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原来的传统课堂教学受“特殊认识论”教学本质观的影响,以传授现成的知识为单一的目的,至于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知识获得的方法,知识所蕴含的创造因素,却往往得不到重视。与此相应,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重教有余,创新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活动,压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知识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融为一体。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课堂问题情景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经常通过问题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难点与关键处,教师精心设计系列问题,把学生置于丰富的问题情景中,让其在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与现实环境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去思考、探索、讨论、发现,并以适度的启示和点拨来引导学生,特别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凡学生所能之处,教师一概不包办代替,在课堂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质疑,勇于寻根问底,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富有创造性的问题,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是适时提出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其质疑得到不同答案,从而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其积极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小组讨论,培养争论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小组讨论。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听、被动答的局面,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使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求新能力。
  
  动手操作是一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差是个突出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枯燥的循环活动,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而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渠道同时往大脑输送相关的信息,有利于相应的数学结论的认识和掌握。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因素,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机会,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另外,开展研究性学习,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下催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力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发现自己身边的数学,并以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善于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的错误观点和失败行为要持宽容态度,使学生敢于创新。
  
  总之,只要教师在思想上树立创新意识,随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切入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及途径,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学生创新能力一定会提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302825.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正六边形的重要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