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该穷养还是富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美国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影思考

  关于电影——

  有一个小男孩叫查理•巴克特,他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家庭,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但他们却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查理非常爱自己的家人。

  从查理家的一个窗子望去,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旺卡巧克力工厂,这是一座神秘的工厂,很多年来都看不见有人进出这座工厂,但每年却生产着更多的巧克力销往世界各地。有一天,威利•旺卡先生宣布了一个告示,他将向五位幸运的孩子开放充满“奥秘和魔力”的巧克力工厂,其中一个孩子还有机会获得旺卡先生的大奖。

  旺卡巧克力的包装里藏着获得幸运机会的金券,全世界购买旺卡牌巧克力的孩子都有机会发现藏在包装纸里的金券。有五个幸运儿获得了参观旺卡巧克力工厂的机会,他们是:喜欢暴饮暴食的奥古塔斯,一个不爱思考只喜欢每天往嘴里塞甜食的胖男孩;被家人宠坏的小女孩维露卡•索尔特,要是她爸爸不给买她想要的东西,她就会耍赖,撒娇,又踢又闹吵个没完;嚼口香糖冠军紫罗兰,她只在意往自己背包里不断地装战利品;喜欢打电玩的麦克,他谁都瞧不起,总是喜欢炫耀自己比别人聪明;查理也幸运地获得了金券。

  每一个幸运的孩子都可以由一位家长陪同进入巧克力工厂参观,查理的爷爷乔•巴克特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地从床上跳下来,他回忆起旺卡先生在关闭塔楼之前自己在巧克力工厂工作时的美好时光。全家决定让爷爷陪伴小查理去,一起去度过即将到来的精彩纷呈的冒险时光。

  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是一次奇特的经历,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满山遍野的牛奶糖,到处都是巧克力。巧克力工厂里的工人全是来自蛮荒丛林、酷爱巧克力(可可豆)的矮人国小矮人。参观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因为不遵守规则而付出了代价:奥古塔斯掉进了巧克力河,紫罗兰变成了蓝莓糖果,维露卡•索尔特被送进了废品炉,麦克钻进了电视,变成了信号微粒。而查理最终获胜,赢得了旺卡先生的大奖——巧克力工厂的继承人。

  然而,威利•旺卡对查理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从此不许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查理没有接受旺卡的条件,他不愿意失去幸福的家庭和自己的亲人。后来,查理发现了旺卡与父亲不和,在查理的努力下,旺卡懂得了亲情的可贵,终于回到离开几十年的家看望父亲,与父亲重归于好。

  查理成为了旺卡的继承人,和家人一起住在巧克力工厂里,幸福而富足地生活着。

  观影思考——

  在书店里,各种版本的关于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书堆积在书架上,随意翻看了一本,实在看不下去,这些书不负责任地告诉父母们:孩子的精神完全决定于家庭提供的物质是否丰富和高价,比如在物质上富养女孩就会有高贵的精神品质,在物质上穷养男孩在精神上就能够发愤图强。这种错误的逻辑推理将父母引入了教养孩子的歧途。

  一位单亲妈妈来到我的工作室,谈到了对7岁女儿穷养和富养的问题。问题的起源是她的妹妹也生了一个女儿,妹妹对1岁的女儿采取了富养:几乎所有食物都吃进口的。水果奶粉大米饮料等,穿的衣服也全是进口的。妹妹的丈夫并不是大亨,只是工资收入还可以,家里也没有大别墅,资产也没有过千万。妹妹经常嘲笑她不富养女儿。她给女儿的吃穿与绝大部分中国家庭一样,都是国产的,妹妹说将来她的女儿不高贵,缺乏自尊,容易被男人用物质勾引……妹妹的嘲讽让这位单亲妈妈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女儿将来真的如妹妹所说。

  我不知道这位妹妹有没有想过,如果她1岁的女儿与那些身价过千万或者过亿的女孩相比较,她又是被穷养的了。那么,现在吃穿进口货但没有别墅住的小女孩将来是否也会不高贵,缺乏自尊,长大后容易被男人勾引呢?

  现在,通过赏析《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这部电影,我们一起来思考。

  1. 丰富的高价物质是否能够堆砌出一个孩子高贵的精神品质?

  2. 电影中的五个孩子从自己家庭中获得的是什么样的爱?

  3. 成功人士旺卡先生为什么不幸福?

  第一节 精神富养的查理

  查理的精神养料

  查理,是一个生活在贫穷人家的孩子。破旧的小木屋里生活着4个老人和查理以及爸爸妈妈,共7个人。在难挨的寒冷的冬天里,查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整天坐在床上用被子和相互的体温取暖;查理的爸爸在牙膏厂工作,以微薄的薪水养活全家人,但不幸的是他也失业了;查理的妈妈操持着这个家,每顿饭都让她发愁不已,因为每顿饭都只能够用清水煮白菜;查理没有钱买玩具,爸爸在牙膏厂上班时每天给他带回来几个报废的牙膏盖,查理用这些牙膏盖搭建了他梦中的圣地——旺卡先生的巧克力工厂……生长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度穷困的家庭中,查理必然是一个物质穷养的孩子了。

  然而,人的肉身里还存在着一个精神的“我”,肉身的“我”与精神的“我”合而为一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肉身的“我”是身体,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物质呈现。精神的“我”会让我们体验幸福、快乐、甜蜜、痛苦、孤独、无助……它是我们的心灵部分,是内在的

  自我。身体需要物质来养育,精神的“我”则需要智慧的爱来养育。

  一个人的精神高贵与否,可以通过他的言与行一目了然。身体与精神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精神的“我”通过肉身来呈现出一个独特的人格,肉身可以消亡而精神可以永存,这就是人的高贵品质可以代代相传的原因。

  养育精神自我的养料包括了无条件的爱、安全感、珍惜、理解、尊重、支持、梦想、信任、鼓励、关怀、规则……所含的成分越丰富,精神养料的品质就越高级,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就越智慧,查理在成长中获得了高级的精神养料。

  ●当爸爸失业后,为了不给家人带来恐慌和焦虑,爸爸只把失业的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没有抱怨和责备,而是和爸爸拥抱,并告诉爸爸她会在煮菜汤的时候少放一些蔬菜,夫妻两人互相支持共渡难关,这一切让查理看在眼里,父母的相互支持和深情的爱让他知道这个家是安全的。

