的尊重和虚荣心,孩子自我尊重和虚荣心是有区别的是吗?

  胡萍:是对自我的肯定和价值,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他的虚荣心,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当中看到一对母女,这对母女获很多奖,这个妈妈她获了很多奖,她要求她女儿获了很多奖。她女儿嚼口香糖,嚼口香糖没有任何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世界纪录嚼多少个口香糖,为了这个名,而不是成功。她来参加巧克力工厂,她也不是热爱巧克力工厂,来了解这个巧克力工厂神奇和美,因为全世界只有五张金券,她获得金券以后不是像查理一样享受巧克力工厂,而是为了获得最后的孩子。最后淘汰四个孩子,最后剩下一个孩子获得一份大奖。她是为了获得这份大奖来的,所谓的虚荣心是什么?永远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肯定,来肯定自己,用别人的关怀来照亮自己,那么这个妈妈就是虚荣的,她用女儿获得的光环来照亮自己,这就是虚荣心。

  主持人:拿外在一个成功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

  胡萍:用女儿的成功为自己贴金,有一个妈妈跟我聊到他儿子成绩不怎么好,所以她觉得很没脸,不是觉得怎么帮助孩子,觉得自己没脸面。我就说你儿子成绩好与不好,跟你的脸面没关系。你的好,你要想脸上发光,你要想为自己贴金,自己去奋斗,自己做出事情来,让别人去肯定你,觉得你真是不错。而不是说哎呀,你儿子成绩好,所以你不错,很多妈妈是这样的。她想让孩子学钢琴学得很好,孩子钢琴弹得很好,为自己贴金,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沦落为父母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一种工具。

  主持人:我觉得如果只停留在父母层面上,是不是把这种观念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自我内心构建上面也会产生误区。

  胡萍:是啊,我们有一个孩子9岁,如果孩子今天去了幼儿园,或者今天去上学了,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一天不开心,他的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

  主持人:因为他妈妈是这样,父母是这样。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胡萍:你要得到表扬,你要得到别人认同。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是不是别人说你好,你就高兴一天,别人说你不好,就失落一天。你对自己的认知在哪里?我们人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但是首先得自己认可自己,我们自己认识自己我是什么。这个过程就像我儿子那个时候,我让他不做假期作业,小学阶段我不让他做假期作业,但是每次开学都会遇到麻烦,为这件事我跟老师沟通,儿子假期作业不是他不做,是我不让他做,我想给他布置另外的作业,基本上老师理解,既然妈妈这样,我们就不追究。但是有一次遇到一个老师,他不接纳,我去跟他沟通的时候,他没说什么,但是后来在课堂上批评孩子,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羞辱他,贬低他不爱学习,不是个好孩子。回来孩子就很痛苦,我当时就问他这个事情,他就说了老师就说他。我告诉他老师也是人,如果老师既然是人,就会有错误的地方,既然他不对的地方在于他用你做不做作业给你下定义,你是爱不爱学习,他说你不做作业就是不爱学习,这个定义是错误的,我说你是非常爱学习的,看你假期做的实验,你写的实验报告,我给他不值得那些东西,你是一个非常爱做实验,因为他爱做实验,所以我假期给他做实验,没有做假期作业。我说老师这个定义是不对的,我让他对自我有一个认知,后来我做了一系列工作,我去找他们自然课的老师,把他做的教学实验,写的那些报告贴在学校里面给他展示他的实验报告,我还带他去,你做的事情是全校的同学都不能做的事情,所以你不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帮助孩子建构客观的自我认知,到以后别人对他有评价的时候,他会反思他的评价是这样的,我是不是这样一个人?每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评价可能是对的,可能是不对的,关键是一个孩子,他对学会自己对自己,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主持人: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可能父母很难避免把自己一些主观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

  胡萍:不断的学习和改进,而且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定义说你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你是一个偷懒的孩子,你将来没出息,或者你怎么怎么样,不能这样给孩子下定义。而且就一件事情,哪些是做不对的,另一方面这件事你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首先听他解释,我觉得站在孩子角度去想,也许孩子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就要客观和公正的去看待孩子。您说对孩子自我尊重,对孩子自我构建是一个精神富养的一方面。

  胡萍:肯定是精神一方面,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话,将来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阶段,一旦他遇到波折,遇到挫折的时候,他很清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动摇的,他认准的目标不会动摇。

  主持人:如何让孩子懂得守规矩呢?

