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考数学复习教学提升数学素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中考复习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作者:佚名
  
  随着近年来对教师专业素养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关注,学科气质渐渐进人大家的视野。数学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独特气质?什么样的课能被称作真正好的数学课?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数学的核心是理性精神。
  
  无论课程教学怎么改革,数学教育都离不开数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数学教育的基本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教育思想,这些结合数学特有的思维,语言特性形成数学特有的气质。
  
  数学气质的核心内容是思维的深刻性
  
  长期以来,作为数学气质的核心内容,思维的深刻性并未受到重视,最明显的表现是,课堂思考多为即时型,长时思考几乎为空白,而正是长时思考决定了思考的深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老师要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学会思维。越是到高年级,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是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而更应该多一些理性冷静的思考。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成为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课堂上的合作探究也要有一定思维含量。课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最根本的表现,就是他教的学生喜欢数学,愿意思考。
  
  很多孩子是老师的应声虫条件反射回答是或不是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老子的这种有无观,可以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一只杯子,如果里面是空的,这“无”中却可以生“有”——它可以装满一杯东西;如果里面装满了东西,这“有”中却可生“无”——它再也装不了别的东西了.由此可见,有与无,是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的.教师讲课,若絮絮叨叨,事无巨细,讲个不停,这种“有”会生成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无”.应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创造、补充、回味、评价.这种“无”的正确运用,会生成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有”.正如一张画纸,涂满各种颜色,并不能带来美感,著名画家吴冠中擅长用黑与白两种颜色,大片留白,画出作品令世界惊叹。
  
  一堂好的数学课除了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而更应该注重这些学习过程中的冷静思考的深度广度,思维含量的多少。冷静深入思考的前提就是能集中精力。(中央电视台“天生我才”节目,有个四年级的男孩珠心算的天才)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说过“我觉得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条就是集中精力。我带了很多博士生,有些人思考就是不深入,后来我发现他们的问题出在不能集中精力。”所以我们的课堂上让学生养成快速集中精力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对素质提高是很重要的。
  
  案例“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超前断后、异步发展(福建省)
  
  代表福建省漳州三中初中数学教师纪秀卿的教学经验
  
  1.“三不”:不留课后作业、不加班加点、不靠课外练习册
  
  2.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超前断后、异步发展
  
  ·课前——让学生先学。至少比老师的教学进度超前一节课,超前多少不封顶;完成作业的进度也因人而异;老师检查学生作业,但不批改;学生随教学进度订正作业。(学生每人一本预习笔记本。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每人必备一本教材或一本教辅)
  
  ·课堂——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和发展的问题进行教学;独立作业,落实目标(全批全改);合作解决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中考复习阶段的难题)
  
  ·课后——为积极参与明天的课堂学习生活做准备。
  
  

来源:凤凰数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hongkao/254041.html

相关阅读:十个口诀搞定中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