  ●查理对旺卡先生的巧克力工厂充满了神奇的幻想,这样的幻想支持着查理用牙膏盖做出了雄伟的工厂模型。爷爷常常给查理讲自己在巧克力工厂工作的故事,讲旺卡先生的故事,查理对工厂充满好奇心。

  ●查理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参观巧克力工厂的机会,但他只有过生日时才能够得到一块旺卡巧克力,爸爸妈妈提前一周给查理过生日,为查理买回了一块旺卡巧克力,让查理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理解。

  ●查理的梦想获得了每一个家人的支持,奶奶说:“每个人都有机会!”“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当查理获得金券后想卖掉贴补家用时,外公告诉查理:“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印刷很多钞票,但金券只有这一次机会,只有傻瓜这个时候才要钱!”爷爷偷偷把自己攒集了多年的一个金币给了查理,让他去买巧克力,多一次获得金券的机会。

  ●查理生活在彼此相爱的家庭中,爸爸和妈妈尽力照顾着四位老人,家人从不责怪爸爸挣不到更多的钱补贴家用;外公大发牢骚时爸爸赶快捂住查理的耳朵,不让查理受到负面语言和情绪的影响;查理坚持把自己生日的巧克力分享给每一位家人。

  ●查理富有同情心,当奥古塔斯被吸入了巧克力大吸管后,只有查理在为奥古塔斯担忧,他问爷爷:“他真的不会有事吧?”

  ●查理的家人不为贫穷抱怨,不为贫穷自卑,不为贫穷失去梦想,不为贫穷放弃自己,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吃上鸡肉,一家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在这样的家庭中,查理学会了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智慧的爱建构了查理优良的人格品质,让查理的精神充满了人性的正面力量。这些优良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也是查理最后获得物质(巧克力工厂)的根本。父母自身的精神品质和养育智慧决定了给予孩子的精神养料的品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制度完善的国家,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孩子的梦想需要家人的支持

  现实中,我们曾经多少次击碎孩子的梦想,假如我们是查理的家人,我们会做些什么?我们会说些什么呢?

  ●“宝贝,全世界只有5张金卡,你根本不可能拥有!”

  父母常常对孩子的异想天开打击嘲讽,让孩子对奇迹从来不抱有希望,失去梦想。

  ●“宝贝,做好你的作业,不要想那么多,成绩好才是最重要的,将来才有出息!”

  梦想是孩子童年的构成部分,父母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梦想,是对孩子童年的残酷剥夺。

  ●“宝贝,我知道你非常想去参观巧克力工厂,那是你的梦想,但是,家里已经很穷了,爸爸没有工作,如果你懂事,就应该把金券卖掉,这样我们的生活就能够有改善,乖,听话啊,以后我们还有机会。”

  当孩子的梦想成真却被父母要求放弃,并被父母要求承担本该父母承担的家庭责任(为孩子提供衣食无忧的环境是父母的责任),这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心理角色错位,孩子成为了照顾父母的“家长”,这是父母对孩子最残酷的精神施暴。

  ●“宝贝,这是你的梦想,尽管荒唐,我们还是有能力支持你的!”

  孩子的梦想在孩子心里是神圣的,父母用“荒唐”来定义孩子的梦想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抹杀掉了孩子实现梦想的神圣感,让孩子失去对生命的敬畏感。

  这样的话语和行为成为铸就孩子精神品质的低劣材料,孩子的精神将遭遇重创:权利被剥夺、梦想被击碎、失去对生命的敬畏感、承担了本该父母承担的责任、获得物质成为精神追求……我们的肉身一旦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得病,我们的精神被输入了这些变质的养料一样会不健康,低劣的材质必定造就孩子低下的精神品质。随着精神的“我”的不断“长大成形”,个体畸形的人格便出现了。

  男孩也需要物质的富养

  从物质方面来说,给予孩子基本的温饱和居有定所的稳定生活是父母的基本职责,如果孩子生活在物质的安全感中,精神的“我”能够获得更健康的发展。如果家庭经济宽松,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物质带来的愉悦,这对于孩子的养育当然最好不过了。

  在物质方面,穷养与富养是相对的,年收入10万的家庭比起年收入2万的家庭是富足的,但比起年收入100万的家庭又是贫穷的了,年收入100万的家庭比起年收入上亿的家庭也可谓贫穷。什么是穷养?什么是富养?我们给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物质环境中,培养孩子对物质的安全感,就是富养孩子。

  查理的父母在尽力为查理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在有限的经

  济条件下,每年查理的生日都可以得到一块旺卡巧克力,为查理带来

  生活的甜美滋味,这就是对孩子的富养。

  曾经看过一篇一个日本人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永远的荞麦面》。这是一个贫困的日本家庭,妈妈一人养育着3个孩子,一天,妈妈带着孩子们到了镇上一家荞麦面馆,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上饭馆吃饭,因为贫穷,妈妈只买了一碗荞麦面,一家4口分着吃了这碗荞麦面。这碗荞麦面给其中一个孩子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原来世界上有如此美味的荞麦面,原来生活可以这般美好!这位母亲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感受到物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用一碗荞麦面给孩子们带来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虽然只有一碗荞麦面,却是对孩子的富养!

  对于我自己的儿子,我和先生尽力为他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让他感受物质可以给生活带来的更多的美好感受。

  儿子喜欢美食,更喜欢研究美食,所以,我们也带孩子住过五星级酒店,带孩子进入高级西餐厅享受很正宗的西餐,虽然只有一次,但至今儿子还津津有味地谈及那里的银质餐具和高级别的服务。10年前,儿子想去一家五星级酒店享受日本料理,进去后吃了一碗荞麦面,这碗面60元(当时已是天价面),只有很少的面条和一叶青菜;在经过一家海鲜餐厅时,儿子看到南非大鲍鱼恋恋不舍,十年前的价格是400元一只,对于我们家庭来说,这是比较奢侈的了。我和先生犹豫了一会,最后决定:还是给他吃吧,不然以后被一个400元的鲍鱼就拖下水了,变成腐败分子,多不值得啊!于是,我们一家三口进入了餐厅,有尊严地

