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3-2014学年度大树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每题4分)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P分别作AC,BD的垂线,分别交AC,BD于点E,F,交AD,BC于点,N.下列结论:
①△APE≌△AE;②P+PN=AC;③PE2+PF2=PO2;④△POF∽△BNF;⑤当△PN∽△AP时,点P是AB的中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CD,∠C=90°,∠BDA=90°,AB=a,BD=b,CD=c,BC=d,AD=e,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2=ac B.b2=ce C.be=ac D.bd=ae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0,点P以每秒1c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折线AC-CB运动,到点B停止。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的长y(c)与点P的运动时间x(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点P运动5秒时,PD的长是【 】

A.1.5c   B.1.2c   C.1.8c   D.2c
4.如图,在 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D,且AE、BD交于点F, ,则DE:EC=【 】h

A.2:5 B.2:3 C.3:5 D.3:2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90°,∠OAB=30°,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A,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B,则下列关于,n的关系正确的是

A. =?3n B. C. D.
6.如图,在△ABC中,∠A=36°,AB=AC,AB的垂直平分线OD交AB于点O,交AC于点D,连接B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2∠A B. BD平分∠ABC
C. S△BCD=S△BOD D. 点D为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
7.在平面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1,0),点D的坐标为(0,2),延长CB交x轴于点A1,作正方形A1B1C1C,延长C1B1交x轴于点A2,作正方形A2B2C2C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012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A. B. C. D.
8.如图,点G、E、A、B在一条直线上,Rt△EFG从如图所示是位置出发,沿直线AB向右匀速运动,当点G与B重合时停止运动.设△EFG与矩形ABCD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则S与t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如图,在▱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BE交CD延长线于点F,则△EDF与△BCF的周长之比是【 】

A.1:2 B.1:3 C.1:4 D.1:5
10. (2013年四川南充3分) 如图1,点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点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BE→ED→DC 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s,设P,Q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形如图2(曲线O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①AD=BE=5c;②当0<t≤5时, ;③直线NH的解析式为 ;④若△ABE与△QBP相似,则t= 秒。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

A. 4 B. 3 C. 2 D. 1


二、题(每题5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点B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连接OA、OB,若OA⊥OB,OB= OA,则k=   .
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且AE⊥EF。则AF的最小值是   。

13.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 的值是   .

14.如图,巳知△ABC是面积为 的等边三角形,△ABC∽△ADE,AB=2AD,∠BAD=45°,AC与DE相交于点F,则△AEF的面积等于 _________ (结果保留根号).
 


四、解答题
15.(8分)如图,∴P是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DP并延长DP交边AB于点E,连接BP并延长BP交边AD于点F,交CD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APB≌△APD;
(2)已知DF:FA=1:2,设线段DP的长为x,线段PF的长为y.
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x=6时,求线段FG的长.
16.(8分)如图,在Rt△ABC中,∠C=90°,点P为AC边上的一点,将线段AP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点P对应点P′),当AP旋转至AP′⊥AB时,点B、P、P′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作P′E⊥AC于点E.

(1)求证:∠CBP=∠ABP;
(2)求证:AE=CP;
(3)当 ,BP′= 时,求线段AB的长.
17.(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DC=∠ACB=90°,E为AB的中点,

(1)求证:AC2=AB•AD;
(2)求证:CE∥AD;
(3)若AD=4,AB=6,求 的值.
18.(8分)如图,在Rt△ABC中,∠C=90°,翻折∠C,使点C落在斜边AB上某一点D处,折痕为EF(点E、F分别在边AC、BC上)

(1)若△CEF与△ABC相似.
①当AC=BC=2时,AD的长为   ;
②当AC=3,BC=4时,AD的长为   ;
(2)当点D是AB的中点时,△CEF与△ABC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19.(10分)如图,在等腰Rt△ABC中,∠C=90°,正方形DEFG的顶点D地边AC上,点E、F在边AB上,点G在边BC上。

(1)求证:△ADE≌△BGF;
(2)若正方形DEFG的面积为16c ,求AC的长。
20.(10分))如图,已知矩形OABC中,OA=2,AB=4,双曲线 (k>0)与矩形两边AB、BC分别交于E、F.

