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课内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第一二单元阅读复习

《紫藤萝瀑布》

1.题目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题目用了比喻,予紫藤萝以动感,使它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同时也暗含了中心。

2.“我不由停住了脚步”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紫藤萝花的丰茂。

3.文章把紫藤萝称作瀑布,描写瀑布,使用的三个既形象又贴切的动词是?

垂下、流动、迸溅。

4.揣摩语句,谈谈你的理解。(注意修辞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比喻,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密茂盛的特点. )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是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藤萝为什么会“流动”?(因为紫藤萝的花朵是深深浅浅的紫,看起来仿佛在流动。)

(4)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拟人,表现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人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5.第7节中,“它”指的是什么?(一条在我心上流过的紫色的瀑布)

6.“别的一切”指什么?(关于生死谜和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

7.为什么带走了焦虑和悲痛?(1)生机和生命力让我深受感染。(2)紫藤萝生命力顽强的景象启迪我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催我积极奋进。

8.怎样理解“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我从紫藤萝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中找到了慰藉,受到了鼓舞,冲淡了焦虑和悲痛,振作了起来,悟出了生命的美好。)

9.“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这句话中“香气”是从嗅觉上说的,“紫色”是从视觉上说的,把嗅觉上的“香气”比作视觉上的“紫色”,该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运用通感。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具体表现花香带给作者的飘渺轻柔的感觉。两种感觉的共同点是给人愉悦之感,浅紫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好像是淡淡的芳香一般。意思相近即可)

10.文章中写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有什么意图?

(将花的不幸同人的不幸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11.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紫藤萝,并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的理解请回答:

(1)十多年前,曾看到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作者感觉到伤感、遗憾。

(2)如今,面前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作者的心情是感动、宁静、喜悦

12.“东一串,西一串”能不能删?为什么?

不能。因为它形象地突出了紫藤萝花稀零,散乱,无依无靠的情状。

13.第8节中“遗憾”什么意思?为什么遗憾?

不称心。紫藤萝花架被拆了,改种了果树,以为这里再也看不到紫藤萝了。

14.如何理解“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写出了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作者愉悦欢畅的心情。

15.“它是万花朵中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紫藤萝的美是由许多紫藤萝花组成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要使社会进步,使社会充满美,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奋斗。

16.请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理解: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不能让悲痛压在心头。

17.“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何加快了脚步?

照应开头,收束全文。面对紫藤萝,“我”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情轻松了,脚步自然会加快。(被紫藤萝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

5《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翻译全文。

3.回答问题:

(1)本文具体记叙了作者童年哪些观察景物的乐趣?揭示了作者童年时怎样的内心世界?

观察蚊飞的乐趣;观察土墙、花台、神游其中的乐趣;观察小虫争斗、驱虾蟆的乐趣。

揭示了作者童年时的稚气天真,对生活的热爱。

(2)第二段中把蚊子“冲烟飞鸣”比做“鹤唳云端”,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合理。A.外形相似:皆有长足、长嘴、双翼。B.动作相似:皆会飞翔。C环境相似:青烟缭绕正像白云悠悠。

(3) “怡然称快” “怡然自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深深地沉浸在物外之趣中。

(4)文中与“方出神”相呼应的句子是: 兴正浓。

(5)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你认为怎样才能拥有“物外之趣”?)

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联想。

10.《论语十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翻译句子。

1.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1.积累其中的成语。

2.请归纳一下这十则分别讲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U3、4阅读题

《春》朱自清阅读题(2页)

课文第一段问答题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运用连续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对春天的盼望心情。

2为什么一连说了两个“盼望着”?

叠用“盼望着”,足见望春心切。

课文第二段问答题

1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哪些景色的变化?这些景色的变化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答:1)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2)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山、水、阳光的变化,山色的朗润,一是春光明媚;二是山上的植物给山蒙上了淡绿色泽。水涨起来了,是冰雪融化,水量增大,水流加快,太阳光更加明朗红润。

3)从宏观上感受到大地回春,生机勃发。

课文第三段问答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草?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效果怎样?

