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物理学里面包含大量深奥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学生往往由于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刻,而在解题过程中屡屡出现错误,甚至举步维艰,一筹莫展。这时,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呢?实践证明“变式”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变式”一词,在心理学中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组织情境材料,通过变换其非本质特征,保持其本质特征不变,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的一种智力活动方式。这对于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将“变式”方法具体应用在教学中,即是通过灵活变换题设条件,而使问题的答案保持不变(或发生相应改变),从而使问题本质得以揭示。
  
  一、“变式”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程度,掌握其本质
  
  例题:用手握住一只空酒瓶,使其在竖直方向静止,则空瓶所受重力G瓶与摩擦力f之间的关系是()。
  
  A.f>G瓶B.f=G瓶C.f<G瓶D.不确定
  
  本题考的是“二力平衡”,但是深度不够,不妨进行以下变式:
  
  变式1:若增大人手握空瓶的力,空瓶仍静止,则f与G瓶关系是()。
  
  变式2:若向空酒瓶内装水,瓶仍静止,则应选()。
  
  在变式1中,只要抓住“空瓶仍静止”这一本质特征,就不难得出“二力仍平衡”的结论。因此f=G瓶,选B。可见手增大握紧空瓶的力不会影响摩擦力,属于非本质特征。在变式2中,由于在瓶内装水,据“二力平衡”知:f=G瓶+G水,所以f>G瓶。
  
  由上例可见,在讲题时,不可囿于题目本身,而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变式”,从而使学生对“二力平衡”的理解走向深入。
  
  二、“变式”方法有利于拓宽视野,遏制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例:赤道上空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A.南B.北C.上D.下
  
  学生对“小磁针静止时,指北的一极叫N(北)极”这句话记得很熟,因此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B,但是就这样结束对一道题的讲评,未免过于匆忙,似有意犹未尽之感,不妨多问一问:
  
  变式:若小磁针在地磁南极点上方静止呢?这个“变式”问题一出,一些学生由于思维定势,往往误选B,但爱思考的学生,都会立刻开动脑筋,得出正确的答案D。有了这一次经验,学生对于“地球磁场影响小磁针指向”这一现象就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帮助学生克服了单向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
  


  三、“变式”有时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当学生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可以利用“变式”进行解决。学生有时可将复杂问题先“变式”成为较简单问题,然后逐步加深复原,最后再解决原题,颇有“水到渠成”之妙!
  
  例: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此时有一只苍蝇趴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的像将()。
  
  A.没有任何变化
  
  B.出现一只苍蝇的像
  
  C.像仍然完整,但会变暗些
  
  D.不能确定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283858.html

相关阅读:初中物理知识点:功率的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