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9年中考建国60周年主题阅读指导:“神七”问天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阅读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2009中考建国60周年主题阅读指导3

主题阅读关键词:

“神七”问天

(三)“神七”问天

读•能力提升间1

名篇赏读

神七飞天记

余建斌 蒋建科 廖文根

北京,天高云淡,清风徐徐。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再次成为关注的中心。这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经中枢,担负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组织指挥、轨道计算、分析决策、信息交换、事后处理、飞行器长期管理的重任。

进入飞控大厅,正前方,四块大屏幕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屏幕上方清晰地标示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准备时间,它们与百余个显示工作站,构成了整个飞行控制工作的核心平台。

最右侧的大屏幕,壮观画面映入眼帘:大漠戈壁,灯火如昼,巍峨的发射塔架拥抱着挺拔的巨型运载火箭,神舟七号紧紧依偎其中,只待冲天一啸!

中间的两块大屏幕上,显示着色彩斑斓、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曲线和数据。全球陆地和海洋版图分布其中,遍布全球的测控站闪烁着亮光。最左侧的大屏幕上,显示着飞船内的图像信息。

此刻,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已经坐到了飞船返回舱的座椅上,正在舱内做着一系列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各测控站(船)洪亮有力的报告声,在飞控大厅里此起彼伏,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悄悄滑过。“十分钟准备!”“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

零号指挥员洪亮的声音响彻大厅。人们屏住了呼吸,静待一个新的历史性时刻。

21时10分,神七准时起飞!

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像一条巨龙,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顷刻间,托举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来自四面八方的地面测控站和分布在三大洋测量船上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现目标!”“跟踪正常!”

好消息不断传来:

第120秒,“逃逸塔分离”——这意味着火箭和飞船越过了最为危险的上升段前两分钟;

第138秒,“助推器分离”——火箭进入52公里高空,捆绑在箭体上用以增加推力的4支小火箭完成了使命;

第159秒,“一、二级分离”——在飞过平流层和中间层之后,火箭芯一级自动脱离,芯二级就要和飞船一起接近大气层的边缘;

第198秒,“整流罩分离”——火箭已经飞出稠密的大气层,神舟七号在太空中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21时26分许,停泊在太平洋的远望五号测量船捕获飞船信息。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

三位航天员表情沉稳。翟志刚报告:“神舟七号感觉良好!”

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这一刻,举国欢腾!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26日)

赏析品味

“神七”的成功发射,激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作者将一腔激情倾注于笔端,读后令人不忍释卷。清丽宁静的自然环境,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的航天人,“神七”发射前潜龙般的静谧、发射后巨龙般的潇洒,人物对话的简洁……作者均有条不紊,一一道来。扣人心弦的节奏,精练有力的结尾,不假雕饰,一挥而就,浑然天成。在这篇文字的背后,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情怀——激动!骄傲!

写作借鉴

描绘情景,富有画面感。文章开头诗一般的自然环境,“神七”依偎于发射塔的状态,“神七”发射后的英姿,这些画面均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可见,抓住事物的典型细节进行刻画,能够有力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叙述事件,体现节奏感。文章将时间精确到秒,每一次汇报的情况都独立成段,节奏感极强,体现出发射过程的井井有条。成功一步步到来,读来令人紧张、激动,有较强的感染力。

锤炼语言,突出形象感。此文的用词准确生动,如“拥抱”“依偎”“托举”等拟人化的词语,似信手拈来而又极具形象感,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

阅读练兵一

浩瀚太空首次留下中国人足迹

孙承斌 邹声文

9月27日16时41分00秒,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16时29分,飞船进入测控区。航天员翟志刚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刘伯明穿着从俄罗斯引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两人在轨道舱里为即将开始的出舱活动作最后的准备,景海鹏则继续留在返回舱里值守。

16时41分00秒,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航天员翟志刚按照地面控制中心指挥人员下达的出舱命令,缓缓开启轨道舱舱门后出舱。当到达出舱扶手最上端时,他转过身来,面向摄像机挥动右手致意,并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出舱后的翟志刚挥动鲜艳的五星红旗。随后,他取下飞船轨道舱外事先安装好的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交给留在轨道舱里的刘伯明。接着,翟志刚在浩瀚的太空里缓缓行走。

17时00分35秒,翟志刚返回轨道舱,关闭轨道舱舱门。在地面控制中心对舱门关闭及复压等情况进行确认后,两名航天员脱下舱外航天服,打开返回舱舱门,进入返回舱。我国首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早就守候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胡锦涛主席健步走到麦克风前,亲切地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同志,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对你们出舱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谢谢胡主席!谢谢全国人民!”翟志刚回答。“我最想知道的是,你们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也想了解你们的工作情况怎么样。”“我们的身体状况非常好,空间科学实验正按计划进行,出舱活动顺利完成,请胡主席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

胡锦涛关切地询问翟志刚:“你出舱后在太空行走的感觉怎么样?”