答:1)作者描绘了小草刚刚长出的情态,用了“偷偷”“钻”,给人以不知不觉的感觉,又用“嫩嫩”“绿绿”使小草惹人喜爱,还写了小草的长势和生长的面积,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更进一步写小草的质地,用“软绵绵”,让人愿意和它亲近,人们在小草上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跑步,有无限惬意的感受。

2)这段描写用了较多的叠用的形容词,对小草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2从第3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①描写质地的:软绵绵的 嫩嫩的

②描写色泽的:绿绿的

③描写生长旺盛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中“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哪里?修饰语“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有什么好处?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拼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4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间接写春草,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课文第四段问答题

1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1)写春花竞相开放,愈开愈多,愈广,花色多样、浓艳,花香带着甜味。由花联想到果。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衬花多、花艳、花香。写树花之后写地上的草花,野花虽然小而稀疏,却别有一番情趣,同样招人欢喜。2)本段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花写“活”了,有极强的动感。

2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抓住了春天里花的繁多的特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写花的颜色,其特点是五彩缤纷。

3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和写春景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

这句是作者想像,由眼前春花引发联想,满树的果实是眼前满树的春花的必然结果,这是一种因果联想,反过来,这种对秋丰收的想像又衬托了春花的美丽和春天的生命力.

4“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为什么"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所以野花才像眼睛\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所以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是,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是把野花写活了.

课文第五段问答题

1描绘春风,作者娴熟地用人的哪些感觉器官来感受春风: 、 、 ,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请你分别说说各是怎样描绘的,你的感受又是怎样呢?

答:从触觉上感受,“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轻柔、温暖,充满了爱抚。

从嗅觉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湿润,青草味清爽,花香,湿润、清爽、淡香,由轻风融在一起,由轻风传送给人们。

听觉上,由轻风传来了鸟鸣、流水、短笛的和谐悦耳的乐曲

人们不能不感谢春风带来的温馨、柔润,不能不感谢春风给予的清新、振奋。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突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3在这一段中春风有哪些特点?

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

课文第六段问答题

1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描绘出一幅迷人的春雨图?

答:作者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迷人。

2有人认为,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因此三个排比句重复了。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由。

三个排比并不重复,而是各有侧重点。“牛毛”强调细密,“花针”强调轻盈、闪亮,细丝强调绵长。

3第④句中的“逼”字,它在文中的意思__逼近__,试就此字的作用作一点分析。将小草入目由被动化为主动,写出了雨中小草极其青绿的色彩,使雨中淡墨般的画面点染上十分鲜明的绿色。

4.对"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写居民们正在做晚饭,屋顶上炊烟袅袅.

B.写做晚饭时的炊烟与蒙蒙细雨交织在一起的景状.

C.与"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相照应,从近处写出了细雨蒙蒙的景状.

D.写春雨细密而轻盈的特点,用"一层薄烟"来比喻细雨蒙蒙的状态.

课文第七段问答题

1作者描绘迎春图,从哪儿写起,落在什么地方?

答:作者由“风筝”写起,自然引出地上的孩子。由此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欢天喜地地出来迎接春天,感受春意。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此段与盼春呼应,由盼而迎,表达了人们盼春、爱春的心情。

课文第八、九、十段问答题

1作者赞春,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答:像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新”,突出了“生长”让人振奋,给人希望;

像小姑娘,突出了“美”,突出了“活”,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充满活力;

像健壮的青年,突出了“壮”,突出了“力”,春天使人健壮,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这三个比喻句是全文的总结,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颂。

2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成一体,表达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为它们是按照春成长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分别表现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分别侧重表现“新”“美”“力”的特点。如果合成一体,则无层次感,表达效果不好。

《看云识天气》阅读题(1页)

课文第一段问答题

1第1段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内容省略试为该处再补写两个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短语像骆驼、像海豚

2把云说成天气的“招牌”是否准确?请简述。

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

3语段主要的意思是:概括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结构特点是:总分总

从语言风格看这一段主要是生动说明:

中心句是: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4语段中“姿态万千”和“变化无常”分别是写云的 形态和特征 。

课文第三段问答题

1段3介绍了那几种云?这几种云有什么特点?它们和天气有什么联系?完成下面的表格:

