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专家谈《爸爸去哪儿》:父爱的力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父母学堂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今年,湖南卫视父子亲情秀《爸爸去哪儿》的到来,几乎引发了全民热烈追看和讨论的风潮,这个节目让网络上关于亲情和爸爸的话题不断发酵,被关注和讨论,同样也是因为这个节目,让很多爸爸妈妈们重新思考:“做了很久爸爸了,好像今天才懂得,孩子是这么需要我,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孩子感觉到什么?”同样,这几位爸爸和孩子单独相处时遭遇的困境,以及他们的教育方式也在家长中引发热议和讨论,今天,我也希望在这里聊聊爸爸对孩子为什么重要,爸爸对孩子意味什么?我们每对父母都认为自己爱孩子,也在努力用自己所认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可是孩子们又真正感受到爱了吗?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也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从做父亲的那一天起,这就是一个终身职业,一个好爸爸,会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学习怎样爱孩子,用浓浓的父爱,为孩子撑起澄澈的蓝天,让孩子拥有灿烂的人生。这里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父爱是何等重要,父亲对于孩子又是何等重要,但是同时,也对爸爸提出要求,首先做爸爸需要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学习怎样爱孩子,而且这是一项终身学习的职业,在西方,为人父母是需要“上岗证”的,也就是每对夫妻在计划做父母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学习。需要做父母,我们需要进行哪些学习。只有父母自身得到完善,才有可能为孩子的成长奠定正面基础。所以,做好爸爸,需要先学习!


  由于社会角色和家庭分工不同,我们经常看到爸爸工作繁忙,照顾孩子的总是妈妈;由于爸爸们应酬太多,陪孩子玩耍的也大多是妈妈;又也许爸爸们总在加班,孩子一天都跟爸爸碰不着面,而很多爸爸也会自我安慰的认为自己辛勤工作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爸爸口袋里的钞票,除了物质之外,孩子还需要父亲给予的时间,就是陪伴,我们成年人总是习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解读情况,也会很自然的将自己的解读同样适用在孩子身上,可是殊不知,孩子们对于爸爸的忙碌又是怎样理解呢?

  在爸爸去哪儿中,曾经有一幕,问孩子们对希望爸爸做什么?可爱单纯地KIMI竟然说出希望爸爸多陪陪妈妈,这说明孩子眼中看到了妈妈的孤独,也对家庭有更强烈的渴望,同样的,看似懂事有责任感的石头,对爸爸的爱理解有些出人意料,“爸爸不理我就是不爱我呗!”这说明在孩子眼中对父爱的理解是断断续续的,是有条件的。

  记得,我曾经在幼儿园和孩子们进行了一些对话,非常说明孩子们眼中的爸爸,父亲对孩子究竟有多少影响力?以下分享一段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对话!

  以下是我给孩子们讲完绘本故事“爸爸和我‘之后的一段讨论。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爸爸和我“,一本非常棒的海豚花园绘本,和孩子们之间的对话就来源于这本故事,我们的对话这样开始:(由于宝贝数量多,我用数字表示)

  我:小朋友们,你们爱爸爸吗?

  宝贝1:不爱,因为他总打我,总是和我生气。这时,一位小朋友发言:“你爸爸总打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真不爱你,另一种他是后爸。听到这里,孩子们发起了热烈的讨论。

  宝贝2:爱,因为我爸爸不打我。

  宝贝3:我不爱爸爸,因为他总是自己一个人躺在那不理我。

  宝贝4:我爱爸爸,因为他每天接送我上幼儿园。

  宝贝5:我超爱我爸爸,因为每次妈妈骂我的时候,爸爸总在旁边护着我,并对妈妈说:“别吓着孩子,别吓着孩子!”

  宝贝6:我的爸爸妈妈不打我,我爱他们。

  我:小朋友,你们认为什么爸爸做什么是爱你,做什么是不爱你?

  宝贝1:爸爸陪我玩就是爱我,不陪我玩就是不爱我。

  宝贝2:爸爸打我就是不爱我,不打我就是爱我。

  宝贝3:爸爸不陪我散步就是不爱我,不陪我爬月亮就是不爱我。

  宝贝4:爸爸不理我就是不爱我。

  我:宝贝们,如果爸爸愿意陪着你们一块玩,你们最希望爸爸做什么?