翟志刚表示:“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飞天’舱外服穿着舒适。置身茫茫太空,更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胡锦涛对航天员们说:“你们空间出舱活动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你们作为担负这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圆满完成后续任务。祖国和人民期盼着你们凯旋!”“感谢胡主席,感谢祖国和人民的关心,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选自《文汇报》2018年9月28日,有删改)

基础层级演练:

1.请用横线画出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

2.如果请你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你所提取的关键词是“ ”。

3.为什么说“我国首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发展层级演练:

4.这则新闻为什么将时间精确到了秒?

5.文中详细记述胡锦涛主席与翟志刚的对话有何用意?

写作拓展延伸:

6.祖国的“神舟七号”在腾飞,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腾飞,祖国的尖端科技在腾飞,我们的心也在随之腾飞……请以“心之腾飞”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阅读练兵二

中国“飞天三杰”驾驶“神舟”踏云归

唐振宇 李超军

9月28日,内蒙古四子王旗,风和日丽,祥和恬静。

约17时17分,环绕地球飞行68个小时46圈的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载着巡天归来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向着中国大地飘然而降。

茫茫草原上,6架直升机盘旋布阵,搜救车辆整装待发,阵地上各种测控设备全部启动,全体搜救人员全神贯注,严阵以待,一张立体搜救大网在天地间已全面铺开。

“飞船调姿”“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进入大气层”,主着陆场前置雷达站的调度指挥车里,可以清晰地听到各测控站、测量船发出的指令。神舟七号飞船按照预定设计的轨迹,经过一系列的太空动作,向着内蒙古主着陆场区飞来。

返回舱距地面约80公里,开始进入“黑障区”。紧张的空气顿时弥漫在整个着陆场上空。各专业操作手紧盯着各类仪表,凝神静气,力求及时捕获返回舱返回信标信号。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前置雷达站的报告声,迅速激起连锁反应,指挥室里一片沸腾,他们在飞船刚出黑障区时就准确捕捉到了目标。一道道控制指令准确发出,一个个太空动作顺利完成。飞船返回就像一场太空接力赛,关键的最后一棒,交到了主着陆场搜救队员手中,全力冲刺,冲刺……

“回收四号发现目标!”光测设备在飞船出“黑障”不久之后也准确捕获了目标。振奋人心的报告,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两分钟后,两台测控雷达在飞船刚进入测控弧段时也稳稳地盯上了目标,并准确发出了“回收主电源通”指令,回收着陆程序随即启动。

“空中搜索开始。”主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一声令下,着陆场上空,4架搜救直升机如鹰隼般紧盯住目标,向着陆区域飞驰;地面搜救车队快速集结,在落区形成的空地立体搜救网开始越收越紧。搜救直升机和地面搜救车辆准确接收返回舱信号后,迅速向返回舱着陆点机动搜索。

17时37分,神舟七号返回舱反推发动机在距地面约1米时顺利点火,返回舱成功着陆。舱内航天员将降落伞绳切断,返回舱平躺在大草原上,舱上的信号灯开始闪烁不停,向迎接她回家的人们急切呼唤。

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这里。

这一刻,所有的中华儿女的心都牵绊在巡天遨游的三名航天员身上。

“目视返回舱。”第一架直升机报告,其他3架搜救直升机都朝目标方位飞来。“我是神舟七号,我已成功着陆。”搜救直升机内接收到航天员翟志刚沉稳的报告声。

4架直升机缓慢下降,稳稳地停落在返回舱着陆点附近的开阔地上。搜救分队的官兵跳下直升机,箭一般冲向返回舱。与此同时,在天空盘旋的另2架医疗救护直升机迅速向落点集结。

“成功了,成功了!”欢呼声震动了草原。主着陆场总指挥隋起胜向北京总指挥部报告:“航天员安全着陆,身体状况良好,准备出舱。”

约18时23分,身着白色宇航服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从返回舱中依次出来,微笑着挥手向众人致意。

(选自《昆明日报》2018年9月29日,有删改)

基础层级演练: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短语,以“神七”返回的经过为线索梳理文章的情节。

两舱分离→ →进入“黑障区”→ → →航天员出舱

2.请指出下列两个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紧张的空气顿时弥漫在整个着陆场上空。(读出 的语气)

②“成功了,成功了!”欢呼声震动了草原。(读出 的语气)

3.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何作用?

