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引导”策略(上)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朱立新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以《曹刿论战》为例,作简要阐述。

一、补充背景,交待影响

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但有语言上的障碍,还有时间上的隔阂。教学文言文时,我们应当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文化知识)。有些文言文还有比较高的历史地位,我们也应该向学生作必要的介绍。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学《曹刿论战》时,我问学生“齐师”为什么要“伐我”,学生会找到注释中这句话:“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但我觉得,光这句话还不够,又作了如下补充: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鲁庄公九年,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

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管仲的意见,于鲁庄公十年春派三十万大军发兵攻鲁。鲁庄公率领三万大军在长勺迎敌。此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毛泽东认为长勺之战体现了战略防御的原则,后来,毛泽东提出了“敌疲我打”的主张。

这样的补充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让学生知道,鲁庄公在不久前刚刚打了败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齐师伐我”时形势的危急。第二,再次强调这次战争的性质,这是一次齐国对鲁国的侵略战争,这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齐师伐我”中“伐”的含义。第三,强调了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齐军有30万大军,鲁军只有3万,而最后鲁军竟然取得了大胜,这样曹刿的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第四,强调了这次战争的历史意义,长勺之战的战略原则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还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二、激发想象,入情入境

文言文语言比较简明,如《曹刿论战》全文只有222个字,这就更需要我们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中去。

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并描绘“齐师伐我”时的画面。由于学生已了解了相关背景,学生应该会想到当时齐军大兵压境时黄尘滚滚、黑云压城的紧张气氛。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公将战”和“曹刿请见”时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知道鲁庄公的“将战”实在是迫于无奈,并且只能匆匆应战,而曹刿则是为了挽救将倾的祖国主动请缨。

三、问题驱动,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一时还不能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写法设计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取信于民”是曹刿重要的军事思想,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面对“何以战”这一问题,鲁庄公一开始认为可以靠_____,后来认为可以靠_____,最后认为可以靠_____。

之后追问:“从第二次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鲁庄公想依靠的是什么呢?”学生很快就说出鲁庄公想靠“神灵”。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从鲁庄公的第一次和第三次回答中,可以看出鲁庄公想依靠谁。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学生自主探究后,还可让学生相互讨论。

四、适时引导,相机点拨

在学生困惑之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点拨。点拨时我们尽量用学生熟悉的材料。比如解决“鲁庄公一开始认为可以靠谁”的问题时,有许多学生还是会以为鲁庄公一开始就认为可以靠“百姓”,这时老师就可以问“小惠未?”是指小恩惠没有遍及到谁呢?没有遍及到百姓,那么这些“衣食”分给了谁呢?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想到,鲁庄公原来只是想依靠他的“近臣”。

从鲁庄公的第三次回答中,学生可以看出,鲁庄公能根据实情断案,办事比较公正。因此曹刿认为“可以一战”。那么为什么呢?学生会说,办事公正是为民办实事,就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而战争是要靠百姓去打的。

这时,我顺势问学生:“‘战争是要靠百姓去打的’这句话用文言文该怎么说呢?”由于学生仅习惯于读文言文,而我却让学生自己“创作”文言文,学生可能一下子手足无措。我就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文中哪个词的意思是“百姓”,学生很快找到了“民弗从也”中的“民”。我还说,文中“夫战,勇气也”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大声说“作战,是靠勇气的”。我说,那么,“打仗是靠百姓的”该怎么说呢?学生高兴地喊“夫战,民也”。顺着学生的话,我在PPT上打出了下面这句话:

“夫战,民也。忠,则民从之,以民之所从,可一战。”(学生已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学过“以天下之所顺”。)

学生兴奋地读着这句话。这时,学生不但对“取信于民”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由于灵活运用了所学的知识,感受到了思考的乐趣,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朱立新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以《曹刿论战》为例,作简要阐述。

一、补充背景,交待影响

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但有语言上的障碍,还有时间上的隔阂。教学文言文时,我们应当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文化知识)。有些文言文还有比较高的历史地位,我们也应该向学生作必要的介绍。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学《曹刿论战》时,我问学生“齐师”为什么要“伐我”,学生会找到注释中这句话:“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但我觉得,光这句话还不够,又作了如下补充: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鲁庄公九年,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

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管仲的意见,于鲁庄公十年春派三十万大军发兵攻鲁。鲁庄公率领三万大军在长勺迎敌。此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毛泽东认为长勺之战体现了战略防御的原则,后来,毛泽东提出了“敌疲我打”的主张。

这样的补充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让学生知道,鲁庄公在不久前刚刚打了败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齐师伐我”时形势的危急。第二,再次强调这次战争的性质,这是一次齐国对鲁国的侵略战争,这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齐师伐我”中“伐”的含义。第三,强调了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齐军有30万大军,鲁军只有3万,而最后鲁军竟然取得了大胜,这样曹刿的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第四,强调了这次战争的历史意义,长勺之战的战略原则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还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二、激发想象,入情入境

文言文语言比较简明,如《曹刿论战》全文只有222个字,这就更需要我们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中去。

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并描绘“齐师伐我”时的画面。由于学生已了解了相关背景,学生应该会想到当时齐军大兵压境时黄尘滚滚、黑云压城的紧张气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646314.html

相关阅读:鲁迅的《雪》和鲁彦的《雪》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