  点了那只大鲍鱼和其他菜,我们也跟着儿子见识了一次鲍鱼。

  在穿衣服方面,小学和初中时,儿子喜欢耐克和阿迪达斯品牌,我们也满足了他,但他的衣服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不超过4件,我们的原则是能够换洗就可以了。现在,儿子对衣服的要求是只要穿起来舒服就可以,不再讲究名牌,但依然保持能够换洗过来就可以的原则。孩子在享受过这些物质后,他不再将感受停留在这样的物质享受的渴求中。

  在我们家庭的经济条件内,我们满足儿子对这些物质的需要,他需要通过这样的一次物质感受来认识鲍鱼、日本料理、正宗法国西餐、耐克、阿迪达斯……每一次这样的物质感受都让儿子乐在其中。我们给儿子的理念是: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物质享受,尽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享受物质带来的快乐,这也是人生的快乐之一。物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品尝过甜美生活滋味的人才懂得自己将要追求怎样的生活。

  第二节 物质富养的维露卡

  维露卡的物质占有欲望

  维露卡对物质的占有欲望极其强烈,每当获得她要求的物质后,她便对这个物质失去了兴趣,开始寻找下一个物质目标,通过不断占有物质来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望,这是她的精神愉悦方式。

  当旺卡先生的巧克力金券吸引着全世界众多孩子时,维露卡向爸爸发出了命令:“我要我的金券!”当得到金券的瞬间,维露卡立即向爸爸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我要一只小马!”当维露卡看到会剥松子的松鼠后,向父亲下达了第三个命令:“我要一只受过训练的松鼠!”在离开工厂的时候,维露卡看见了会飞的玻璃电梯,她向父亲下达了第四个命令:“我要那个会飞的电梯!”维露卡就这样不停地向父亲索要物质,金券对于维露卡来说仅仅代表着她对下一个物质大奖占有的机会,她根本不喜欢巧克力工厂;

  占有一匹小马仅仅是为了使她占有的小马的数量增加;占有会剥松子

  的小松鼠是为了她所占有小动物的品种增加;想要会飞的玻璃电梯是因为“我还没有占有过这样的东西”。一旦被她占有,这个物质对于她来说就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维露卡不会因为获得这个物质而感受到幸福和满足,永远在期盼着对下一个物质的占有,所以,维露卡对于物质仅仅是欲望,而不是需要。

  查理对获得的物质物尽其用,这是他的需要。比如,爸爸给他的牙膏盖被查理用来搭建了巧克力工厂的模型,这个模型给查理带来了梦想,让查理的精神获得了愉悦;金券对于查理来说是梦想的实现,能够进入巧克力工厂参观并见到具有传奇色彩的旺卡先生,是他内心渴求已久的愿望,查理会因为需要被满足而感到幸福和快乐。

  当孩子提出对物质的要求时,父母要判断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孩子难以满足的占有欲望。孩子的需要父母一定要满足,如果是占有欲望,父母不能够去满足。比如,孩子提出买玩具的时候,如果玩具是孩子内心渴求已久的,他会爱不释手,可以考虑满足孩子对这个玩具的需要。如果孩子在得到这个玩具后既不喜欢也不愿意玩耍,很快又向父母提出买另外的玩具,那么,孩子对这个玩具就是占有欲望,父母可以不满足孩子。

  精神营养不良的维露卡

  维露卡在物质上获得了富养,要什么有什么,而维露卡精神的“我”却在遭受严重的营养不良,我们来看看维露卡精神的“我”是怎样的。

  ●不懂得尊重。当她每次向父亲索要物质时都是恶狠狠地对着父亲下达命令。

  ●不懂得感激。当父亲把金券交给维露卡的时候,她没有表达出感激和兴奋,而是立即恶狠狠地给父亲下达了“我还要一匹小马”的命令。

  ●没有同情心。当看到紫罗兰被口香糖变成蓝莓时,她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也为紫罗兰的出局倍感轻松。

  ●不真诚。她虚情假意地对紫罗兰说我们成为好朋友吧,然后挽起紫罗兰的手臂一起参观工厂,其实,她对竞争对手紫罗兰内心充满了嫉妒和不满。

  ●不遵守规则。旺卡先生说:不可以翻越栏杆进入松鼠工作区,不要去碰松鼠,维露卡根本不理睬工厂的规则。

  ●功利心。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中,维露卡怀揣竞争的目的,她不能够像查理那样尽情享受工厂带来的神奇和美,她的注意力在竞争对手身上。

  维露卡的精神成长过程中,被父母输入了怎样的变质养料才会变

  成如此营养不良呢?

  ●用物质代替对孩子的爱。父亲对维露卡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他将满足女儿的物质要求作为爱的方式。“我最讨厌看到我的宝贝女儿不开心!”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对物质不珍惜。父亲买下了那座城市所有的旺卡巧克力,巧克力都被当做垃圾扔掉,只留下了那张金券,父亲对物质的不珍惜潜移默化地传给了维露卡。

  ●不提升孩子精神愉悦的品质。爸爸只会满足维露卡对小动物的占有,不明白给孩子养宠物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照顾、建立并珍惜情感,有同情心。

  ●不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当维露卡无视旺卡的规则而翻越栏杆想抱走小松鼠时,爸爸没有阻止,而是任由女儿的任性。

  正是父母给予维露卡低劣的精神养料,让她即使有了富裕的物质,也没有高贵的精神品质。

  高贵与富有的区别

  我曾经到一个城市讲课,到一所幼儿园考察时,一个5岁女孩吸

  引了我的目光。女孩的父亲是成功商人,妈妈是全职母亲,有两个孩

  子,女孩是老大。妈妈为女儿买了很多进口的漂亮衣服,已经挂满两

  个大衣柜,女孩每天的穿着几乎不重复,妈妈认为高级的穿着能够培养高贵的气质。

  在幼儿园里,这个5岁的女孩已经会用穿着来显示自己的优势,对她不喜欢或者发生了矛盾的小朋友,就说:“你的衣服很难看,我不和你玩。”一个小朋友就因为她说自己的衣服难看,回到家里要求妈妈不要给自己穿这样的衣服了。女孩选择性地与衣服穿得好看的小朋友一起玩。女孩的妈妈向我述说女儿如何难以管教:“她经常故意折磨我,该吃晚餐的时候不吃,夜里12点要我起床给她煮饭吃,我起床煮好饭她又不吃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管教她了!”