发展层级演练: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能否删去黑体字部分?

5.根据提示分析下面的句子。

舱上的信号灯开始闪烁不停,向迎接她回家的人们急切呼唤。(提示:用“她”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

《浩瀚太空首次留下中国人足迹》:1.9月27日16时41分00秒,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2.空间出舱活动 3.因为我国航天员翟志刚不仅顺利地出舱进行了太空漫步,而且顺利地回归返回舱。 4.这样能体现出消息准确、及时的特点,也说明航天事业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来不得丝毫的差错。 5.表明了“神七”问天意义重大,国家领导人对这一事件很重视。 6.略。

《中国“飞天三杰”驾驶“神舟”踏云归》:1.飞向地球 发现目标 成功着陆 2.①沉静紧张 ②喜悦激动 3.交代了天气状况,同时也渲染出一种恬静、喜悦的气氛,表现了航天英雄即将凯旋时人们的激动之情。 4.不能。这句话不仅表明了“神七”环绕地球飞行的时间之长、圈数之多,也表现了人们对“神七”平安归来的渴盼与喜悦。 5.用“她”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人们对载着三位航天英雄的返回舱的喜爱之情。

读•能力提升间2

阅读练兵一

防护耳塞让航天员远离“隐形杀手”

李宣良

在人们的想象当中,太空远离尘世间的喧嚣,航天员生活在太空中应该是安详宁静的。其实不然,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神舟七号飞船内还会受到噪音的困扰。为此,三名航天员特地配备了防护耳塞。

在神舟五号飞行任务中,这种防噪音耳塞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使得杨利伟远离噪音的伤害。2019年秋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又一次戴着这种防护耳塞圆满完成了神舟六号为期5天的飞行任务。

长久以来,噪音被称为航天员的“隐形杀手”。噪音导致俄罗斯航天员比尔•麦克阿瑟和瓦勒里•托卡瑞夫结束6个月的空间站工作返回地球后出现部分听力丧失的症状。如何解决噪音的干扰、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建造了世界顶尖的噪声实验室,监测出飞船舱内噪音谱,从数百种原材料中遴选出贴近人体组织结构的特殊材料,经过严格的压力和使用效果测试,根据人体耳朵的形状设计出三凸缘结构的专用防护耳塞。

这种防护耳塞能自动调节耳内气压变化,有效消除、缓解航天飞行噪音引起的耳朵疼痛与不适。航天员戴上这种耳塞,能与耳道自动吻合,没有压迫感,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噪音,而且不影响航天员通过通讯帽与地面进行通话,成功地实现了降低噪音且保持正常语音信息传递的效果。

(选自《南宁晚报》2019年9月27日)

基础层级演练:

1.这是一篇介绍 的说明文,从语言上来看,显得非常 。

2.第一段“为此,三名航天员特地配备了防护耳塞”一句中的“此”指 。

3.文章第二段列举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第三段列举俄罗斯航天员比尔•麦克阿瑟和瓦勒里•托卡瑞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

发展层级演练:

4.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分析下列各句。

①噪音导致俄罗斯航天员比尔•麦克阿瑟和瓦勒里•托卡瑞夫结束6个月的空间站工作返回地球后出现部分听力丧失的症状。(“部分”一词能否删去?)

②如何解决噪音的干扰、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用“世界性”充当“难题”的定语有何深意?)