  胡萍:孩子的精神建构当中有一个你要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什么叫自律?这个规则定在那,有没有人监督,我都得遵守。但是我们教育当中很少有这样的规则的执行,最后变成孩子自律。比如现在每到过年过节警察、交警就要查谁喝酒,有没有喝酒开车,因为明明有规则在那儿不能酒驾,总有人想现在警察这段时间不查所以我喝酒上路,这叫不自律的人。自律的人,因为这个规则肯定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会不管警察查与不查都会遵守。这样的自律性,是我们从小给孩子建构的,就是从守规则开始,因为孩子不是天天守规则的,一定要把规则定出来,然后在定出来基础上让他去遵守。如果他违反规则要有相应的惩罚,妈妈知道我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惩罚。

  主持人:其实中间分寸非常难把握,今天孩子特别高兴,这个规则就可以放松。

  胡萍:就像我们说的养小猪的农夫,三个农夫养猪,第一个农夫A把猪养起来围上栅栏,把栅栏天天充电,天天都是通电的,一旦小猪,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看到山坡那边还有更好的地方,小猪想去。每次一触碰到栅栏就会电着,只要触碰规则就有惩罚。通电的栅栏对小猪惩罚就是被打麻了,慢慢多来几次,小猪们知道这个栅栏不能碰的,然后就不冲这个栅栏了,他知道每次我去都会碰上,都会被处罚的。孩子也是这样,只要规则建构在那儿,不管你父母心情是好是坏,只要孩子一触碰规则就执行。就像我儿子小的时候,他很喜欢玩游戏,我就告诉他,一个小时,如果一个小时超出下一周游戏就取消了,因为周五,和周六晚上可以玩一个消息游戏的。他非常遵守,因为他知道我平时所定出来规则一定会执行,所以他从来不敢超出那一个小时。到点准时关机,有一次我假装睡着了,我说去睡觉去了,偷偷观察他是不是到点就关了,结果发现真的是。

  主持人:从几岁开始培养孩子规则。

  胡萍:从小就要开始,当孩子有走,要爬的时候,比如两岁孩子要爬窗户,这肯定是不可以的,他一爬窗户告诉他是不可以的。慢慢多来几次,他知道那是不可以的。

  主持人:这个规则意识先让他理解的话,觉得应该给孩子定规则,但是没有觉得定下规则后对孩子有什么好的影响,这个意义家长能理解吗?

  胡萍:意义在于懂得行为的界限,一定是从小培养起的,家长在不在我都遵守。到了以后,老师在不在,我都遵守规则。再到了以后领导在不在,我都遵守规则。不管成绩好不好,是遵守规则的人,在任何单位都会收到接纳和欢迎。我们知道这样的人是很受欢迎的,而且作为公司也很喜欢这样的人,这个人的能力哪怕低下一点点,没有关系,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品质很难在这个时候来培养。一个人的品质一定是从小建构的,就像修一个房子,童年的时候就是打基础,父母既是设计者也是施工者,我们慢慢把品质这种建筑慢慢一点一点建起来,你说到了三十岁进公司了,他的品质很差,是个品质很低劣的人又不遵守规则,又偷盗公司利益,两面三刀,又撒谎,你已经建好了这个建筑,你说现在谁接受?没人接受?你说重新去培养他,哪个领导愿意重新培养他。如果这个人品质建立得好,只是技术差一点,技术可以重新培养的,只要这个人品质好,我们愿意用这样的人。

  主持人:刚才胡老师给我们讲了物质的穷养和富养,关键是要精神的富养。你刚才讲了精神的富养包含着爱、尊重、规则。

  胡萍:还有自信心、创造力,这些都是精神的富养的一个元素。

  主持人:我想多问一个问题,很多家长非常关心创造力,您觉得家长应该怎么样从小对孩子培养这种创造力?

  胡萍:不是家长培养孩子创造力,孩子天生就有创造力。不是说我给他灌进去的,每一个生命体天生就有创造力。

  主持人:那我们家长该怎么保护呢?