  这是一个被物质富养而缺乏精神养料的女孩,这位妈妈缺乏怎样的育儿智慧呢?首先,妈妈给女儿买衣服不是为了满足女儿的需要,因为5岁女孩并不需要每天一款的新衣服,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我要女儿每天一款时装,这样能够显示女儿的富有和高贵;其次,妈妈不明白,人的高贵是精神养料建构起来的,“高贵”是用来描述人类精神的词汇,与人穿戴的衣物和珠宝无关,一个人有很多贵重的物品或有很多的钱叫“富有”,但不叫“高贵”;第三,妈妈不懂得如何与女儿建构晚餐的规则,缺乏教养孩子的智慧;第四,妈妈不能够感觉女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女儿不吃妈妈夜里为自己煮好的饭,说明孩子根本不饿,或

  许是因为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导致女儿想吸引妈妈的关注,或许是女儿内

  心空虚而感到痛苦;第五,妈妈过度注重女儿衣服穿着,让女儿错误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更多地注重物质层面,而忽略了从心灵去感受与小朋友之间的情感,从而阻碍了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发展。

  高贵是指人格层面的精神品质,富有是指物质层面的拥有程度,物质的富有不能够等同精神的品质。这是现实中人们常常混淆的两个概念。

  第三节 乞讨母爱的紫罗兰

  妈妈将女儿作为满足自己虚荣的工具

  紫罗兰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巧克力工厂,对于旺卡先生的大奖,她们感觉势在必得,因为她们曾经获得了很多的大奖。母女俩不为工厂里所见到的任何神奇所心动,紫罗兰努力在旺卡先生面前展示自己,妈妈也不失时机地对旺卡先生频送秋波。

  紫罗兰和妈妈为了获奖而存在着,紫罗兰需要用获得的奖项博取妈妈的认同,妈妈需要用女儿的奖项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由此,紫罗兰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比赛,妈妈不停地向紫罗兰索要奖项。家里摆满了各种奖杯,成为妈妈向他人炫耀的资本。

  每一次获奖之后妈妈都会让紫罗兰再攀高峰,随着对下一个奖项的期待,妈妈对女儿的认同消失了,只有下一个奖项的获得才能够让女儿再次得到妈妈的认同。如果把紫罗兰的获奖比喻成跳高,每当完成一次跳高,妈妈就会将栏杆提升到新的高度让紫罗兰跳跃,她永远也不能够让妈妈感到满足,紫罗兰就这样不停地用奖项来填满妈妈虚荣的欲望,无休无止。这些奖项成为满足妈妈虚荣和成就感的鸦片,妈妈需要女儿获奖就像瘾君子需要毒品一般。紫罗兰成为妈妈满足虚荣和功利心的工具。

  现实中,父母喜欢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孩子,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不是来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是依赖孩子的成绩来为自己的脸贴金。“宝贝,你这次一定要考第一,要给妈妈争口气啊!”“宝贝,只有你的成绩是第一妈妈才有脸啊!”“宝贝,你的英语为什么总考不过张三!让我的脸往哪儿搁啊!”……父母在孩子优秀的成就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孩子成为了父母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

  每一个人都没有权利将他人的成就作为自己的荣耀,自己的荣耀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和美德去获得,否则,就是对他人的掠夺。父母可以为孩子的成就感到骄傲,但不可以逼迫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现实中我们的一些父母成了“虎妈”“狼爸”“鹰爸”,这些“飞禽走兽”类的父母不能够用自己的光辉照亮自己,于是,逼迫孩子成为照亮他们的工具。

  迎合他人会让孩子丢失自我

  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父母的认可,那是孩子生存下来的本能所导致的,为了让自己能够生存下来,孩子会施展自己全部的本领来迎合

  父母,紫罗兰也不例外。为了迎合妈妈的需要,她成为当地有名的获

  奖专业户,与此同时,紫罗兰丢失了自己。

  紫罗兰不再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意义,一切以母亲的目标为准,生命的目标就是迎合父母,如果可以满足妈妈的需要,她会毫不犹豫地坚持,甚至陷入疯狂的状态。比如,紫罗兰为了获得“世界上嚼口香糖时间最长”的称号,她对嚼了300个小时的口香糖不离不弃,还要创造新的嚼口香糖世界纪录。

  在参观巧克力工厂时,紫罗兰想抓住机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吃旺卡口香糖的女孩”,她不顾旺卡先生的警告,违反旺卡先生的规则,强行吃下口香糖而变成了蓝莓女孩,由此,紫罗兰失去了获得大奖的机会。当紫罗兰和妈妈一起离开工厂的时候,妈妈显得极其失望。为了不失去妈妈的爱,紫罗兰在妈妈身边不停地翻腾身体:“看,我现在变得更柔软了。”她想让妈妈明白自己比进工厂参观前变得更好了,由此唤回妈妈的爱,妈妈冷冰冰地回应着女儿:“可是你已经变成了蓝色!”她用冷漠和嫌弃拒绝了女儿对爱的乞讨。

  只有当孩子满足了父母的虚荣时,父母才爱孩子,一旦孩子的成绩没有让父母满意,孩子就被冷落、羞辱、打骂、讥讽,孩子成为父母宣泄不满的工具,这会让孩子对父母的爱失去安全感。当孩子扭曲自己心灵来拼命迎合父母时,孩子就开始丢失了内心真实的自我,他们不再有自尊、自信,生存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自己,而是为了博得他人的认可。

  自尊与虚荣的区别

  如果孩子从小生长在对他人的迎合中,失去了对自己的认知,自我认同建构在他人评价之上——他人认可时就觉得自己是优秀的,他人否认时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精神极其痛苦。

  在一所幼儿园里,我见到5岁的漂亮女孩小丽,她每天都穿着一件舞蹈服,吸引了我的注意。一天,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请孩子们回答,每个问题提出来时,小丽都不经过思考便积极举手,不管自己是否能够回答。一旦得到老师点名提问,她会很得意地用眼睛扫视同学一番,然后表现出获得老师重视的满足感,然后答非所问,或者不回答问题,或者答错。我发现小丽积极举手的目的仅仅是想在同学们面前显示自己是被老师关注和喜欢的。后来,老师再也不提问她了,她极度失落。在幼儿园里,小丽每做一个动作,每说一句话,每一次作业都期盼着老师的表扬,而老师随意的一句评价决定了她在幼儿园一天的情绪。小丽每天都在为获得他人的肯定而努力,她不能够关注自己的内心。

