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兴化市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卷(有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八 年 级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2.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唱到“高原”的“高”时,就唱不上去了,这是因为唱“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A. 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3.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              B.地震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波不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D.地震波强度足够大时可以被人耳听见
4.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5.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
C.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 D.夏天,打开冰柜门会看到冒“白气”
6.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7.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内,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8.食品运输中,常使用干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A.液化放热            B.凝华放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9.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杯中水量,多次进行摩擦杯口的实验,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手指摩擦杯口为什么能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改变?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10.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形成的是
1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他以一定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距离变大,像变大    B.距离变小,像变小   
C.距离变大,像不变    D.距离不变,像变小
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的色散实验中,将一红色玻璃放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只看到红色光带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D.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实际上太阳的虚像
13.国庆假期,在太湖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14.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和它的像垂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5.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  ▲  处减弱噪声.
16.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称为“55℃杯”,是一种快速变温水杯。杯的夹层中封入特殊的固态物质,可以实现快速变温。其变温的工作原理是:加注热水后,利用夹层中特殊物质  ▲  吸热降温;温度低时利用  ▲  放热升温,所以能使杯中的水长时间保持55℃,你认为夹层中封入的特殊固态物质应该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7.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说明通过  ▲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使气态乙醚液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  。
18.2017 年 5 月 5 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 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  ▲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  ▲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型。
19.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  形成的,这些“冰花”附着在玻璃的  ▲  (选填“内侧”或“外侧”)。
2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设锅内外水的沸点相同)。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温度  ▲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  ▲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8.8 357
铅 328 1740
21.下表中列出了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有关信息填空:
(1)铅的凝固点是  ▲  ℃,-200℃的酒精为  ▲  态.
(2)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相对于气温有偏  ▲  (“高”或“低”)可能。
22.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的示意图.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是视力表的  ▲   (填“实像”或“虚像”).若测视力时,要使被测试者看到的“视力表”与被测者相距5m,则人距离其背后的视力表为  ▲  m。
 23.金星凌日的奇观是指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  来解释,如图A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图_▲  (选填“甲”、“乙”、“丙”或“丁”)时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如图B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如果可能的话,还会看到  ▲  凌日现象。
24.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  (选填“改变”或“不变”).
25.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则灯的像距离该灯  ▲  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玻璃转盘顺时针转动,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  ▲  (选填“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或“不改变”)。
三、解答题(共44分)
26.(6分)根据题目要求作图
(1)人通过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窗外范围。
(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正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3)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6题⑴题图     26题⑵题图                     26题⑶题图
27.(7分)如图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振动的快慢大致相同。
(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  ▲  与  ▲  之间的关系;
(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  ▲  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
(4)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振动快慢均相同时,听到的声音与钢尺的主要差异是  ▲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28.(10分)同学们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如图所示是小明小组实验中的情景.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错误之处:
①   ▲  ;②  ▲  。
(2)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  ▲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  .
(3)实验时,除了图示器材,还需的测量器材是  ▲  .
(4)当水沸腾时,观察发现,气泡上升时体积  ▲  ,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比沸腾前略微  ▲  (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
(5)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小宇提出疑问:①曾看见端上桌子的砂锅里的汤,没有火加热但仍沸腾,请你解释原因:  ▲  .②在做此实验时,发现加热相当长时间,水仍然不能沸腾,你认为实验装置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
(6)a、b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右图所示,问a、b图像不同的原因可是  ▲  .
29.(6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通过烧杯中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好处是  ▲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如图乙所示).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  ;(b)  ▲  。
(3)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经历了  ▲  min,在第3min时,物质处于  ▲  态.
 (4)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0.(5分)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到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出射的光线。
(1) 实验时,一边慢慢转动三棱镜,一边注意观察光屏。在图示位置时,从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这一现象说明  ▲  ;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B为  ▲  色光。
(2)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是  ▲  (选填“①”、“②”或“③”),实验中,为了使温度计更灵敏,通常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  ▲  色;将荧光物质涂在白屏上,荧光物质发光的区域应该是  ▲  (选填“①”、“②”或“③”)。
31.(7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若实验中,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人眼  ▲  (选填“通过”或“不通过”)玻璃板观察到光屏上  ▲  (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
(5)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此实验应在  ▲  (填“较暗”或“较亮”)环境下进行。
32.(3分)在学校游艺晚会上,小明表演的“巧测距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如图,桌面有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木箱,其中一个侧面MN是透明薄玻璃,箱内有一支蜡烛A.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他利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刻度尺、火柴测出了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方法如下:
(1)把蜡烛B放到箱子侧面MN的右侧桌面上并点燃;
(2)移动蜡烛B,直到  ▲  ;
(3)用刻度尺测出  ▲  的距离,就等于A到MN的距离.
(4)在测量过程中,点燃蜡烛B是为了  ▲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八 年 级 物 理 答  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B B A A D D D A C D B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5.信息   响度    声源  16.熔化  凝固   晶体 
17.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18.吸收  熔化  凝固
19.凝华   内侧     20.   能    不会    21.(1)328    固 (2)高
22.虚  0.6     23.光的直线传播     丁      水星
24.倒立    变大     不变    25.3.6     不变
三、解答题(共44分)
26.(6分)根据题目要求作图(略)
27.(7分)(1)响度   振幅        (2) 拨动钢尺的力度   慢   低  
 (3) 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 (4)音色
28.(10分)(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 自下而上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 秒表  (4)变大  变小
(5)砂锅仍在向汤中传热       水量太多或火太小
(6)b中水量比a 中多 
29.(6分)(1)使试管中物质受热均匀   
          (2)时间   状态    (3)  4  固液共存  (4)    非晶体
30.(5分)(1)  白色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紫
           (2) ①   黑     ③ 
31.(7分)(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未点燃  像与物等大
(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4) 不通过  没有
(5)较暗
32.(3分)(2)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
(3)蜡烛B到侧面MN之间的
(4)使B的像更加清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er/1207432.html

相关阅读: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评试题(北师大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