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设计说明
  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扁鹊见蔡桓公》安排在九年级上册,把它处理为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扁鹊为蔡桓公四次诊病、蔡桓公四次讳疾忌医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帮助的道理。这篇内容浅显的故事有一定的讽喻和劝诫色彩,今天读来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教学中宜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重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实词的读音和意义,积累文言词语。
  2.多角度发掘课文的寓意,进行个性化解读。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向课外拓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板书“扁鹊见蔡桓公”)刚才老师写“扁鹊见蔡桓公” 这个题目时,一定有同学在想:扁鹊和蔡桓公是什么人?他们是什么关系?扁鹊见蔡桓公后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学习第六单元22课。
  导入二: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生病了,父母会怎样做?……大家说得不错,有病求医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可是就有人明知自己有病,也有条件医治,却因拒绝接受治疗最后死去。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22课。(板书“扁鹊见蔡桓公”)
  (二)检查预习
  1.请学生介绍韩非、《韩非子》和扁鹊,其他同学简要评价。
  2.学生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师归纳并板书??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疏通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3)理解主旨(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诵读课文,以理解课文的主旨)。
  (4)积累背诵(在字正腔圆地诵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的基础上背诵全文,但本课不要求背诵)。
  (三)学法实施
  1.熟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字词。
  (2)自读检测(利用大屏幕检测自读效果)。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桓公(huán) 腠理(còu)
  汤熨(wèi)骨髓(suǐ)
  遂死(suì) 还走(xuán)焐热(wù)
  ②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间 好 应 熨 还
  ③给下列通假字注音并释义:
  汤:音tàn?,现在写为“烫”。
  齐:音jì,现在写为“剂”。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
  (4)师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断句正确,语速恰当。
  2.疏通课文
  (1)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在比较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小组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放到全班讨论解决。
  (2)全班交流,补充、完善小组学习的不足。
  3.理解主旨
  (1)请学生提出学习本课应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提示:①提出问题的角度:“略读课文”和“寓言故事” ;②提出问题的依据:“单元说明”和“思考与练习”。)
  (2)师生一起归纳本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扁鹊和蔡桓公是什么样的人?蔡桓公为什么会死掉?这篇课文有什么寓意?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上面三个问题。要求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做好组内分工,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4)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回答问题。
  扁鹊:神医
  蔡桓公:刚愎自用(固执己见)
  蔡桓公的死因:讳疾忌医
  寓意:防微杜渐
  (四)分角色朗读
  可以采用师生、小组、男女生等不同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积累拓展
  大屏幕显示《北人啖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自由朗读《北人啖菱》。
  2.复述《北人啖菱》的故事。
  3.《北人啖菱》有什么寓意?(可作为作业课后完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san/77203.html

相关阅读:《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