  在同样的课堂里,5岁的小西表现与小丽截然不同,小西与小丽同班,两人还是好朋友,小西听到老师的问题时,会认真思考,觉得

  自己能够答出来时就举手,回答问题时显得自信从容,答案也很精

  彩,老师对小西表现出很满意的样子。但小西面对老师的表扬不惊不诧,从不努力博得老师的宠爱和关注,这是一个内在自我建构良好的孩子。

  自我建构良好,用自己内在的光辉来映衬自己的尊严,获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光辉让他们的内在自我健康而饱满。如果一个人的内在自我出现了“营养不良”,就会感觉空虚,为了填补这种空虚,他们会用物质外显的方式来映衬自己。就像紫罗兰的妈妈用女儿的奖项来博得赞美,小丽用举手发言来博得老师的喜欢一样,这叫“虚荣”,即依靠外在支撑起来的“光荣”。

  曾经看到一则报道,北京一个珠宝商的女儿在国外留学,留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展示家庭的财富,除了不停地买名车豪宅,每天穿一件新的名牌衣服或者背一个名牌包是她博得他人认可的唯一方式。女孩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学生以学业为主!然而,学业不佳的女孩没有能力用学业成就来获得同伴的认同和赞美,唯一的优势就是父母的钱多,于是,幼稚的她便有了这样幼稚的行为。女孩还利用国外商店购物后,如果不满意可以在一个月内调换的政策,一件名牌衣服买回来后,穿上几天就去换一件新的衣服,这样可以花一件衣服的钱穿多件衣服。在这个女孩身上,我们没有看到她高贵的品质,她用父母的金钱在彰显着她的不独立、虚荣、低自尊、不自信等低劣的品质。

  第四节 科技知识的容器——麦克

  人际交流有缺陷的麦克

  麦克生活在一个缺少交流的家庭,父母得意于麦克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忽视了对麦克精神世界的关注。麦克变成了怎样的孩子呢?

  ●他对巧克力和巧克力工厂从来没有兴趣,他对查理说:“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在他的眼里只有科技是有意义的。巧克力工厂的神奇和美在麦克眼里什么都不是,都被他用科技“肢解”,麦克就像装满科技知识的容器,他从童年时代就被科技知识塞满大脑,那些滋养心灵的神奇想象力、美丽幻想和童话世界都离他远去;他获得金券的目的在于测试自己的智力水平,经过他高水平的推算成功获得了金券。

  ●他整天都在玩电脑游戏,即使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麦克依然在投入地玩着充满暴力的游戏,无视父母和记者们都在辛苦地等待他。

  麦克难于与他人沟通,由此可看出他缺乏对他人和环境的感受力。他与别人的交流就是显示他所懂的科技知识,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内

  容与他人沟通,麦克父亲常说的就是“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进入工厂后,当看到巧克力做成的漂亮大南瓜时,麦克上前就对大南瓜施暴,拳打脚踢地将大南瓜打烂,当爸爸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他(旺卡)不是说让我们尽兴玩吗?

  麦克从他的游戏中学会了用暴力破坏一切就是尽兴。

  ●旺卡正在研制的传送巧克力的电视传输器不可以传输人,否则就违背了科学的伦理。麦克对这样的高科技传输器非常感兴趣,但他却无视科学的伦理和道德,自己以身试“法”,破坏规则,被淘汰出局。

  一位奶奶告诉我,儿子与儿媳,每天下班回家一人抱着一本iPad玩游戏,或者网络聊天、看电影,两岁的孙子也吵着要玩电脑,奶奶问我如何引导孩子不要对电脑感兴趣,我告诉她:“让孩子的父母不要在家里玩电脑,每天下班回家后带孩子做游戏,与孩子一起聊天、到户外玩耍、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就不会盯着电脑了。”奶奶叹了一口气说:“他们根本不会带孩子玩啊!”

  在现实中,像麦克这样的知识容器般的孩子越来越多, 父母们自己沉溺手机和电脑,无心与孩子进行情感和语言的交流,孩子只有从电视、游戏和网络来满足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这种交流方式建构的人际模式让孩子渐渐也沉溺于电视、电脑游戏和网络聊天。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孩子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随着孩子的

  长大,交流的缺失直接带来了管教的缺失,在记者们来采访获得了金

  券的麦克时,他无视记者们长久的等候,沉迷于游戏中,此时,父母

  放任麦克的行为,没有要求麦克停止游戏,他们对麦克的行为仅仅表现出了无奈,或许,他们已经无力管教麦克了。

  被群体抛弃的孩子

  曾经到一所小学为一年级的孩子们讲课,这个班级里有40个孩子。在课堂上有很多与孩子们互动的机会。每次我一提问,坐在最前排左边的男孩就举手,但是,每次他的回答都是答非所问,不但离题太远,而且还长篇大论,显示自己科学知识的丰富,如果我不打断他,他会滔滔不绝一节课。比如,我问孩子们:“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他会大谈特谈有关牛或者火箭的知识。一旦我对他重复我的提问,他表现得很不理解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是他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但是他的智力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孩子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出了什么问题,才会让这个聪明的孩子常常与他人的交流出现障碍。课间休息时,班主任告诉我:孩子从小是保姆带大,保姆与孩子交流很少,也不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父母因为工作忙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他们为孩子买了很多书,每天孩子就独自一个人看书,所以,孩子储备了太多的科学知识。男孩进入幼儿园后与人交流困难的问题就表现了出来,导致他离小朋友们越来越远,常常一个人看书而不是与小朋友玩耍。进入小学后他依然如此,但上课爱回答问题,只是常常不知道老师提问的是什么。男孩的父母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也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