云的种类

云的形状

云的高度

天气情况

①卷云

很薄轻盈像羽毛像绫纱

站的最高

②卷积云

像鳞波 排列整齐

很高

不带来雨雪

③积云

像棉花 分散

两千米左右

晴朗

④高积云

成群的扁球状排列匀称

-----

晴天

2“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一句中“常”和“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常”表示一般情况下,排除例外,“左右”表示估计,不是确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最后一句话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总结上文并指出上文四种云的总体特征--美丽。

课文第六段问答题

1第6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句,主要内容:说明了云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本段中引用谚语较多,也构成了写作上鲜明的特色试分析其作用。

①使文章鲜明生动 ②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便于记忆 ③使说明更简洁准确

《济南的冬天》阅读题

1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紧紧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济南山水的感情。

2第1段是由哪三个对比组成的?简单说说它们的作用。

答: 先是以北平的冬天跟济南的冬天相对比。北平老是刮风,而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第二组,是以伦敦的多雾跟济南的响晴作对比,句式跟第一组对比相仿,强调这是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三组,是用热带的毒日、响晴的天气跟济南的温晴作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

3第2段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个“理想的境界”?(用原文回答)

答: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4第2段“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时面上含笑的”,为什么?

答:冬天济南气候温暖,很像春天就要来临。

5第3段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好在哪?

答:准确表现了“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并暗指这是“小雪”。

6第3段“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害了羞”三字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薄雪娇美的情态,还是扣住了“小雪”与“奇妙”来写。进一步点出了“妙”字。

7第4段,则是用粗线条勾勒远山的全景,是水墨写意。这一段连用两个“卧”字,十分形象传神地表现了安适平静的气氛,与前文第2段“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跟“摇篮”的比喻与“理想的境界”的氛围也很和谐。

8第5段概括济南的冬天水的特点是什么?水绿、清澈

9第5段“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的“绿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全力奉献的精神

10“水也不忍得冻上”一句中,“不忍得”三个字好在哪里?

答:拟人的写法,这里的水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手法巧妙地写出天气暖和,这里的水是可爱的。

《山市》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词语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县 2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

3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才明白 4高垣睥睨:墙

5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 6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高

7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8或凭或立,不一状:靠着 9逾时,楼渐低:过,越过

10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

二翻译句子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2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三文意理解

1文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表明了山市的什么特征?

答:这些词语都指时间极短,表明山市出现得很迅速,山市景象变化得很快。

2 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答: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阅读《皇帝的新装》19-22段,回答问题。

1.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答:皇帝亲自去看新装,所有的随行人员都说布很美丽,什么也没有看见的皇帝相信了他们的话。

2. 第24段中,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官员来发问?

答:一方面,更增强了喜剧讽刺效果;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两位诚实的官员心中仍存有疑虑,急于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这精美的布料的急切心情。

3. 第21段中用的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骄横、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

4. 第22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原因相同吗?“皇帝”、“两位诚实的官员”、“其他官员”都因为什么而快乐?

答:不同。皇帝为了有美丽的、精致的布料而快乐,为能穿新装举行游行大典而快乐;两位“诚实”的官员因为事实印证了自己的“预料”而快乐,为保住官职而快乐;其他官员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也为有机会给皇帝献媚而快乐--全面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而骗子才真正有了快乐:他们即赚足了钱,又得到了头衔、勋章,并被封为“御聘织师”。

阅读《皇帝的新装》23-35段,回答问题

1.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答:皇帝丑态百出地在街上游行,所有人都不敢说出真相,最后一个孩子说出了真相。

2. 第24段中,作者用“高贵的”来修饰骑士们,这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些自认为“高贵”的骑士们,实际上是最虚伪、愚蠢的人,作者故意用这样一个词,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嘲讽。

3. 第27段中,“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句写出了皇帝什么特点?

答:写出皇帝穿衣时装模作样的丑态,表现出皇帝自欺欺人的特点。

4. 第28段中,“大家”指的是哪些人?大家说的话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心理特点?

答:指皇宫的那些大臣们。写出了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他们不敢说真话的性格特点,害怕别人笑话自己的愚蠢。

5. 第31段中,详细写内臣们的动作,有什么作用?

答:写出内臣们郑重其事的可笑之举。越写得郑重其事,越体现出内臣们的虚伪可笑。

6. 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答: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7. 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答:小孩子天真烂漫,因为他们心中“无私”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也就“无畏”(无所畏惧)。这表现了作者的意愿:保持无私的童心,敢于说真话。

8.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发抖?

