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再思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分层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们的喜爱,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了《数学课程标准》上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原则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一、具体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

  1、水平相近原则: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2、差别模糊原则: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且分层结果不予公布。

  3、感受成功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应使学生跳一跳,才可摘到苹果为宜,以帮助学生在分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零整分合原则:教学内容的合与分,对学生的“放”与“扶”,以及课外的分层辅导都应遵守这个原则。

  5、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善于激趣、指导、精讲、引思,调节并控制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

  6、积极激励原则: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教师通过观察、反馈信息,及时表扬激励,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调到高一层次,相对落后的同意转层。从而促进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作

  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可分为分层指导、分层练习、分层评价三个方面。

  1、结合实际分层指导。

  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学优生数学基础相对比较扎实,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所以指导时应着重在授课内容的适当加深拓宽;多做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思考题、选做题,甚至课外辅助书中的思维题等。中等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往往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这类学生可以按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注意及时指导,及早发现问题,争取有更多的学生向优等生靠拢,同时注意防范学生的退步。学困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这类学生主要是要抓好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几个环节,适当进行重点辅导;给予一定的照顾,如优先发言、优先演示、优先辅导、优先批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进度略慢,多进行反复讲授;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因人施教分层练习。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首先要落实好课堂中提问的层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类生,中等问题则可由b等生来回答,这样每个学生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分层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现象,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即基础题、综合题和创意题。因人施教,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学困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老师批阅时,每一步错误都指出来,做到全批。对中等生则适当安排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题,完成课本中的综合运用题,批阅时指出多数人容易出现的错误,基本全批。学优生除完成课本基础题、综合运用题外,还要完成拓广探索题、补充作业以训练其发散思维;作业评讲时重解法、重技能、重技巧。要让学生学会一题多变、一题多练,自己出题,自己批改,教师不定时检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教学中努力做到每层学生都有相应收获。例如探究“把正方形分成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四部分”这个问题,可对学困生提出:寻求3种方法或更多。

  3、分类评价赏识为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对学困生应多采用表扬评价,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要看到他们的成绩,如回答得不完整、不准确,应及时激励,如他们一旦能答出逻辑性较强的问题时,要加倍鼓励,给他们以信心;对于学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班级整体优化”的效果。分层递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现在分层教学已成为新时期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论文中心,作者:张务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582304.html

相关阅读:中考数学知识点解析:梯形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