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借鉴如何教会孩子理财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

  法国孩子的“家庭理财课程”其实早在孩子3岁-4岁,即刚刚有“数”的概念、刚刚认识不同金额的钱币,明白金钱与购买之间的“有机关系”时就开始了。

  在过圣诞节或欧元生日时,孩子们第一次从大人那儿得到的零用钱可能仅为1-5欧元。法国父母们认为,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对于这笔不起眼的“小钱”,大多父母们并不主张孩子把它储蓄起来,而是鼓励他们合理地消费掉。消费之后,可跟孩子交流一下感受,如是否合算、满意,然后再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次消费是否合理、必要,并从中可以获取什么经验、汲取什么教训等。

日本家长不“赏钱”

  日本人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到校外参加劳动赚钱。与美国有所不同的是日本学校的金钱教育中强调一种责任感。日本教育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学生的家务劳动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如果孩子干活要付钱的话,这就是对家庭关系的扭曲。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好而赏钱,这无疑是一种贿赂。

新加坡倡导储蓄

  “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从银行存款额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连提款卡也不申请。

美国孩子:“要花钱自己挣”

  在美国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他们以此来表示自己有自立意识。这种观念将一直伴随他们的一生。有一位美国女大学生谈起她的“边学习边工作”的生活,认为很有意思。

虽然有时觉得挺艰难的,可还是坚持下来了。她曾问她父亲:为什么当她18岁时,就鼓励她离家“出走”?她父亲回答道:“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受教育;二是要有独立性。”独立性不仅指要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还包括要锻炼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坚强的意志品质,自强不息的个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123596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