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怎样做一个快乐妈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儿子文文快6 岁了,长得虎头虎脑。不过,这个在外人眼里惹人喜爱的小男孩,却让我头疼不已。小的时候只是有一些调皮,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变得越来越难教育、不懂礼貌、喜欢攀比。我看过很多家教方面的书,希望通过努力把儿子教好。可是,道理虽然懂了,实践起来却很难。碰到儿子难缠或不乖的时候,我便对儿子抱怨不休 …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每天要照顾丈夫和儿子的饮食起居,就像环绕两颗行星旋转的卫星,过得并不清闲。

  儿子文文快6 岁了,长得虎头虎脑。不过,这个在外人眼里惹人喜爱的小男孩,却让我头疼不已。小的时候只是有一些调皮,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变得越来越难教育、不懂礼貌、喜欢攀比。我看过很多家教方面的书,希望通过努力把儿子教好。可是,道理虽然懂了,实践起来却很难。碰到儿子难缠或不乖的时候,我便对儿子抱怨不休。然而,抱怨不但没有让儿子的情况有所改善,他反而变本加厉,并且和我越来越疏远。

  以前,也时常和妈妈们一起聊聊这些烦心事。有幸得到机会参加杂志社举办的为期一周的“ 体验之旅”让我高兴不已。体验的项目就是“不抱怨”。这样的体验对我真是正中下怀。期待着这为期一周的“不抱怨”体验可以改善我们母子的关系。

  首战告捷:抱怨是可以运用智慧缓冲和避免的

  日期:11 月19 日~11 月20 日

  星期五 第一天:急中生智可以缓冲抱怨

  下午接儿子回家,顺路带他去超市,儿子眼珠子一转,对我说:“你不是答应我买一个悠悠球专用手套吗?”这小家伙,又跟我动心眼,“没有啊,上次不是叫你二选一,你选了小贴画吗?”我马上对他说。不过,此时我已心中暗暗叫苦,我和儿子关于乱消费和反乱消费的大战也许又将拉开序幕。“后天我过生日,就当生日礼物送我吧!”听了他的话,我脑子里马上冒出“不行!”两个字。不过,凭我的经验,如果直接拒绝他,肯定立刻引发争吵,接下来我会控制不住地对这个不听话的儿子的一顿指责抱怨。我现在可是在一周的“不抱怨”体验期呀。逼着自己赶紧想点别的招。于是,到了嘴边的“不行!”又被我咽了回去。于是我问:“多少钱?”“1 2 块。”“那好,如果高于1 2 块 ,我们就不买。”“行。”他一口答应了。

  到了地下商城,我们直奔卖悠悠球手套的柜台,一只手套竟然25 元!“怎么样,太贵了,不买了。”我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有言在先,儿子只好作罢。“走,去给我买文具。”儿子见一个要求不成,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我心想,在孩子一个要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可以答应他另一个比较合理的要求,就给他买了两支笔,是比较贵的那种,儿子虽然有点不情愿,但也只好悻悻地拿着新买的笔和我一起回家了。

  首战告捷,虽然和儿子的周旋颇费点脑筋,但是,我却从中有一个小小的总结。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只是干巴巴的拒绝,那么,我们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中,我的情绪会控制不住地爆发,接下来就是抱怨,发脾气。所以,我觉得为儿子的消费设限很重要。先倾听,再说理,接下来偷梁换柱地引导孩子合理消费,既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又能让孩子信服。

  星期六 第二天:强迫自己冷静可以避免抱怨

  天气很凉了,可是,文文却超级爱吃冰棍。今天去百望山的路上,文文又吵着让爸爸给他买了冰棍。为了让文文少吃点凉的,我就假装很馋的样子对他说:“妈妈也想吃,给妈妈吃一口吧。”这家伙可真小气,犹犹豫豫地对我说“: 只许吃一小口。”我点点头假意答应,却狠狠地咬了一大口。这回文文不干了,马上哭闹起来:“妈妈是小偷,妈妈是小偷,你得还我两根冰棍。”边闹还边用脚踢我。

  我刚想大声抱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妈妈吃口冰棍怎么了?!”可是,马上又有一个声音提醒我, “警惕!冷静!抱怨不能解决问题!”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说: “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吃你的冰棍吗?不是因为妈妈馋,而是妈妈心疼你,吃多了冰棍对胃不好,你不应该骂妈妈,也不应该踢妈妈,你要先向我道歉,我才能再买一个给你。”一边又冲旁边木讷的文文爸爸使了个眼色,文文爸爸赶紧说: “是呀,快给妈妈道个歉。”文文这才低着头,在嘴里哼哼唧唧地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没关系,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妈妈原谅你了,以后不许一急就踢人骂人。”

  今天虽然有一点点不愉快,但我还是克制住了抱怨,不过我想,经过这件事,我一定要注意在平时多多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习惯,虽是独生子女,也不要让他得到东西就据为己有。另外,对我和爱人双方的父母也做到恭敬孝顺。过年过节经常去探望老人,多带点礼品,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今天的经验是做好沟通,少抱怨,掌握教育时机让孩子学会分享。

  遭遇瓶颈:不冷静的妈妈让抱怨愈演愈烈

  日期:11 月21 日~11 月22 日

  星期日 第三天: 强迫的爱催生抱怨

  为了给孩子补钙,每天晚上我都给文文热一杯牛奶。可是今天当我把牛奶端给他的时候,他却说什么也不肯喝。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半天,文文终于不情愿地接过牛奶,喝了一口后,却吐了一地。我的肺都气炸了!“不抱怨”的警告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冲儿子大喊起来。儿子一下子委屈得“哇哇”大哭起来。

