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出现分化现象且很普遍。主要原因是对数学课失去兴趣。因此,要改变现状,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简要论述了激发兴趣的五个重要步骤。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1.阐明意义,诱发兴趣

  学习目的是产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就必须使学习明确数学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懂得:数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还是自然科学之母,是训练人们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是要通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又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种严格而精确的思维习惯。使他们清楚:学习数学的人,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严谨的数学求真精神、严密的数学思维方法,科学的数学研究方法,严格的数学推理方法和灵活而精确的数学着眼点,都将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通过对学生阐明学习数学的目的与意义,不仅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而且也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编讲故事,唤起兴趣

  数学严格的推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性容易使数学课的教学陷入枯燥而乏味的境地,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把所要讲的数学知识及其相关的背景知识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有滋有味地学习,从而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编制歌诀,增强兴趣

  数学这门课程的公式与法则相当多,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数学公式与法则的技巧,仅仅“靠死记硬背”,不仅难以将公式法则记牢,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数学公式法则过于繁难”的心理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有关数学公式与法则的特点,尽可能地将它们编成歌诀或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记,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八年级数学平方和(差)公式(X+Y)2=X2±2XY+Y2时,一位女教师教给学生这样一个口诀:“首平方,尾平方,二倍乘积在中央”,使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平方和(差)公式。2的平方根是1.41421,教师教学生口诀:意思意思而已(141421)

  4.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好奇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共性,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恰当的质疑问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让他们听数学课犹如听章回小说评书一般,欲罢而不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直观教学,保护兴趣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不仅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还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幻灯、电影、电视、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将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如对折、旋转、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函数图象、轨迹、图形间的相互转化等数学知识变成一副副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6.科学归因,保护兴趣

  归因理论的创立者---心理学家韦纳等人的研究和和实践表明:如果把一个人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那么就会使人沮丧,从而降低人的积极性;如果把一个人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的、非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就可以催人奋进,从而提高人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数学方面的学困生时,我们要善于将他们的学困归因于外部的、非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充分肯定他们的潜在能力,保护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始终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教师报》.2004年3月3日第6版[征文选]

  2.《学苑新报·数学天地》,初三版2008-2009学年第6期。

  论文中心,作者:李彦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323211.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三角形两边定理公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