  胡萍:家长从小就要保护他,我举一个例子,我儿子喜欢做厨艺,做厨艺是很讲究创造力的。这个东西从一开始一堆面粉,你要把它跟鸡蛋搞在一起,最后把它弄成一个蛋糕,拷出来。拷出来以后还要点缀上面的花色。那时候我儿子四岁,他很喜欢,经常让我带他去商店买一些东西来点缀,或者他买一些东西回来自己做,这是很讲创造力的。我们从来不会教他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做,他有一本书,他看到这个东西这样做的,他有图解,看不懂书会读图,他就买来自己做。我们父母怎么保护呢,他需要什么我们就跟上,在这个过程中,比如他使用烤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告诉他,烤箱使用过程中怎么使用是安全的,示范一次给他看,让他自己做。刚开始自己做的时候,我一定在旁边因为避免发生危险。发现他很熟练以后,而且给他讲了以后,危险的地方,你不能做的地方在哪里,我发现他很熟练的使用,我们就可以撤退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不干预,不功利,也不要想这个厨艺花半天时间,比如他到了高中初中花上半天在那儿研究,你不要功利的想这半天背多少单词,做这个厨艺高考又不加分,也没有什么好处,反正以后也不当厨师,我们只要不功利就保护下来了。支持,不功利,支持他,他需要什么我们满足他。

  主持人:遵循一个孩子的兴趣。

  胡萍:这个就是保护创造力最好的,经常说培养培养,天生有的东西不需要你给他注入,你只要他长出来的时候,你好好的呵护他,创造力就保护下来了。

  主持人:胡老师您也讲到我们家长对于孩子尊重和无条件顺从中间也有一个误区,现在家长都是想着尊重孩子,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样把握这个度,是不是中间会出现过度的顺从。

  胡萍:现在很多家长这么多年大家也接受了一些新的理念,然后提出了无条件教养,还有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要求,然后放养,都是现在所提出的新理念。在这个新理念之下,我们来挖掘一下,假如说你提出放养,好多家长说要放养,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在这个放养口号下,我们没有给孩子建构规则,那是对孩子不负责任。还有无条件教养,什么叫无条件,在哪个时候我们是无条件尊重的,哪个时候我们是一定有条件的。在这个概念当中我们用了一个片子,这个片子讲了一个两岁的孩子,有一段时间每天把小朋友的鞋扔在幼儿园垃圾筒里面去,刚开始找不到小朋友鞋丢失了,幼儿园还是有门的,怎么会丢失的?后来发现这些鞋被他扔倒垃圾筒里去了。如果懂得两岁孩子是在发展对空间的认知,我们知道这个孩子到了空间认知的阶段,他通过扔鞋去认知这个空间的感受,帮助自己建构空间的概念,父母会发现小孩到两岁左右在家里翻抽屉,翻柜子,把东西装在瓶子里,然后把东西往地下扔,都是建构对空间的认知。如果我们知道这是孩子内在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会尊重他这个行为,因为他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建构对空间的认知,所以他扔鞋,把抽屉里东西翻出来这样的行为父母是可以不干预的,这个时候我们要放养,是指放养这个东西。这个无条件是指这个东西无调整,就是在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是大自然,在大自然发展规律面前我们人要臣服,不要跟大自然对着干。对于孩子这种行为,我们得知道这样的行为建构空间的阶段大概两个月到三个月。

  主持人:从几岁开始。

  胡萍:两岁多开始,如果我们不懂得我们就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捣乱,怎么会把其他孩子东西扔到垃圾筒里面去,怎么把抽屉里东西翻出来,现在要阻碍他这个行为。你这个阻碍表面上是在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守规则,教育孩子要爱护东西,表面上是振振有辞的教养,但是你这个行为完全破坏了孩子对于空间认知的想法。我们行为是错的,尊重是尊重孩子发展规律,和发展过程当中所呈现的行为,这叫无条件尊重,而不是无条件的去顺从孩子所有的要求。比如孩子要爬窗户,孩子要做一些违反规则的一些,比如说玩电脑,一个小时,不许他玩两个小时。这个理在于他的这个要求是不是他的发展需要?

  主持人: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孩子一般的发展需要和规律都是有哪些?

  胡萍:大家要看孩子发展从出生以后,他发展的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规律,要去看。这些书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下,《你的N岁孩子》系列,N代表一岁两岁,代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孩子在哪个阶段看这本书,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孩子所出现的发展规律有哪些,所呈现的行为有哪些,我们家长该怎么去帮助,这是一本非常好的。由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个儿童研究发展中心研究了很多年,将近四十年,跟踪了几千个孩子,这本书是比较权威的,能够帮助到家长认知这个规律。

  主持人:刚才讲到空间认知规律,还有一个叫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大概从几岁开始?