(1)若E是AB的中点,求F点的坐标;
(2)若将△BEF沿直线EF对折,B点落在x轴上的D点,作EG⊥OC,垂足为G,证明△EGD∽△DCF,并求k的值.
21.(12分)将矩形OABC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4),点C的坐标为(,0)(>0),点D(,1)在BC上,将矩形OABC沿AD折叠压平,使点B落在坐标平面内,设点B的对应点为点E.

(1)当=3时,点B的坐标为 ,点E的坐标为 ;
(2)随着的变化,试探索:点E能否恰好落在x轴上?若能,请求出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如图,若点E的纵坐标为-1,抛物线 (a≠0且a为常数)的顶点落在△ADE的内部,求a的取值范围.
22.(12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DC∥AB,E是DC延长线上的点,连接AE,交BC于点F。

(1)求证:△ABF∽△ECF
(2)如果AD=5c,AB=8c,CF=2c,求CE的长。
23.(1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于A、B两点,与 轴交于点P,顶点为C(1,-2).

(1)求此函数的关系式;
(2)作点C关于 轴的对称点D,顺次连接A、C、B、D.若在抛物线上存在点E,使直线PE将四边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四边形,求点E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PEF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及△PEF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A
6.C
7.D
8.D
9.A。
10.B。
11.
12.5
13.
14.
15.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AC平分∠DAB。∠DAP=∠BAP。
∵在△APB和△APD中, ,
∴△APB≌△APD(SAS)。
(2)①∵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AD=BC。
∴△AFP∽△CBP。∴ 。
∵DF:FA=1:2,∴AF:BC=3:3。∴ 。
由(1)知,PB=PD=x,又∵PF=y,∴ 。
∴ ,即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②当x=6时, ,∴ 。
∵DG∥AB,∴△DFG∽△AFB。∴ 。∴ 。
∴ ,即线段FG的长为5。
16.解:(1)证明:∵AP′是AP旋转得到,∴AP=AP′。∴∠APP′=∠AP′P。
∵∠C=90°,AP′⊥AB,∴∠CBP+∠BPC=90°,∠ABP+∠AP′P=90°。
又∵∠BPC=∠APP′(对顶角相等)。∴∠CBP=∠ABP。
(2)证明:如图,过点P作PD⊥AB于D,

∵∠CBP=∠ABP,∠C=90°,∴CP=DP。w
∵P′E⊥AC,∴∠EAP′+∠AP′E=90°。
又∵∠PAD+∠EAP′=90°,
∴∠PAD=∠AP′E。
在△APD和△P′AE中,
∵ ,
∴△APD≌△P′AE(AAS)。∴AE=DP。∴AE=CP。
(3)∵ ,∴设CP=3k,PE=2k,则AE=CP=3k,AP′=AP=3k+2k=5k。
在Rt△AEP′中, ,
∵∠C=90°,P′E⊥AC,∴∠CBP+∠BPC=90°,∠EP′P+∠P′PE=90°。
∵∠BPC=∠EPP′(对顶角相等),∴∠CBP=∠P′PE。
又∵∠BAP′=∠P′EP=90°,∴△ABP′∽△EPP′。
∴ 。即 。∴ 。
在Rt△ABP′中, ,即 。
解得AB=10
17.解:(1)证明:∵AC平分∠DAB,∴∠DAC=∠CAB。
∵∠ADC=∠ACB=90°,∴△ADC∽△ACB。
∴ ,即AC2=AB•AD。
(2)证明:∵E为AB的中点,∴CE= AB=AE。∴∠EAC=∠ECA。
∵∠DAC=∠CAB,∴∠DAC=∠ECA。∴CE∥AD。
(3)∵CE∥AD,∴△AFD∽△CFE,∴ 。
∵CE= AB,∴CE= ×6=3。
∵AD=4,∴ 。∴ 。
18.解:(1)① 。
② 或 。
(2)当点D是AB的中点时,△CEF与△ABC相似。理由如下:
如答图3所示,连接CD,与EF交于点Q,