5.请认真阅读全文,给“防护耳塞”下一个定义。

写作拓展延伸:

6.请将下面给出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叙事流畅,文字清新,抒情自然,感情真挚。

题目: ,我为你骄傲

阅读练兵二

三大空间病考验神七航天员

白瑞雪 孙彦新

对于载人航天工程的航天医学专家们来说,神舟七号飞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三大医学防护难题考验着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研究室。

其一是空间运动病。受太空环境因素的影响,航天员可能出现失去方位感、头晕、呕吐、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将无法出舱。出舱过程中如果发病,呕吐物一旦堵塞舱外航天服的管道,可能导致非常危险的后果。航天飞行前3天是空间运动病高发期,发病率达到50%。而神七航天员飞行总天数预计为3天,出舱预计在第2天末,因此空间运动病是神七航天员防护的重中之重。

首先,神七航天员的训练中,加强了前庭功能的选拔训练。比如,对转椅训练中航天员的生理指标和身体反应进行量化评分,从而判断航天员对刺激的承受能力。国外航天员通常是不进行这种训练的,他们一旦发病就吃药、打针,休息几天后继续工作。但我们目前在太空中的工作时间短,因此必须通过地面训练来提高对空间环境的耐受能力。第二是药物方法。除了国际上通用的防治空间运动病的西药,我国还特别研发了提高心血管能力和空间适应能力的中药,并第一次带上了太空。航天员从飞行之前8小时开始服药,按照一日3次的剂量进行预防,在出舱阶段还将使用针剂注射。与神六飞行相比,神七的抗运动病药物进行了改进:口服片剂更新为口腔速崩片,不用水就能吃。注射针剂则采用预充式,药液事先已经装好,航天员可以自己注射,也可以互相注射。

其二是减压病。从发射升空到穿上舱外航天服执行出舱任务,航天员所处的大气环境将在短时间内从1个大气压减到40千帕——相当于7000多米高山上的气压值。在这种情况下,航天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严重时可能引起头疼、呼吸紊乱甚至意识丧失。这不是航天飞行特有的。在潜艇或其他高压环境中作业,也可能发生减压病。

减压病最有效的防治办法是吸氧排氮。人体在一个大气压的普通空气中生活时,体内氧气占21%,氮气约占79%。航天员在进入舱外服之前,需要把体内多余的氮气排出,用氧气代替它。这样,当体内的气体因外界压力低而向外溢出时,人体就不会因为氮气的溢出而产生皮肤发痒、关节疼痛等不适反应。同时,这个病与年龄、体重也有关系。因此,在训练期间对航天员的体重有严格的控制。实际上,航天员训练的这2019年间,他们的体重只有一两斤的浮动。

其三是体力耐力下降。神七出舱活动对体力要求很高——虽然太空行走只有约20分钟,但出舱前航天服的调试、组装、训练等很复杂,航天员得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此外,航天器加速上升和减速返回时,从地面上的1个重力到上升时的超重、太空中的失重,继而到返回时的超重,重力的变化对航天员的耐力构成了极大的考验。体力耐力如果严重下降,可能导致返回地面时无法站立。费俊龙在神六刚落地时就有过这种体验:“腿使不上劲,好像不知道该怎么使劲了。过了一个多月,才完全适应。”

为提高航天员体力和立位耐力,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研究室采用了三重措施:地面上加强体质训练,上天前服用提高体能和心血管调节功能的中医药,飞行期间喝具有电解质补充功能的饮料以缓解疲劳。这些措施一方面能改善心血管功能,从而提高心血管储备,另一方面,对心血管的顺应性也有提高。

(选自《新华日报》2019年9月25日,有删改)

基础层级演练:

1.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三大空间病考验神七航天员”,这三大空间病并分别是 、 、 。文章采用了 的结构形式。

2.作者在分别介绍三大空间病对“神七”航天员的考验时,其说明的内容均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即首先介绍 ,然后介绍 。

3.请分别指出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①航天员所处的大气环境将在短时间内从1个大气压减到40千帕——相当于7000多米高山上的气压值。( )

②神七出舱活动对体力要求很高——虽然太空行走只有约20分钟。 ( )

发展层级演练:

4.根据提示分析下面的句子。

从发射升空到穿上舱外航天服执行出舱任务,航天员所处的大气环境将在短时间内从1个大气压减到40千帕——相当于7000多米高山上的气压值。(提示: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作者在第六段引用了“神六”航天员费俊龙的话,其用意何在?

