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宋词和元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被称为长短句。词源于民间,始于唐朝,兴于五代,而盛于两宋。由于两宋在词的发展上达到巅峰,因此,词多被称为“宋词”。

元曲: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

宋词繁荣的原因:
1.宋代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队伍的扩大,人们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只用韵律及严的诗歌已经不能充分表达,于是词这一形式广为流行。
2.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使得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比诗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在他们手中,词被用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写作特点:

































时代类别作者代表作特点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
两宋之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元曲关汉卿悲剧《窦娥冤》题材和形式都多样化,塑造人物形象鲜明,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和激昂的战斗精神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南唐元宗李?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973年,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此时的李煜仍对宋王朝抱有幻想,希望通过纳贡保全自己父兄的基业,一面派兵消极抵抗,一面向宋太祖求和。然而,宋太祖却提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军攻破金陵,俘虏了李煜,南唐灭亡。
可以看出,李煜的政治生涯及其惨淡,和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有关系,然而也这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他辉煌不朽的诗词。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其中以《虞美人》最为著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这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李煜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但是,他的那些不朽的著作流传下来,被一代代人千古传诵。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宋金和议

宋金和议:
由于南宋以主和派占了上风,苟安东南,金朝经过几次南下教训也无力南下,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当时,宋高宗的年号为绍兴,史称“绍兴和议”。绍兴和议使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确定下来。有利于南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和民族的交流。后来,宋金之间有进行了几次战争,但是金朝始终不能灭亡南宋,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上处于均衡的状态。后来,金把都城迁到可燕京,改名为中都。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存在。
2.和战交替。两宋政权多次同少数民族政权交兵,但最终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形成和议局面。
3.民族矛盾突出。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彼此之间战争不断。辽、西夏、北宋、南宋、金都是亡于其他民族政权的进攻,但在战争后又形成了较长时间和平的局面,使民族矛盾得到相对缓。
4.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绍兴和议的评价:
绍兴和议是南宋王朝力求偏安的屈辱投降条约。消极作用(绍兴和议是南宋政府向金乞降的结果,是"不平等"的.绍兴和议最具屈辱性。它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屈辱) 。
积极作用(确立了宋金对峙的局面在客观上也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一个长时期相对安定和平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南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274206.html

相关阅读:初中历史知识点:从“自强”到“求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