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建立孩子的独立意识3岁前是最佳时期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或者说是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作为父母,不应该只一味的娇惯孩子,不要让孩子养成不管什么大小事都来依靠父母的习惯。相反,父母们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将来独立人格的树立和健康心理的建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接下来介绍一些建立孩子的独立意识的方法。

1、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孩子“自己来”。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如1岁的孩子吃饭时要自己来,便可满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饭洒到桌上;2岁左右的孩子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等,均应支持,允许他自己做。这样既可锻炼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可增强孩子自理的能力。

2、父母应承认孩子的独立人格。平时多和孩子平等交谈,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且不违反原则的事,使他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让孩子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能力的人,不是事事必须依赖父母的小东西。

3、让孩子学会忍受适度的疼痛。孩子在路上不小心跌倒后,有的家长往往会赶紧扶起孩子,然后心疼地问:“是不是很痛?”这种问法会使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疼。”父母会说出诱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的话,反映出父母的一种心态,即一方面想严格管教孩子,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撒娇或依赖父母。父母应该用“不痛吧”的问法取代“痛吗”。孩子自然会回答:“不痛!”,父母就该及时表扬宝宝“真勇敢!”如此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4、父母要以身作则。年轻的父母,如果发生了经济问题,不要伸手找老父母要;夫妻吵架,不要赌气回家“搬兵”;不要两手空空地带孩子去祖父母家又吃又拿。这一切都不利于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如果父母遇到困难都自己设法解决,孩子会耳濡目染地受到良好的熏陶。

5、让孩子用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很多时候由于孩子的粗心丢掉了玩具,或者由于动作不协调导致摔跤,家长们就会说都是自己不好,或者都是绊倒孩子的石头不好等等,低声下气地向孩子“道歉”。父母可能以为这样做会使亲子间关系融洽,其实不然。这容易形成亲子间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宝宝年龄小不懂道理,父母为讨好孩子,把自己降低到孩子的水平,会使孩子从心里不尊重父母,认为一切都是父母或者外物的错,总之不是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会形成事事依赖父母、事事反抗父母、事事找借口的不良习惯。

6、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如果路途较远,可以让孩子中途多休息几次。不要一喊累,就心疼地抱起孩子或者打车。这样下去,孩子自然会产生依赖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稍事休息,待体力恢复后,继续自己走。这样做才不致使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到父母的羽翼下寻求庇护。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50018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