  胡萍:也是两三岁左右的时候,安全感建构在0岁到一岁半左右,这个时候是孩子建构安全感非常重要阶段。刚生下来到一岁半,孩子一来到这个地球上,就像突然把我们扔在火星上,孩子看我们是巨人,看到那些人比他大很多,这种不安全感是与生俱来的。作为一个孩子突然来到这个地球上,来到我们环境当中,他很想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害我,我有没有活下去的可能性。他没有安全感,这个人在一岁半之前,父母要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这是建立安全感比较重要的时期。

  主持人:还有秩序敏感期,可能家长知道这个概念,具体的内容不太了解。

  胡萍: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是这样的,他非常讲究秩序,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他生活在这个房间,这个东西放什么地方,不要随便挪动的。如果你动了,他就觉得对这个环境变化是不安全的,他就觉得他的环境变了。

  主持人:安全感是要持续建构的。

  胡萍:一岁半只是一个台阶,两岁还有一个台阶,安全感是逐渐往上走的,不是说一岁半之前建构完了就完了。这个时候不准环境有大的变化,到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他会有一些无理要求,他一定要求你把两粒玻璃珠子一个挪在一个上面,这是办不到的。还发现有的孩子,把衣服脱下来,要求你叠出他想要的样子,但是你会发现每次叠的样子不是这样的,你要怎么样怎么样,你按照他的要求又叠出来,又不是这样的。会非常无理的要求,因为他要求的都是法达到的。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你告诉他没办法做不到,他还会要求你继续做,这个阶段大概两个月左右就会过去。只要我们很凶的说,这个这么无理要求,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们只要理解他这个过程,我们知道这个过程是他建构这种秩序的一个过程就可以了,他有完美的要求,完美的敏感期。

  主持人:可能中间有一些具体的事情,具体的方法,孩子喜欢把玩具乱堆乱放,家长怎么引导他呢?

  胡萍: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要求,我们让他学会去自立。一个事情的开头有开始有结尾,你是乱扔,工作完了这样扔着,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留下一个毛病,做作业可能做到一半就去玩了,没有一个结尾的概念。做一个事情,没有这个事情从头到尾的程序。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玩具玩完了以后要收拾。孩子工作到最后可能有心力、体力有点不够了,妈妈可以跟他一起唱着歌,我们一起来收拾,玩具要回到他自己家里去,用一些很儿童的方式,唱一些儿歌,跟他一起把玩具归到位置上去。随着孩子年龄慢慢长大,养成这个习惯了,妈妈不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也会玩完了自己会放回去,这就是从规则建构到自立。

  主持人:如果孩子把玩具放回去,会不会影响,因为我们家长对这个概念,比如说空间的认识,或者说自己的想法没有尊重孩子。他可能觉得我喜欢把那个玩具放在那儿,家长可能这个分不太清。

  胡萍:如果这个工作结束了,我们一定要求孩子归位,这是帮助孩子建构完整性的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说我累了我不想做了,不想做了那妈妈跟你一起做。我们如果对他整个成长负责任,一定要给他养成一个做一件事情有序的构成。比如现在孩子工作了,二十多岁人参加工作了,发现有些人做事情做得非常好,这个事情有头有尾,有一个交代。有的人把事情交给他,做到半途不知道,既没有交代,也没有结果,那就是从小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所有的孩子,我们在给孩子培养过程当中,所有的培养过程都要心里面父母有一个目标,我的孩子将来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容不容易被群体接纳,我们要知道群体接纳的是什么样的人,有发展的人是一种什么品质的人,而不是满足孩子当下我不想,我累了,或者我怎么样。这叫负责任与不负责任的一种培养模式。

  当孩子面对“死亡”这个主题的时候家长怎么做?

  主持人:胡老师,我也想问您一个问题,可能是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记得我在小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因为得病去世了,我在当初的时候感觉自己非常难接受这个问题,而且心理非常难过。可能我的父母的说法尽量的让我避免面对这件事,您觉得一个小孩可能在小的时候,那时候在小学吧,尽量不要提这件事。但是我一直记得当初那种非常害怕的心情,既害怕,害怕一个人突然就这样消失了,就是感觉这个事情不能接受,而且非常伤心。小孩到底应该怎么样面对死亡呢?