  宝贝1:我想和爸爸一起去买玩具。

  宝贝2:想和爸爸一起去游乐场

  宝贝3:想和爸爸一起去散步,一起去爬月亮。(散步和爬月亮是爸爸和我绘本中的情节,孩子非常羡慕)

  宝贝4:想和爸爸一起去游乐场场玩。

  宝贝5:我不想要现在的爸爸,我想要现在的妈妈,再要一个后爸(很显然宝贝并不明白后爸的意思),旁边的姐姐告诉她后爸更坏,我们的宝贝立刻改正,那我就要更后的爸爸,或者一个前爸!但就是不 要现在这个爸爸。

  从这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眼中对父爱的解读令我们惊讶,孩子们无法换位思考,思维方式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无法站在成年人的立场去考虑很周到。

123下一页阅读全文




  对孩子智能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孩子智能发展的高低与和父亲接触的密切程度息息相关。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内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一个女孩子从小和父亲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将来也会容易建立更好的异性关系,一个智慧型的父亲,能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孩子的一生。

  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更大。双亲均在、但缺乏父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可能更大。少时患综合征的孩子,中学辍学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高出3倍。在没有爸爸的家庭中,孩子情绪变化较激烈,长大后较冲动,有较多的过失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缺乏自我控制,有较偏激的人格。

  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随着宝宝一点点长大,他的独立性和生活处理能力逐步加强,已不再满足于母亲所在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圈子。这时,父亲就会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孩子会从中学到许多不同于母亲的交往方式。如父亲会更多地通过游戏和孩子交往,而一旦游戏结束,父亲能很快转移情绪,这让孩子觉得十分新鲜,也有利于孩子体会应该在什么时候克制自己过多的情感要求。所以,那些过分忙于工作的父亲,那些认为“照料孩子与父亲无关”的父亲,那些抱怨没时间教孩子的父亲,请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做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你关心在乎他。

  父亲带给孩子成就感

  心理学研究证实,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孩子成就感的形成过程中,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大得多。有人比较了社会上有成就和无成就的人,发现人的成就大小与父子关系有密切关系。有成就者一般与爸爸的关系亲密而且更自信;成就较低者与爸爸的关系较疏远。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社会能力也与父子关系有关:父子关系冷淡,则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成绩较低,在人际关系中有不安全感,自尊心较低,常表现为焦虑不安,不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


  传统观念认为,妈妈是孩子的主要养育者,事实上,父亲和孩子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其作用比人们的想像大得多,男孩和女孩可以从爸爸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

  爸爸是男孩模仿的对象

  我们常说:“这孩子跟他爸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举手投足都一模一样。”爸爸往往是力量、权威、智慧的化身,爸爸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孩,他能从爸爸的身上学到男性的一些行为特征。这里我们就应该可以理解,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原因在于他们和爸爸相处的时间短,和妈妈相处时间长,所以会变地柔性居多。所以如果生活中缺少爸爸的关心,男孩也会女孩化,胆小、懦弱,没有阳刚之气。可见没有爸爸,男孩的男性行为特征就弱化了。

  爸爸是女孩依赖的港湾、自信的源泉


  我们常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女孩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爸爸的高大伟岸会给女儿带来安全感,是女儿的骄傲,也会成为女儿将来择偶的参照标准。但如果爸爸们总没时间陪女儿、和女儿交流、及时了解女儿的内心,恐怕这小棉袄就没法贴心了。尤其是女儿到了青春期,有些束手无策的爸爸就从女儿的生活中撤了出来,把女儿完全交给妈妈,这对女儿的成长极其不利。

123下一页阅读全文




  很多爸爸们都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努力赚钱,为家里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这就是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多爸爸都会对妈妈说这样的话:“你要好好教育我们的宝宝,我负责给你们挣钱。”给予了足够的物质条件,就是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吗?当然不是,物质并不是联系亲子关系的有效纽带,父母送给孩子最棒的礼物就是幸福的家庭,爸爸更好地爱妈妈,妈妈更好地爱爸爸。

  多和孩子互动 孩子最需要父母给予时间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如开始学走路了、会跑会跳了的时候,爸爸要尽量多跟宝宝做些互动,一般来说,这是父亲的强项,不妨多和孩子进行跑、跳、爬、攀等活动性游戏以及智能游戏。如果父亲能多参与孩子猜谜语、讲故事、走迷宫、搭积木等启智性活动,那么孩子的收获就更多。还有竞争性活动也不错,如赛跑、捉迷藏等,孩子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视和孩子相处的“质”

  爸爸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但要有“量”(时间、机会),更要注重“质”(能促进父子间更深层次的感情,积累快乐的回忆)。父亲应该刻意安排一些时间,精心设计如何与孩子一起度过,让父子间情感和爱充盈起来。

  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不应该只是父亲的带领,而是两个人互相扶持。有的父亲形象总是高高在上,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父亲是互相依赖互相合作的关系。父亲应该学着放下身段,站在和孩子平视的角度,把孩子当自己的朋友来相处,如此才能看见孩子内心的想法,与孩子也会有更真诚的关系,更利于建立牢固而亲密的亲子情感。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可见教育中父亲如果缺席,实在是不称职。作为父亲,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我们是否都亲身经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分享了他的喜怒哀乐?当孩子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你是否足够耐心地和他讨论了?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否都及时出现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亲,请尽快回归,爸爸就是孩子的大树!


123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41910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