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充分准备绪论,建立培养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二、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三、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四、以拟人化启迪学生思维,带动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 表达能力 学习兴趣 方法

  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表现各种能力的一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系统教学工程。下面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增强学生兴趣方法谈点看法。

  近几年,通过调查发现初中三年级学生部分存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共性问题。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综合素质,是教师探讨的典型问题之一。根据化学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和学生认知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充分准备绪论,建立培养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数学生上初中时对化学课重视不够,认为化学知识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如物质构成奥秘等,这就需要通过语言由生动活泼的绪论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使学生真正把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

  二、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是整个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实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在此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且对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起着示范作用。然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内容一般是平铺直叙的,缺乏趣味性,乃至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针对此情况,根据实验目的,在许多新课前,需要设计一两个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利用出现的奇妙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激奋、高昂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时,需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利用实验,讲解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是化合物。学生既接受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问题是多方面的。要十分注意把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用途,从而培养热爱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动机。如:为什么衣物上的油渍可用汽油擦掉?为什么发面、做面包要用小苏打?等等。在课堂上联系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了为什么不能用工业酒精做饮料酒。这样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体会到学习化学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以拟人化启迪学生思维,带动学习兴趣

  学习化学知识需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讲课时要在尊重科学和客观现实前提下,恰当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讲授物质或概念,以增加氛围、启迪思维,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物质之间可发生化学反应,好比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矛盾或友谊。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把氧化剂拟作少男,还原剂喻为少女,将催化剂比作“媒人”。在讲授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概念时,以氯化钠形成为例讲授离子键,形象地描述为: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力量很薄弱,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力量很强大,只差一个电子就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当两“人”相遇时,双方便发生争夺电子的战斗,但这场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力量强大的氯原子将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俘虏”了。结果,两“人”却各得其所;使双方都形成稳定的结构,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带正电荷,而氯原子变成氯离子,带负电荷。最后,双方靠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像这种由活泼性相差很大的原子之间通过“战争”的方式形成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学生学习气氛活跃了,启迪了思维,达到了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目的。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觉到今天的收获,有信心面对明天的挑战,巩固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学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262469.html

相关阅读:试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