  胡萍:你那个时候有没有害怕自己也会像他这样。

  主持人:我可能不知道具体的害怕什么,但是我觉得我是非常害怕的。

  胡萍:我们在这个书里面提到两部电影里面讲的死亡,一部电影法国的《……》,四岁女孩,因为一场车祸她妈妈去世了,另外一个电影《……的世界》,他七岁,也是在四岁的时候,也看到他父亲触电身亡。这两部影片当中描述了在面对亲人死亡以后的这种心境。这个《小股信》(音)这个女孩妈妈去世了以后,她四岁不理解什么叫死亡?她不知道人死了以后是不能够回来的,她认为她妈妈就像平时出远门一样,她会回来的,她不理解死亡。经过研究证明,儿童她对死亡的关注是两岁左右开始,她会有一些思考。但是3到5岁孩子对死亡的概念,不像我们很清晰知道这个人死了。5到9岁孩子知道死亡是什么,死亡就是死的人去另外一个新的地方,不会跟我们见面了,不会回到我们身边的。9岁以上的孩子会意识到,如果接触到死亡,他会认为自己也会死,或者自己的父母也会像这样离开自己,他会有一种恐惧。所以我们很多家长来找到我们,参加完老人葬礼,或者参加过一些葬礼的孩子,他回来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他第一个担心自己的父母会不会像这个老人一样死去,这个时候已经明白了。

  主持人:我们小时候都有这样的担心。

  胡萍:八九岁孩子明白了父母会不会这样离开,我会不会死去,如果我的父母死去以后,我该怎么办,会想很多问题。这是孩子一个正常的心理过程,所以当孩子遇见死亡的时候,回避是不行的。如果父母让孩子尽量回避,但是孩子已经知道死亡事件,家里某个人死亡了,他永远回避不了。所以父母要做的事情,孩子遇见这个死亡以后,他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得给他解释掉。比如说曾经在我的课上有一个大概九岁男孩,我们在讨论生命怎么来的时候,这个孩子突然提到死亡。他说他参加过他外婆的葬礼,从参加完葬礼回来以后,他一直处于一种恐惧感当中,他担心他父母去世。然后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父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父母尽量说没事,但是他不会觉得他自己能够释放掉这种恐惧。所以他在课堂上提出来,然后他说再也不参加葬礼了。我们经过在课堂上交流,担心父母去世,他那么小怎么办。我跟他讲一般父母都要在孩子成家立业,自己可以养活自己长大了以后才会像你姥姥这样,你妈妈已经到这个年龄了,可能你长大了才会去世。最后他下课以后,孩子跟他妈妈说孩子可以去参加葬礼,没有关系了。

  有一个女孩八岁,是没有参加葬礼,是通过看电视她了解到人会死,从此她就忧虑了。她参加过一次葬礼是参加火化,把人弄到炉子里烧了,看到了那个过程。我觉得家长也没必要不让孩子回避这些过程,其实这是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不管我们让不让孩子看到死亡,孩子都会通过各种渠道,电视、电影、书、故事,都会接触到的。你是回避不了的,所以一旦孩子接触到这样的信息,没有关系家里不要太恐慌,这个孩子一直对火化那个过程心有余悸,他一直问妈妈,人死了去火化痛不痛,她说我死了以后一定不要火化,我死了以后会去到什么地方,等等等等,她很有很多问题。妈妈带着她去求助学校心理老师,心理老师觉得她需要吃药,要吃药来缓解把她当成一种病了。这个妈妈觉得孩子不适合吃药,就找到我,刚好这个孩子来我这儿上课,我给她解释,人死了是没有神经,我掐你的手有没有感觉,她说有感觉很痛,这是因为你生命是活的,所以有感觉。当一个人死亡,再掐,用针刺他这个感觉已经消失了。她说为什么要去火化了?我讲用木的话,土地不够,如果不把它处理的话,随便放一个地方就会腐烂,细菌滋生。她终于明白火化的原因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她就明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觉得火化不可怕的。她会问火化以后我还在不在,我去哪里了?这是一个很哲学的问题,我就告诉她,人的火化以后是肉体消失了,我们自己变成了骨灰。但是我们的精神是没有消失的,我们的精神就变成一个天使。她就说那我变成天使去了哪里?我说你在天国,天使的那个国家,在那个里面有鲜花,很美好的一个地方。她说我还能不能见到我的亲人,我说当然可以啊,所有的人死了以后,比如父母离开这个世界以后,她的世界也在那个天国,以后你离开以后,你也会去到那个天国,那么一家人就会团聚。对于一个八岁的女孩来说,她是可以接受的。

  主持人:一般理解孩子对于失去亲人的伤痛上非常难以释怀,如果用这样的方式,一种宗教的方式去介入,可能解释的话更能接受一些。

  胡萍:假设不定义为宗教,只是告诉他人死了以后会去另外一个美好的地方,他对自己的死亡就没有恐惧了。如果我们说死了就变成鬼,孤魂野鬼晚上出来做坏事,那这样对孩子会带来更恐惧。

  主持人:大人也会存在这样的疑问,以后对这样的说法自己信不信?