  班主任老师对我说:“你不需要关注他,不然会影响你上课的,我们现在都不理睬他,小朋友们也离他远远的,没法与他正常交流。”我问:“如果这样,他怎么能够获得帮助呢?”如果教育不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第二堂课是给孩子们讲“我从哪里来”, 课堂里积极发言的孩子不多,这让男孩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他依然很积极地发言,而且兴致很高,我耐心地听并回应他的发言,他的发言跑题或者太长的时候我会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下来讨论”。其间班主任上前来阻止孩子继续发言,我用手势阻止了班主任的行为。男孩需要有人这样与他进行语言交流的互动,让他能够用心听他人讲话并理解的意思,然后再做出回应,我与男孩互动的过程就是帮助男孩修复的过程。

  这堂课是父母坐在教室的后面和孩子一起上。在结束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现在,你们已经知道自己生命到底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孩子愿意对父母说一句你此刻想说的话?如果愿意就请站起来面对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出你想说的话。”这时,男孩又是第一个举手,我依然让他先来,他走上讲台看着自己的母亲说:“妈妈,我感

  谢你给我生命,谢谢你和爸爸养育了我!”这次他终于听懂了我话语

  的意思,没有答非所问!他带了一个好头,很多孩子开始站起来对着

  爸爸妈妈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很多爸爸妈妈在这一刻热泪盈眶。

  男孩在这两个小时内发生的变化让我激动不已,从一开始的答非所问到孩子对父母表达自己的爱,事实证明我们完全可以帮助男孩走出交流的困境,只要父母、老师、同伴给他机会,积极回应,他就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正常交流。我希望班主任老师能够从男孩的变化中看到帮助的力量,能够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来帮助男孩!

  第五节 被放养的奥古塔斯

  为孩子的零食建立规则

  奥古塔斯是一个不停地吃巧克力的胖男孩,参观工厂的过程中,他放任自己的贪婪,大吃巧克力草、巧克力果和巧克力做成的任何东西,而无心观赏美丽神奇的工厂,最后违反旺卡先生的规则而掉进了巧克力河流中,被淘汰出局。无节制地吃巧克力已经危及到了奥古塔斯的健康,父母放任他的行为,不为他设置吃巧克力的界限,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奥古塔斯对规则的蔑视。

  奥古塔斯从小喜欢吃巧克力,如果妈妈为他立下规则,就会有节制地吃巧克力,在规则之下他既可以享受巧克力的美味,也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比如,妈妈可以设限孩子每周吃巧克力的量:“每周吃一块巧克力。”奥古塔斯可以自己决定这块巧克力是一天吃完还是分成五天吃完。

  当然,奥古塔斯会想方设法打破妈妈对自己吃巧克力的限制,他可能一天就将这块巧克力吃完,然后大哭大闹:“呜……啊……我还

  要吃……”或者会哀求妈妈:“我再吃最后一块巧克力就不吃了,我

  保证!你就同意我再吃一块嘛。”或者会去求助爷爷姥姥,或者会在地上打滚……孩子会尽一切可能来破坏规则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父母要清楚地知道: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在测试规则的弹性,就像小猪在测试栅栏是否通电一样,如果父母坚持规则,孩子终究会明白规则的力量。

  每个孩子都喜欢零食,我的儿子也不例外,儿子喜欢到超市选购他的零食,在家里我们为他的零食专门准备了一个抽屉。儿子可以自由地选择他喜欢的零食,不管是糖果还是膨化食品,也不管是海苔还是豆腐干,只要他喜欢,他可以有权利自由选择,他特别爱选择没有买过的零食,这也得到了我们的支持,希望他能够对新事物保持一种好奇心。但是,我们也为儿子的零食设定了一个规则:

  ●每次去超市选购零食,喜欢吃的可以选择两个款,每款零食数量2~3个(包);

  ●对于以前没有吃过的新品种,每次可以选择一款,如果是大包装,只能够选择一个,如果是单独小包装则可以选择两个,对同一款新品种如果有大小两种包装,就选择小包装;

  ●每周要去超市前,先清理装零食的抽屉,根据零食剩余情况决定添加零食的数量;

  ●如果新款零食不好吃,可以扔掉,下次进超市可以再次选择新

  款零食。这样可以让儿子不担心被父母谴责自己“浪费”,永远对新奇的事物保持兴趣。

  我们不规定儿子什么时间可以吃零食什么时间不可以吃,抽屉在孩子能够自己掌控的位置,完全由儿子自己掌控;零食也不被定量,吃完就可以去超市买;我们从不恐吓孩子零食不利于健康,让他尽情享受自己的喜爱……对零食的自主让儿子对零食非常坦然,具有极大的零食安全感,不会出现暴吃零食的现象,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吃零食而不吃饭的情况。总之,零食从来没有成为我们的育儿问题。至今,当初购买零食的规则已经延伸成为了儿子的购物习惯。

  小波的棒棒糖

  规则需要持续性和稳定性,如果父母凭自己当时的需要,临时设定限制孩子吃零食的条件,而且短时间内随意更改限制条件,会破坏孩子对规则的理解。

  到一所家庭式幼儿园参观,陪同我的小波妈妈正在给我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她4岁的女儿拿着一个粉红色棒棒软糖来到我们面前,她举着糖果看着妈妈的脸,没有说话,妈妈摇摇头对女儿温柔地说:“曹医生说了你不能吃糖,宝贝乖,我们不吃啊!”女儿立即回

  应道:“我不想吃的,妈妈,我是乖宝宝!”过了一会,我看到小波

  眼馋着另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夸张地享受着棒棒糖带来的甜味,还发出咂嘴的声音,此时,小波舔着嘴,看着手里粉红色的棒棒糖,然后不时地看看妈妈,每次看到妈妈否定的眼神,小波就自言自语:“我不想吃糖。”后来,妈妈要去听我的讲座,暗示小波如果她跟爸爸回家就可以吃掉棒棒糖了。这样的交换条件让小波立刻开心了起来,她小心地撕开糖纸,无比享受地用舌头舔着棒棒糖:啊!好甜啊!