答: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

9. 皇帝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答: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更为了维护自己那虚伪的尊严,所以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着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10.童话最后以一个小孩子说真话揭穿骗局来收尾,这给人们一个什么暗示?

答: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第六单元同步测试

语言积累与运用。(44分)

1.注音、写生字(10分)

滑jī( ) 头xián( ) pìn ( )请 庇护( ) 澄澈( ) 踉跄( )

炫耀( ) 称职( ) 爵位( ) 恩赐( ) xūn( )章 bì( )下

潺潺( ) 呈报( ) piāo( )缈 lǒng( )罩 驰chěng( )痒酥酥( )

hài( )人听闻 疲惫不kān( )

2.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这布是华丽的! 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②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 天空。

③有影子陪伴着他走出家门,他们去一个 的树林里散步。

④云能帮助我们_____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A.精致 布满 宁静 识别 B.精致 充满 宁静 区别

C.精细 布满 安静 识别 D.精细 充满 安静 区别

3.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C.女娲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太阳虽然早已下山,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 。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7. 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2分)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

A. 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B.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

C. 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8.下列诗句中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那 / 隔着河的 / 牛郎 / 织女,定能够 / 骑着牛儿 / 来往

B、其 / 邻人之父 / 亦云

C、近塞上 / 之人 / 有善术者

D、其马 / 将胡骏马 / 而归

9.默写:(13分)

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的句子是: , 。

②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写作者坚信牛郎织女“定然在天街闲游”的句子是:

, , 。

③请写出郭沫若《静夜》一诗中属于写实的句子 , 。

④郭沫若的《静夜》中,借神话传说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⑤七(上)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异彩纷呈:

有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如《龟虽寿》中的 , 。 , 。

有展现诗人博大胸襟的,如《观沧海》中的 , 。 , 。

有描写早春景色的,如〈钱塘湖春行〉中的 , 。

有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如〈过故人庄〉中的 , 。

有抒发思乡之情的,如〈次北固山下〉中的 , 。

有倾诉离别之情的,如〈夜雨寄北〉中的 , 。

有表达伤春感时之情的,如〈浣溪沙〉中的 , 。

有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李白对王昌龄的思念 , 。

有的在诗歌中借形象的比喻讲述深刻的道理,如 , 。

10.小时后,你一定听过或看过许多美丽动人的童话吧?经过岁月的积淀,它们作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中的一部分保存了下来,请你仿照例子,用自己的话写出至少两个童话中的主人公:(2分)

例:为爱牺牲的海的女儿:

11.阅读下面的赏月对联,用“/”划分出它的节奏并简要说说这副对联的妙处。(2分)

月 月 月 明 八 月 月 明 明 分 外

山 山 山 秀 巫 山 山 秀 秀 非 常

这副对联的妙处: 。12.阅读下面两则寓言,用简略的语言写出寓意:(4分)

①《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寓意:

②《公牛与车轴》 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寓意:

二、阅读与理解(26分)

(一)(8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亡: 将: 好: 吊:

1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句:引弦而战

A、马无敌亡而入胡 B、将胡骏马而归 C、堕而折其髀 D、而疑邻人之父

15.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2分)

16.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马而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2分)

答:

(二)(9分)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17.第一段中写到“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特点?(3分)

18.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这给我们什么启迪?(3分)

19.第五段描写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从东摸西摸到托着空气开步走,心里嘀嘀咕咕地都想了些什么。请你以他们的口吻把你的想象写出来。(3分)

(三)(9分) 爱的语言

丁立梅

①鸡年春节联欢晚会后,大家谈论得最多的是舞蹈《千手观音》,众口一词,都说好,震撼人。

②当《千手观音》节目上场时,我的眼前,突然晃过一片湖,宁静,优雅,神秘,高贵,那是天鹅憩息的一片湖啊,千变万化的舞姿,醉倒眼睛。以为眼花,不及穿衣,跳下床,跑电视机跟前看。真的,那千真万确是一片湖,音乐满载着月色,跌宕开来,一片手臂在乐曲声中缓缓扬起,如次第开放的花瓣,在空中盛开;又如一些柔嫩的翅膀,划着轻风,翩翩而飞,无声无息。透明,纯净,直抵心灵。心,猝不及防被击中。这世界,最动人的,原是这样的无声之爱。