写作拓展延伸:

6.读罢此文,我们的心也许会久久不能平静——航天员那表面上的闲适宁静的背后,原来隐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考验。这就是航天员的伟大之处!生活对我们的考验也太多太多:风雨考验着我们的意志,成败考验着我们的理智,独处考验着我们的人品,就连错误也考验着我们是否有敢于正视的勇气,叩问我们自己的灵魂……

请以“考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阅读练兵三

太空漫步恰恰是脚踏实地

程赤兵

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升入太空,和前两次载人飞行不同的是,这次将要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也就是“太空漫步”。很多人都曾经浪漫地想象过那个画面:浩瀚的星空与蔚蓝的地球作为背景,我们中国的航天员“走”出船舱,向着宇宙招手……

这确实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但是,它的背后却并不一定就是浪漫。从各种报道中可以看到,航天员们事先都要经过层层筛选,要进行多年的、非常艰苦的训练。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克服失重造成的影响,他们曾经头下脚上地“睡”在倾斜的床上达5天之久,就算简单的开关舱门的动作,也要一丝不苟,经过无数次训练。这些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这就是为了“太空漫步”那个浪漫时刻所付出的代价,而且还是极小的一部分。我们目前还无法知道航天员们为了训练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还无法确切统计,有多少人在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在杨利伟升空之前,神舟之行还是寂寞的,是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但如果没有之前数十年的艰辛努力,就不可能换来今天的万众瞩目。这样的工作效率与成果,正是多年来“脚踏实地”精神的体现。

中国的航天人,不仅仅给人们带来惊喜与自豪,也不仅仅是带来一次又一次人类的飞跃、科技的突破,他们最可贵的是勤恳踏实,忍耐寂寞。航天员是他们之中最为耀眼的代表,是标志,是代言人。但没有千千万万沉默的星星,又如何能组成瑰丽浩瀚的星空呢?

现在社会普遍浮躁,某些人热衷包装与炒作,急功近利,期盼一步登天。在这样喧嚣的环境中,神舟七号或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冷静和思考。积跬步而行千里,要做成大事,有大成就,要实现自由的漫步,必须始于一点一滴,必须不怕寂寞。

(选自《法制晚报》2019年9月26日,有删改)

基础层级演练:

1.这是一篇议论文,其中心论点是 。

2.文中“积跬步而行千里”一句是化用荀子《劝学》中的名句“ ”,其作用 。

3.一个词语,加上引号,就有了特殊意味。请你说说下面这个句子中加引号的词语有怎样的特殊意味。

我们中国的航天员“走”出船舱,向着宇宙招手……

发展层级演练:

4.这篇文章采用 的逻辑顺序来说理,读后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5.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不同的表达效果。

A.没有千千万万沉默的星星,就不能组成瑰丽浩瀚的星空。

B.没有千千万万沉默的星星,又如何能组成瑰丽浩瀚的星空呢?

6.你如何理解标题“太空漫步恰恰是脚踏实地”的含义?

参考答案:

《防护耳塞让航天员远离“隐形杀手”》:1.防护耳塞 平实2.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神舟七号”飞船内会受到噪音的困扰 3.防护耳塞对航天员的巨大作用 噪音对航天员的困扰4.①不能删去。删去就表明全部丧失了听力,与事实不符。②“世界性”表范围,说明了难度之大。 5.防护耳塞是指运用贴近人体组织结构的特殊材料,根据人体耳朵形状设计出的三凸缘结构的,用来有效降低噪音且不影响航天员通过通讯帽与地面进行通话的航天员专用耳塞。 6.略。

《三大空间病考验神七航天员》:1.空间运动病 减压病体力耐力下降 总分 2.空间病对航天员的危害 航天员医监医保研究室针对这些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3.①表解释说明 ②表转折 4.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显得更加翔实、具体,凸显了在短时间内大气压的变化之大。 5.以航天员的亲身感受更加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体力耐力的下降对航天员的极大考验。 6.略。

《太空漫步恰恰是脚踏实地》:1.要做成大事,有大成就,必须始于一点一滴,必须不怕寂寞。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作用:一方面将这句话作为道理论据,另一方面也使语言显得更加精练。 3.其实航天员的动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在失重的宇宙空间中,他是在腾空移动。 4.从特殊到一般 5.A句是一个陈述句,是一般性的叙述;B句是一个反问句,使语气显得更加强烈。 6.示例:一个人要成就大事,有一番作为,就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必须耐得住寂寞;就如航天员,他们便是忍耐着寂寞与枯燥,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才实现在太空漫步这一理想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1120569.html

相关阅读: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设计第五、六课时:品味语言
短文两篇《日》《月》课后练习答案
《短文两篇(日,月)》问题探究及课后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八大热点
语文学习的10条金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