  我问小波妈妈为什么这样限制女儿吃糖,小波妈妈说不限制孩子就暴吃糖果,一个中医建议不要给孩子吃糖,不然孩子会体热等等,为此她还给女儿吃中药。我问小波身体有什么病吗,妈妈回答孩子很健康,我不明白为什么健康还要吃药,妈妈说:“主要是调整。”在和小波妈妈的交流中,我谈了自己对此的看法。

  第一,小波能否吃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要看妈妈当下的需要和决定,破坏了小波的规则意识,也失去了对糖果的自主性和安全感。

  第二,这种过度限制强化了小波对糖果的欲望,让小波更向往对糖果的拥有。

  第三,手拿糖果却没有获得吃糖的自由,这对于3岁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的考验。小波为了迎合妈妈的意图,口是心非地说不想吃糖,让孩子的内心和表达完全分离,影响了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建构。

  第四,孩子的生命有着自我调节的巨大能力,只有当这种调节

  能力失调的时候,机体才会生病,这个时候身体才需要药物的帮助进

  行调整。在孩子身体健康的状态下使用药物,会扰乱孩子自我调节过程,降低自我调节的能力。小波妈妈认为孩子的机体像一个容器,成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往这个容器里加入各种自以为是的试剂,就能够调节和掌控孩子的健康,这是一个误区。

  当父母对孩子的零食限制太多时:不可以吃某种零食、限制零食的量、限制吃零食的时间、经常对孩子说零食不利于健康、拿零食作为父母需要孩子配合自己的交换条件……这一切都让孩子对零食失去了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让孩子想方设法将到手的零食吃到肚子里,父母又以此为借口更加限制孩子吃零食,孩子对零食的欲望更加强烈,一旦见到零食便狼吞虎咽下肚为安,于是父母更加限制孩子的零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这样的教养是无效的。

  饮料风波

  曾经到一座城市去讲课,讲座结束后,晚餐应邀与这座城市的网友们一起聚会,来参加我们聚会的还有几个网友的孩子,有3个四五岁的男孩,还有一个被抱在怀里的1岁多的男孩。

  此时,一个4岁的男孩A提出要喝饮料,妈妈便让餐厅服务员拿来

  了一瓶橙汁,A将橙汁倒了一些在自己的杯子里开始喝了起来。在一边

  玩耍的5岁男孩B看见有果汁喝,也提出了要求,B的妈妈对A说:“把果汁递给我们一下吧。”A不同意,A的妈妈也不同意:“这是我儿子要的果汁,他正在发展物权意识,要尊重他的决定,你可以再要一瓶给你的孩子嘛。”B见状立即说:“我要一瓶苹果汁”。男孩C看见后也向妈妈提出了要果汁,但A和B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果汁分享给C,C的妈妈又叫服务员拿了一瓶葡萄汁来。三个男孩各自喝着自己杯子里的果汁,眼睛看着别人杯子里的果汁,没有人提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孩子们又提出要其他口味的果汁,最后我看到每个孩子面前都放了两种口味以上的果汁。

  这时候,那个被抱在爸爸怀里的小男孩D提出要喝橙汁,爸爸向A说:“可以给我一小杯吗?”A傲慢地说:“我不同意!”然后自己就钻到餐桌下面去玩了。D爸爸见状立即拿起橙汁到了一点在小杯子里给儿子喝。等A从桌子下面出来后,发现自己的橙汁变少了一些,看到D在喝橙汁,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大哭大闹起来。

  此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A的妈妈立即转身对D的爸爸说:“请你给我儿子道歉,你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动了他的果汁,你要向他道歉!”D的爸爸怔住了:“为什么我要道歉?!”看到自己的丈夫被人要求向A道歉,D的妈妈也生气了,和A的妈妈争执起来……

  看到一次愉快的聚会就此变味,我很无奈,一直没有说话的我此

  时忍不住了,我对妈妈们说:“我们可不可以告诉孩子们,在今天晚

  上吃饭时每个孩子的饮料都可以与大家分享……”我的话音还没有落

  下就被A的妈妈打断了:“我不同意!我的孩子正处于对物权的认识阶段,我必须要尊重他!”我立即无语了。看着每个孩子占据着几大瓶饮料而不与大家分享,我在暗自担心孩子们的成长。

  我们当然要给予孩子物权意识发展的自由,这是对孩子内在发展的尊重,对于已经属于孩子的物品,我们不可以随意动用,需要得到孩子的同意。比如,在那天的聚会上,如果孩子带来了自己的饮料,其他小朋友想喝,一定得征求饮料主人的意见后方可动用,我们不可以强行要求孩子与小朋友分享他的饮料。但是,聚会时我们有权利将当时购买的饮料不归属于任何孩子,而是将饮料作为大家的共享,聚会上与同伴的分享和快乐才是更重要的,此时此刻,父母应该将孩子与团体的和谐关系放在第一位。

  如果,A的妈妈在孩子要第一瓶饮料的时候向所有小朋友宣告规则:“今天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吃饭,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要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但每个小朋友的饮料都要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如果饮料喝完了,可以再要一瓶。现在,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饮料啦!”或许,晚餐的气氛会大不一样。

  如果有孩子不愿意遵守这个规则,要求自己的饮料不与他人分享,那么,父母可以再补充一个规则:如果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饮料,就失去选择饮料的权利,也不可以喝其他小朋友的饮料。让孩

  子做出选择:是分享还是失去权利。孩子会权衡利弊之后,做出对自

  己最有利的选择。

  同样的孩子,同样的聚会,同样的饮料,同样的父母,而父母对孩子不同的引领,孩子在聚会中获得的东西完全不同!

  小猪的栅栏

  但凡接触过现代教育理念的父母都听说过“小猪的栅栏”,这个故事是对自由与规则最好的诠释。话说养猪专业户A,在一座小山上放养了一群小猪,小猪们可以在这座小山四处游荡奔跑戏耍,为了防止小猪脱离主人的管理而给主人带来损失,A在小山的周围修建了一个通电的栅栏,以防止小猪脱离放养范围,一旦小猪触碰了栅栏就会被低压电击中,条件反射会让小猪牢记不可以越界,这样,A就放心地给小猪在有限的范围内自由而快乐地生活,小猪也知道了只要不碰触带电的栅栏,自己就是自由的。

  A清楚地知道小猪要形成自律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他坚持每天都将栅栏通电,小猪每次碰触的结果都是被带电的栅栏击中,它们终于明白了栅栏是不可以碰触的界限。后来,A发现即使栅栏不通电,小猪们只要看到栅栏就会与栅栏保持距离,以保证自己不碰触界限,小猪们终于将规则内化于心了——只要看到规则就主动遵守,不需要他人监