  文文爸爸闻声赶来,安抚文文,又把我拉回了房间。文文爸偷偷对我说:“其实这件事你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孩子在外面玩了一天,又吃了这么多零食,肚子填得满满的,哪喝得下牛奶。再说一天不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又何必这么生气。”

  说到这我也觉得不无道理。仔细想想,我的爱确实有些强迫的成分,每个人都有肠胃不舒服的时候,他也许胡吃了一天,正肚胀呢,我干嘛非得和他较劲,非得让他喝不可呢?今天的收获是妈妈爱孩子但不要强迫他。

  星期一 第四天:翻旧账让抱怨愈演愈烈

  晚上,文文要我给他讲故事,但是幼儿园布置的成长记录还没有完成。所以我和他协商,讲完故事要做成长记录。故事讲完了,我拿出成长记录手册提问文文,可是,这家伙却丝毫不配合。刚刚买的一个拼插飞机的玩具吸引了他,他旁若无人地玩起来飞机。“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是说好做成长作业吗?”我一把夺走了他手里的玩具,逼着他完成成长作业。谁知,他却跟我使了个花招,“哎呦,我手疼。”于是,大声苦恼起来。我气急了,开始不停地数落他,甚至陈年旧账被我一股脑儿翻了出来。然而我的抱怨不仅没能让儿子改过自新,而是整晚上的不愉快。

  今天的不抱怨妈妈我做得可真失败呀,看来,习惯发脾气是我最大的敌人。不过,现在也要停止抱怨自己,我还有几天矫正的机会,加油!

  峰回路转:智慧的妈妈不再抱怨

  日期:11 月23 日~11 月25 日

  星期二 第五天:用转移注意力取代抱怨

  早上起来,文文就开始找他的奥特曼扑克牌,但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他急了,并闹着说“找不到我就不去上学!”幼儿园的班车7:20 到小区门口,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对文文的耐心也在一点点地丧失,我终于按捺不住发火了:“为什么昨天晚上不把该带的东西都拿好!” 话一出口我忽然意识到,这不又是在抱怨吗?照此下去估计又要开战。怎么办?我心急如焚。绞尽脑汁改变策略,忽然灵机一动,文文最喜欢骑自行车,何不就此转移他对扑克牌的注意力?于是,我对他说:“奥特曼的扑克牌现在是找不到,但些东西就像是和我们捉迷藏,越找越找不到,你不找它,它自己就出来了,时间快到了,走,我们骑你的小自行车去上学。” 文文看看我,一脸怀疑的样子,我说:“我保证过两天不找它就自己蹦出来了。”我指指墙上的表:“快点呀,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等着文文呢。”文文终于被我说动了。今早,不抱怨的妈妈终于闯关成功。

  我忽然发现,孩子就是孩子,不像成人一样有自制力,一切由着兴趣来,在成人看来不可理解的行为,对孩子来讲却再正常不过。我今天的经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想法不一样的事情,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今天的教训是:让文文学会临睡前收拾书包,带好要带的东西。

  星期四 第七天 把责任还给孩子停止抱怨

  一大早,我让文文起床,他却只穿着秋衣就跑到冰箱边上拿吃的东西,我说:“唉,衣服还没穿就来拿东西吃,快去穿上衣服!”儿子故意气我:“就不穿!”我虽然对他的不配合有点生气,刚想抱怨:“怎么还是这么不讲道理,不懂事。”但是转念一想,不对,我不应该抱怨,就故意说:“穿不穿衣服是你自己的事,如果你不穿衣服冻病了,难受可是自己的,谁也替不了你。”又过了一会儿,他果然跑过来,衣服也穿好了。文文爸爸出去晨练之前,也领教过孩子的胡搅蛮缠,回来后,看我没有上演清晨大战,没有发生争吵抱怨就把孩子驯服了,感到很惊讶,他把孩子送去上学后,笑着对我说:“看来你这几天的功课没白做,终于找到一些治理孩子的诀窍了。你都对他怎么说的?”我说很简单:“他一闹,我就不理他,冷处理,他故意做我不喜欢的事,比如没穿好衣服就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我没理他,说得了病是他自己难受,有的时候孩子就是做些事情来拿人,看你越在乎他越有劲,我现在也不抱怨,把球踢给他,把利害关系给他说清楚让他自己去选择。”

  文文爸爸笑着说:“看来不理他也不抱怨,这招挺管用。”

  专家点评:冲破贯性思维才能停止抱怨

  妈妈一旦停止抱怨,内心的愤怒、焦虑、担忧便无处宣泄,负性情绪像“小魔咒”一样在心里翻腾,在一定阶段内,妈妈看不到成果和希望,因此也很容易中途放弃。

  “体验”活动对妈妈们来讲却是一次很好的外力推动,很多时候,不要想太多,先去做就好了。就像文文妈妈一样,当她停止抱怨的时候,心里也会有诸多的负性情绪在威胁着她。但是,她的一个心理寄托在于:最起码我要完成一周的体验呀。正是这样的坚持,迫使她想出新的办法来面对与宝宝之间出现的不协调和矛盾,你看,坚持一下下,便会有峰回路转的欣喜。

  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与每个人的习惯、性格、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虽然很多模式是不利于关系的健康成长,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讲,打破旧模式,建立新模式却意味着冒险,所以,很多人会由于害怕承担风险而中途放弃了。

  文文妈妈是一个勇敢的妈妈,她一次次冲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停止抱怨。忍受了内心一时的不快,开动脑筋,用更有建设性更健康的方式与宝宝交流。

  真正停止了抱怨,妈妈在与宝宝互动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发展出智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像文文的妈妈,运用了给儿子消费设限来解决与孩子关于消费观念的冲突,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儿子准时上学,和孩子平等对话,分析事理。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人格完善的健康的孩子。

来源:心理育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58309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