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初中学生的学情决定了教师在备课时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介于小学和高中阶段,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可是现实里呢,为了赶进度或者应付考试,满堂灌、一言堂是常见的,这样的课堂不要说学生不喜欢,教师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重复重复再重复。随着2017年高考中考的全面改革,相信越来越多的同行认识到,理论知识要向高中阶段的要求看齐,这样你在教学中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教学实践,还需要采用到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形象直观。

下面,我结合我刚刚上完的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来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体会。

一、敢于取舍。不得不承认,课件资源是历史课非常好用的"帮手",但是在备课过程中,太多的史料涌到您的面前,这个政协的图片好,这个开国大典的图片角度真好,这个介绍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的报道也好,等第一遍选完,您会发现这个课件的页数完全超过课堂40分钟的容量了,这还是不算学生活动的情况下,看一些公开课,一节课课件都在闪啊闪啊,这样学生到最后什么也记不住。所以要特别注意课件只是一个工具,要为我所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删减增加,突出重难点,而不能被牵着鼻子走。一堂课的课件到底需要多少张幻灯片,没有一定的要求,客观上来考虑25页左右比较正好;面的排版也很有讲究,如今市面上有非常多关于PPT排版制作的书籍,大家也可以参考下;字体上最好使用微软雅黑,大小在36左右,页面不能太花哨,白底黑字,反之也可,总结一下,反差越大效果越好;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课件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好感。

二、善于取舍。把握和领会课标精神,这样才能把握好处理教学资源的方向。历史影像资料种类繁多,长短不一。选什么样的题材,用什么类型,需要多长时间,都需要斟酌,而不是拿过来就是啦。比如开国大典既有纪录片资源也有影视资源,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纪录片资源,百度视频里搜索下有2~4分钟左右的开国大典原始素材,历史纪录片是我们学习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可信。不少历史纪录片重考证,从重要典籍中寻章摘句,引经据典;有的则是当事人的亲历亲闻,亲口讲述;有的则是历史镜头的重现。总言而之,我们尽量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情境给学生。视频的长度也要控制,北师大版的一课一般都有三个子目,每个子目都配套视频的话就要注意控制时间,要精选慎选。比如我找到一个关于开国大典上飞机的纪录片,但是长度在5分钟左右,这个就留待别的时间再看了,要善于取舍,扣准教学目标,千万不要跑题太多。

三、培养学生。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也就成为必须要研究的课程资源。设计问题

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例如,长期以来,不断有一些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策划和发动西藏叛乱,达赖也出逃国外,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

你们对藏独这件事有何看法?(学生踊跃发言,不强调标准答案,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紧扣热点时事。)

四、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相关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经过以上步骤的筛选,最终确定本课的史料应用如下:

第一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忘,能变则变,不变则忘,全变则强,小变仍忘。——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孙文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1)材料一体现了梁启超怎样的主张?它与材料二孙文的主张有何异同?梁启超、孙文主张实施的结果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体现了梁启超变法图存的主张;梁启超与孙文都主张图强,但方式不同,梁启超主张采用变法而孙文主张革命。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在中国行不通。(点评:这两组材料正好反映了大时代必须变革,通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们初步了解了资产阶级无法解救中国,留下一个悬念,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引出第一届政协,进行有力的对比,点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

第二幕:庄严时刻,开国大典

材料:视频《开国大典毛泽东的讲话》。

学生看过后回答:(1)视频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的情景?讲话者是什么?请根据上面刚学的新内容回答:他为什么说"中国人

民从此站起来了"?(2)简要列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而做出的努力?(写出大事名称即可)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因为《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参加国民革命;建立红色割据政权;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点评:课堂学习一定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这个题目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本的新知识来回答,视频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感受历史氛围,体会当时中国人民的喜悦和激动;第二个问题则回顾旧知识,培养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为以后的复习做好准备。)

第三幕:勇往直前,西藏回归

材料一: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西藏自古就是国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等为促进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元、明、清时,中央政府都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材料二: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60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人均预期寿命由35.5岁增加到67岁,青壮年文盲率由95%除到1.2%。

材料三:极少数"藏独"分子蓄意制造国家民族分裂,我们要坚持抵制和反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⑴唐朝中央政府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促进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和亲、会盟。

⑵清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密切,为有效管辖西藏地区事务,清朝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确立了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⑶西藏是何时得到和平解放的?标志是什么?1951年5月,标志: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团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⑷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对"藏独"分子蓄意制造国家民族分裂,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色的发展道路,西藏才会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坚决反对抵制任务分裂国家的言行和阴谋等。(此题为开放式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点评:就我校情况而言,学生对于西藏了解的不多,尤其是西藏的农奴制,我之前选好了一个介绍西藏农奴制的视频,里面有个片段介绍一个农民借了1400磅的粮食,全家努力工作40年之后,反而还欠农奴主200多万磅的粮食,只好卖身为奴,这个片段学生普遍表示不可思议,无法想象,对于农奴的悲惨地位他们有了心灵上的共鸣,

之后再用图片对比西藏的过去与现在,配合上述四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突破。)

总之,在初中历史备课过程中或者上完每节课的反思中,都要注意挖掘最符合本课的教学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更加有助于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649403.html

相关阅读: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