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诸葛亮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之诸葛亮】,《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被后世称为“智圣”,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存疑,疑为后人所作)、《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死于宝鸡岐山五丈原。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1]郭沫若称其“千古贤相,智慧化身;忠义之士,悲剧英雄。”

  总结:连鲁迅也对他所评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能呼风唤雨,预卜先知的奇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229766.html

相关阅读: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