  胡萍:不管信与不信,什么说法都可以信啊?不管你信不信,你可以选择。你选择是一种好的说法,让人感觉我的生命始终是有归属的,而且这个归属还不错,很美。还是说我的生命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的去处是一个没有定所的孤魂野鬼,你可以选择,你可以选择你愿意选择哪一种方式,这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这是有选择的。对于八岁的孩子,对于儿童来说,我们当然要给他建构一个很好的、很积极的一种死亡观,很积极的一种状态的死亡观,而不是消极的死亡观。人的生命当中需要一种积极的心态,死亡也是一个需要积极的状态,这个女孩很高兴,原来自己生命是这样一种归属,那也没什么可怕的。我曾经跟我们国家研究死亡著名的邓小江(音)教授,他是专门做死亡的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的专家教授,他也谈到我们国家的这种临终关怀这种做法有缺失,有缺陷,这个缺陷不是说做临终关怀的人做得不好,而是我们国家死亡的文化有待商榷。我们的传统大家都认为不要谈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是一个不吉利的问题,这是一种消极死亡观。在国外他们对死亡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人死了有天堂。如果你做了很多好事情,你会去天堂。如果你做了很多恶,你会下地狱,所以活着的人他们会积极做好事,做善事。

  做临终关怀,因为这种文化的存在,我们都认为人死是不吉利的。第二死了以后是没有一个去处的。就不知道我的生命结束,这个小女孩问我的生命去了哪里?我们不知道,会感觉生命没有延续,延续得不好,延续的方式是自己不想要的方式。当我们是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惧怕死亡。

  主持人:很多朋友觉得我们死亡之后就消失了,变成鬼。

  胡萍:人就会很恐惧,所以在临终关怀当中我们死亡文化这种环节,导致了临终关怀当中,老人也会很惧怕死亡。人一旦惧怕,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那么他走在生命最后一段历程是在一种恐惧的感觉当中渡过的,不管你活着的时候有多么辉煌,你到生命最后一段在恐惧中渡过你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我为什么在书中专门放下死亡的章节,我觉得死亡的文化是需要大家来思考的,我们怎么来建构一种对生命的一种完整的积极的观念,大家需要这样一个思考问题。还有孩子从小对死亡的心理发展,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不是说不对孩子说死亡,他对死亡就没有认知。这是生命的一种本能,会思考死亡是什么?父母的死亡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会不会死亡?孩子从三岁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在西方很多儿童绘本讲死亡,一片树叶落下来,我的狗狗死了,从宠物的死亡来讨论生命的死亡这个环节是什么样。有好多关于死亡的绘本,西方人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在刚好心理发展到思考死亡的阶段,来接触到死亡的意义是什么?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部分,当孩子从小对死亡有一个很正面的认知,这对孩子将来长大以后,比如说当他进入死亡这个阶段以后,孩子会得病,白血病的孩子怎么面对自己生命这一段。既使是活到很老,八十岁,九十岁了,我们还得作生命这一段,这时候以一种坦然的心态走过这一段。对整个人生命完整的积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死亡焦虑在我们学校家庭当中也是一种缺失。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面对亲人离去,很多孩子包括我自己面对亲人离去,比如爷爷奶奶非常的伤心,这样的话,也是需要给孩子一个去到天堂这样一些疏导吗?

  胡萍:孩子会问去哪里,怎么回答,去地狱?这是要学会接受的,为什么儿童绘本在西方,就是要学会接受亲人的离去。每个人都要经历亲人的死亡,都要学会接受这种状态。你可以伤心,你可以伤心这个奶奶的离去,或者妈妈的离去,你可以伤心。但是伤心是一个,我要接受,我接受我父母离去,或者接受奶奶的离去,这对我的生活,对我的这种情感是一种保护。活人怎么继续自己的生活,你接纳死亡是最好的一种保护自己的过程,必须去接纳。

  主持人:教孩子去接纳,有一些绘本。

  胡萍:对,在我的网站上也有推荐。

  主持人:非常感谢胡老师为我们精彩的讲解,胡老师谢谢您,我们如果有更多的疑问,可以参考我们胡老师的新书叫做《爱的误区》,感谢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109128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