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6种方法推动孩子的友善基因
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表现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父母时刻做出身体力行的友善慷慨之举,孩子的天然初心也就容易被培养成终生习惯。

1、邀请孩子“分担”家务活
你也许已经发现,孩子总是在寻找机会做点事,也非常喜欢“分担”大人的活儿,对诸如衣物分类、扫地、淘米做饭之类的日常家务很感兴趣。父母别老是觉得他碍事,邀请他做你的“小帮手”吧,允许孩子“插手”布置餐桌、分发筷子或者喂食小狗。这不仅能教给孩子重要的生活技能,也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事实上,如果孩子经常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进行一些家务活动,日后他参与团队事务时,会更富有合作精神,会和别人合作得很好,而这无疑也为他以后和身边人的友善交往打下基础。
2、大自然是孩子天然的关爱课堂
孩子总是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从孩子熟悉、亲近的环境中,启迪他用和善的态度对待一草一木,这样的爱心教育更自然,更有效。试着和孩子约定:任何场所都不乱扔垃圾,即使无意掉落了某样东西,也要记得捡起来。引导孩子主动打包剩饭,喂一下小区的流浪猫、流浪狗;和孩子一起给花园里的草儿花儿浇浇水。时常和孩子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嘘寒问暖,或给远在外地的亲戚打打电话……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在这样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关爱别人。
3、让孩子体会分享的乐趣
你只是一味地和孩子说:“乐于分享可以让他收获N倍的快乐。”这是不够的。孩子的一次分享行为,首先需要父母的表扬称赞,其次是人们的接纳和认可,还有同伴们的信任和喜爱,使得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应该始终是快乐的。所以,父母要细心捕捉孩子身上慷慨分享的倾向,并鼓励他和别人一起分享,支持他的每一次分享行为。比如,把自己的滑板车,分享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和孩子一起挑选几样不错的绘本或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阅读玩耍。把你们一起制作的寿司、蛋糕分送给邻居或者朋友品尝。你每一次乐于分享的行为,就是孩子时时刻刻的“分享课堂”。
4、和孩子一起做一名友善的邻居
引导孩子主动跟小区里的邻居们问好,并邀请他跟你一起向需要帮助邻居施与援手。如果你的邻居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子女不常在家,出门时顺手带走他们的垃圾,免去老人爬楼梯的不便。或者为生病的邻居多准备一份爱心午餐,帮助他减掉一项日常家务,让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休养上。这是锻炼孩子为他人着想的思维和对他人表现责任感的好方法。你对待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孩子都在模仿和吸纳。而且,当小区的邻居发自内心地向孩子表达谢意时,孩子会获得最直接的自我认同,这种认同感有助于孩子成为慷慨友善、乐于助人的人。
5、引导孩子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有时候,我们身边似乎围绕着很多坏消息,比如地震、洪水,这时候记得给孩子戴上“玫瑰色”的眼镜,引导他关注正在发生的好人好事。比如一场地震过后,社区团体组织捐款捐物,志愿者前往灾区帮助受灾人民重建家园,不妨都耐心地和孩子介绍一下,这些都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对维护孩子的仁爱之心十分有益。同时,这也是一个你和孩子一起参与助人的好机会。比如,征询孩子的意见:愿不愿意整理出几件御寒衣服,捐给受灾的弟弟妹妹?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空瓶子,带到回收中心换取报酬,捐赠给慈善机构……这些小小的善举,都会强化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以及友善慷慨的品质,同时也会教会他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6、赞扬的积极效应经久不衰
孩子可能做不到很快捡起地板上的衣物,或准确地将牛奶倒进杯子里。如果你对此表现的没有耐心转而代劳,或者批评他,这都会让孩子感到无能,甚至打击他乐于助人的积极性。不妨多点耐心,宽容孩子不熟练的表现,即使孩子帮了“倒忙”,依然要真诚地称赞:“宝贝,妈妈非常谢谢你的帮助。”然后花点时间帮孩子找到正确做事的技巧。对孩子品格的直接称赞,能够帮助孩子把友善、慷慨内化为自身认同的一部分,孩子也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同自己:我是一个友善、乐于助人的人,我能给周围的人提供帮助和快乐,这样我也会收获同样的帮助和快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46731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