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通过对《有效上课》的深入学习,让我体会很深。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师德的实质就是敬业,敬业的表现在课堂,是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三尺讲台之中,以展现师者风采。“以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关注个体的差异,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一名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老师,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就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实践课堂分层教学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个性差异,进行动态分层
  
  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分层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二是对教学内容分层,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数学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好)、B(中)、C(滞后)3个层次,从而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真正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并将层次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无论是新知课、习题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都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二、实行分类指导,激发学生潜能
  
  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要进行分类指导,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去激发学习内在的潜能。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忽视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层次同学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每层学生都应该中我的那些知识及其掌握程度,由浅到深,又简到繁,以中层学生为主线,层层推进教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层学生略有提高,优生层学生充分发展。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必须抓住分层授课这个中心环节,找准切入点。教师统一授课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去学习。一方面凭借已有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已获得的认知结构去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扩充原来的认知结构。这就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学生适应这样的教学。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320748.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知识点:正比例函数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