  督,这就是小猪的自律。

  养猪人B在另一座小山上放养了一群小猪,他也修建了带电的栅栏,但是,B不忍心看到小猪们碰触栅栏被电击时痛苦的样子,他期望小猪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决定不定期地给栅栏通电。于是,小猪们发现有时候碰触栅栏会被电击,但有时候却不会被电击,于是,它们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反复碰触栅栏,想到栅栏以外的世界溜达溜达。后来,小猪找到了一个规律,知道栅栏通电的时候就不要去碰栅栏,栅栏不通电的时候可以用力撞栅栏。疏于管理的B发现他的栅栏被小猪撞出了一个大大的缺口,小猪跑出了栅栏,他拼命地想把小猪再赶回栅栏里,却只是徒劳罢了。

  B的错误方式没有帮助小猪建构起规则意识,反而让小猪学会了有监督就遵守规则,没有监督就违反规则,小猪形成的是他律,而没有形成自律。我们养育孩子也是这样的道理。

  养猪人C在第三座小山上放养了一群小猪,他也修建了栅栏,但是他从来不给栅栏通电,他认为要完全地给小猪自由,结果小猪们冲破栅栏,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他完全失去了对小猪的把控。曾经与一位妈妈聊到她5岁的儿子,因为信奉“爱与自由”,所以,她反对给孩子建构规则,结果发现孩子根本不听她的话,在很多场合不遵守规则。比如,到餐厅吃饭,孩子可以爬上餐桌,也不管餐桌上有

  没有食物,在餐厅的地上打滚着玩,可以站在椅子上胡乱搅动餐桌

  上盘子里的菜……每当孩子这样做的时候,妈妈都不让爸爸管理孩

  子,她说要“给孩子自由”,由此,孩子所到之处都不受欢迎,因为人们喜欢与遵守规则的人呆在一起,这样大家都很舒心。孩子的爸爸对妈妈的养育方式有很大的意见,由此夫妻矛盾逐渐升级,严重影响到了夫妻情感。这位妈妈如同农夫C一样,没有给孩子建构规则意识。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4个孩子因为不遵守规则而被淘汰出局。每当旺卡先生对参观者说明规则时,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声:“这个房间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可以碰。”“不要碰到按钮。”“不可以碰这些巧克力。”“不可以继续嚼口香糖了。”“不要碰那些松鼠。”而这四个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总要碰触旺卡先生“通电”的栅栏,最后,他们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付出了代价。

  在有规则的教养下,孩子的行为才可以朝着有利于将来生存的方式发展。从这些电影情节来透视我们孩子的将来:孩子将来在学校、在工作单位、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没有人在你耳边大声强调这个时间和空间的规则,但规则就放在那里考验着你的自律性。如果你触犯规则,将自己承担后果。这个后果就是:考试作弊会失去继续求学的机会,贪污会失去不易求得的职位,欺骗会失去心爱的人,违法将失去自由……我们是要让孩子长大后去承担这样的后果,还是从小就帮助

  孩子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呢?

  第六节 丢失了幸福的旺卡先生

  旺卡先生的故事

  旺卡的父亲是个牙医,他过度关注旺卡的牙齿却忽视了旺卡作为一个孩子的全部需要:旺卡喜欢巧克力糖,他在万圣节得到的糖果却被父亲扔进了火炉;旺卡的梦想是走遍世界上生产好糖果的任何一个国家,却招致父亲一顿咆哮;旺卡需要父亲的爱,但父亲只爱他的牙齿……旺卡戴着那让人难受的矫正器,限制了他童年生活中对糖果和更多情感的美好体验,也让旺卡与父亲的情感日渐疏远。伤痕就此留下,成为旺卡不能够感觉到生命幸福的根源。

  旺卡热爱自己的事业,他努力工作,勇于创新,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无穷,他将巧克力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工作成为了旺卡全部的生活,在我们的眼中他应该是一位成功人士。然而,童年留下的心理伤痕并没有因为旺卡成为成功人士而消失。这些伤痕潜伏在他的内心深处,就像藏在心灵里的小毛虫,在不经意间就会出来啃噬着他的幸福感,让他的心灵无处可逃。

  ●在旺卡的语言中不能够说出“父母”“爸爸妈妈”,他的话语中一旦出现这些词汇就会卡壳。

  ●旺卡害怕回忆自己的童年,一提到小时候的事情他就露出难受的表情。

  ●旺卡竭力逃避感情,看到紫罗兰妈妈向他抛出的媚眼都让他感到恐慌,即使他明知这是她想获得大奖的伎俩。

  ●旺卡逃避对父母的爱,即使心里非常想念父亲也不愿意回家看望父亲。

  ●长久地将自己囚禁在事业中而淡忘了家庭的温暖,使旺卡对查理提出了无理要求:如果要获得巧克力工厂就必须离开家人,要全力经营工厂,不可以被家人拖累。在旺卡的情感中,家人都是拖累。

  ●旺卡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常常陷入悲伤和痛苦中,他再也配制不出更好的巧克力了。

  直到查理为了保护自己的亲情而拒绝接受旺卡的巧克力工厂,旺卡才开始明白自己不幸福的感觉来自哪里。在查理的帮助下,旺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与父亲重新和好,找回亲情的幸福感。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旺卡成为查理大家庭的一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幸福感是每一个人在当下自己独特的精神感受,这样的感受来自我们精神的“我”,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不同,但一个人是否幸福绝对不是可以用他拥有物质的多少来评价,就像旺卡先生有巧克力工厂,这只说明他财富的多少,而不能够说明他是否幸福。

  什么是成功,每个人的理解和标准不同,但每个人都追求着幸福的生活,这一点是相同的。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用学业成绩、学历高低、工作收入、权力大小、金钱多少……这些物化的东西来界定这个人是否成功和幸福,并将成功与幸福直接挂钩,成功的人有幸福的,也有不幸福的,区别在于他们在成长中获得的精神养料的品质。

  人生的幸福感是有多种因素成就的,健康、爱、梦想、希望、家庭和睦、经济独立、自主、安全感、成功、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如果将每一个因素比作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这些木板构建了盛装幸福的木桶,其中的任何一块木板都关系着人生幸福的质和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帮助他们建设好每一块木板,让盛装幸福的木桶没有短板。

来源:《爱的误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39584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