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闭关锁国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闭关政策:
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把海外贸易限制广州一带,规定外国商人一切商务均需通过少数特许“行商”之手,对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实行限制等。闭关政策虽然在早期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海盗式的掠夺和侵扰东南沿海时起过积极作用,但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的萌芽和发展,阻碍了中国人学习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远远落后于西方。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该政策的破产。

闭关锁国”的政策:
1、原因:
(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机自己的统治。
2、经过:
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开放四个港口,最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
(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200年;
(2)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者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3)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4)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体现在手工工场即家庭作坊的数量.规模扩大,生产工具与技术更新,产量增加。最重要的是当时在江浙一带(如苏州、松江)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技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
1.表现微弱、稀疏;
2.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3.发展水平低;
4.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条件: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条件——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2.产生: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方纺织业。
3.概况:
(1)苏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出现劳动力市场。
(2)景德镇:常年受雇者按年或按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钱;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高和劳动效率较高。
(3)苏州地方出现以丝织业的”机户”,雇佣机工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4.实质:
他们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
1、政治方面: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主要原因)。
2、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购买力十分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
3、政策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关卡众多,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4、外交方面: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能拥有国外市场。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明清经济发展(作物,商品经济,晋商、微商)

明清经济发展:
1.明代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2棉花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清代南京后来居上。
3.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4.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明清经济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3.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4.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6.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7.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

徽商:
徽商是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是商人集团的总称。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清乾隆末年,封建统治日趋于没落,课税、捐输日益加重,徽商的处境越来越难。尤其是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外资深入,国外商品倾销,徽商经营的行业大多被替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453842.html

相关阅读:2016最新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