∵CD是Rt△ABC的中线,∴CD=DB=AB,∴∠DCB=∠B。
由折叠性质可知,∠CQF=∠DQF=90°,
∴∠DCB+∠CFE=90°。
∵∠B+∠A=90°,∴∠CFE=∠A。
又∵∠C=∠C,∴△CEF∽△CBA。
19.解:(1)证明:∵△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
∴∠B=∠A=45°。
∵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BFG=∠AED=90°。
∴∠BGF=∠ADE=45°,GF=ED。
∵在△ADE与△BGF中, ,http
∴△ADE≌△BGF(ASA)。
(2)如图,过点C作CG⊥AB于点G,

∵正方形DEFG的面积为16c2,∴DE=AE=4c。
∴AB=3DE=12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G⊥AB,
∴AG= AB= ×12=6c。
在Rt△ADE中,∵DE=AE=4c,
∴ (c)。
∵CG⊥AB,DE⊥AB,∴CG∥DE。∴△ADE∽△ACG。
∴ ,即 ,解得 c。
20.解:(1)∵点E是AB的中点,OA=2,AB=4,∴点E的坐标为(2,2)。
将点E的坐标代入 ,可得k=4。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点F的横坐标为4,∴点F的纵坐标 。
∴点F的坐标为(4,1)。
(2)结合图形可设点E坐标为( ,2),点F坐标为(4, ),
则CF= ,BF=DF=2? ,ED=BE=AB?AE=4? ,
在Rt△CDF中,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E=DE,BF=DF,∠B=∠EDF=90°,
∵∠CDF+∠EDG=90°,∠GED+∠EDG=90°,∴∠CDF=∠GED。
又∵∠EGD=∠DCF=90°,∴△EGD∽△DCF。
∴ ,即 。
∴ =1,解得:k=3。
21.解:(1)点B的坐标为(3,4),点E的坐标为(0,1)。
(2)点E能恰好落在x轴上。理由如下:
∵四边形OABC为矩形,∴BC=OA=4,∠AOC=∠DCE=90°。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BD=OA-CD=4-1=3,AE=AB=OC=。
如图1,假设点E恰好落在x轴上,

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则有 。
在Rt△AOE中,OA2+OE2=AE2,
即 ,解得 。
(3)如图2,过点E作EF⊥AB于F,EF分别与AD、OC交于点G、H,过点D作DP⊥EF于点P,则EP=PH+EH=DC+EH=2,
X Kb 1.C o
在Rt△P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BF=DP= 。
在Rt△AEF中,AF=AB−BF=− ,EF=5,AE=,
∵AF2+EF2=AE2,即 ,解得=3 。
∴AB=3 ,AF=2 ,E(2 ,-1)。
∵∠AFG=∠ABD=90°,∠FAG=∠BAD,∴△AFG∽△ABD。
∴ ,即 ,解得FG=2。∴EG=EF-FG=3。∴点G的纵坐标为2。
∵ ,
∴此抛物线的顶点必在直线x=2 上。
又∵抛物线 的顶点落在△ADE的内部,
∴此抛物线的顶点必在EG上。
∴-1<10-20a<2,解得 。
∴a的取值范围为 。
22.解:(1)证明:∵DC∥AB,∴∠B=∠ECF,∠BAF=∠E,
∴△ABF∽△ECF。
(2)∵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D=5c,AB=8c,CF=2c,∴BF=3c。
∵△ABF∽△ECF,∴ ,即 。
∴ (c)。
23. ;E(3,2) ;3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san/24081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