③来不及跟朋友道新年祝福,只发一个信息告诉他,《千手观音》好。朋友回,是。对话如此简单,却全部明了。湿湿的感动蕴于心,如眷回大地时那柔柔的草。原来,生命可以卑微,但不可以放弃,如果坚持,一样可以把春天驮在肩上。

④领舞的女孩叫邰丽华,两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失去听力,从此告别有声世界。七岁那年她进了聋哑学校,有一节课上,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学生。当“嘭嘭嘭”的有节奏的震动通过双脚传遍邰丽华小小的身躯时,她被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袭裹了,她看见彩色的音乐飞起来。从此,她找到了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用舞蹈来表达她内心的爱,锲而不舍。

⑤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假如《千手观音》由一群健康健全的女孩来跳,肯定也会跳出这样的效果,但给人的震撼却要大打折扣。当21个聋哑女孩,如精灵似的,在舞台上徐徐舒臂的时候,我们惊叹的是,她们怎么可以舞得这么完美呢!--我们感动的,原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生命执著的热爱。

⑥爱的语言,原可以不用说出,用手臂,就可以缓缓表达。

⑦一个动作因此而成了经典,它表达的主题只有一个: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⑧这世界,总有什么,能迅捷击中我们柔软的心扉,让它在一瞬间开启。而之后,我们会更懂得珍惜,珍惜爱,珍惜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选自2019年3月8日《扬子晚报》,有改动)

20.在鸡年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的节目”评选中,舞蹈《千手观音》以绝对领先的得票数荣获特等奖。本文作者也说“众口一词,都说好,震撼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该节目 “震撼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③段中加点的文字“如果坚持,一样可以把春天驮在肩上”的含义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⑤段写道:“假如《千手观音》由一群健康健全的女孩来跳,肯定也会跳出这样的效果,但给人的震撼却要大打折扣。”请问这是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A 3.D 4.C 5.C 6.B 7.A 8.C 9.略 10.略

11.月 月 / 月 明 / 八 月 / 月 明 / 明 分 外

山 山 / 山 秀 / 巫 山 / 山 秀 / 秀 非 常

这副对联的妙处是: ①对仗非常工整 ②上下联语意相连,营造了美妙的意境。12.①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忽视自己的缺点。 ②讽刺了那些不干事情却叫唤得特别响的人 (或那些叫唤得特别响的人往往不干实事,而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往往被承担着重任。)

二、 (一) 13.逃跑 带领 喜好 慰问 14.B

15.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青壮年男子们都拉开弓箭奋勇作战。

16.因为塞翁认为祸和福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转化的,在特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引出好结果。

(二) 17.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这反映了他虚伪、愚蠢而又荒唐的特点。

18.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欲,所以讲真话。这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天真单纯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

19.本题不要强求统一,不要求全责备。精彩的答案应该抓住四点写出心理变化过程。示例如下:我怎么看不见新衣呢?难道我就那么愚蠢?且不管它,说不定我能摸着后裙呢!哎呀,这后裙到底在哪里呢?难道我真的不称职,或许根本没有那件新衣?管他呢,我就装作拾起后裙吧,那些愚蠢而不称职的家伙是看不出我在装的。好了,皇帝要走了,看样我是真的拾起后裙了。就是没有,我也要装到底,不能让别人看出什么破绽来。

(三) 20.(1)表演者所塑造的极富艺术魅力的舞台形象; (2)舞蹈演员为创造这完美的艺术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3)表演者通过舞蹈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执著的热爱。 (答出其中的1点即可,4分)

21.如果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努力,一样能够让生命绽放美丽的花朵,创造人生的辉煌 (意思对即可,4分)

22.聋哑女孩的精湛表演,要付出比健康健全的女孩更多的汗水和心血,更集中体现了她们对生命的执著的热爱。 (4分,答案中包含以上意思即可,如果仅答“因为她们是聋哑人,是残疾人”之类,得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1114269.html

相关阅读:《满井游记》八年级知识点整理及练习
《出师表》重点词语归类
《蚊子和狮子》阅读答案
阅读《敬畏自然》(节选)参考答案
中学生阅读训练题及:《话说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