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本熹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曹本熹,中国核化工专家、教育家。1915年2月22日生于上海。1983年12月25日卒于北京。曹本熹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时为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6年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化工系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清华大学执教。1948年筹建清华大学化工系。历任清华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参加创办化工系,并由代系主任荣任首届系主任职。


曹本熹-生平简介

曹本熹一生主要从事化工教育、核化工的研究和领导工作。50年代初,曾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负责军用油料的全部化验工作,并在1952年把化工系培养重心转向石油,为创建中国第一所石油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奠定了基础。

曹本熹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车在朝鲜战场上因油料问题屡出故障,造成损失。此时,在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办公室,一位中年教授拍案而起,激愤地说:“我们有责任,我们有义务!”这位中年教授便是曹本熹。“石油太重要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油田、炼油厂、勘探专家、采油专家、冶炼专家。”曹本熹向学校打报告,要求在化工系设石油课程。不久,清华调整院系,成立了石油工程系。

1953年1月,中央决定筹建北京石油学院,任命曹本熹为建校筹备处副主任。正式建院后,曹本熹调至新创立之北京石油学院任教授兼副校长。

1963年初,曹本熹奉调至第二机械工业部工作,任二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当时二机部的负责人征求他的意见:“我们的大本营是在北京,可搞核燃料生产要进入沙漠荒原。请你考虑一下!”曹本熹回答:“我是搞科学的。只要是为了科学,就不考虑什么地方,也不考虑干哪项工作了!”他全力以赴地投入核工业建设,为发展中国的核武器作出贡献,成为氢弹试制成功的受奖人之一。后来,他先后担任了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并被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曹本熹

曹本熹参与了核工业部的化工生产──铀化工转化过程、热核材料生产、核燃料后处理和放射性废物处理等许多重大试验和工程项目的领导工作。如用萃取法分离军用钚的核燃料处理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等重大试验和工程建设与运行的领导工作;参与解决由四氟化铀转化为六氟化铀、由六氟化铀贫料加氢还原成四氟化铀等生产技术问题;领导了对苏联原有湿法生产四氟化铀工艺的改革试验;解决了将流化床技术用于由二氧化铀制四氟化铀的技术问题。为确保核燃料化工生产装置的顺利投产,按期制出国家急需的合格军工产品,以及在某些生产技术上赶超世界水平,付出极大的心血和艰苦的劳动,为中国核燃料化工生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3年6月,国家在北京郊区召开关于核科学技术军转民用论证会。此时,曹本熹患肝癌晚期及糖尿病、高血压病,仍坚持出席会议。11月下旬,他还抱病主持召开核化工学会理事会。12月25日,就离开了人世。

第一章创建时期(1951年至1956年)

1949年11月燃料工业部成立,部机关就设立了专人和专门机构主管教育工作。副部长刘澜波主管教育,非常重视燃料工业教育,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1951年11月,全国第一次高等工业院校会议在北京召开。徐今强作为燃料工业部主管石油工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呼吁重视石油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议学习苏联经验,建立我国的石油教育体系,不仅要办石油中等技术学校,也要办正规的高等石油院校。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及时筹办石油学院。这是最早提出筹办石油学院的建议。石油管理局首先与天津的北洋大学建立了联系。在该校领导的支持下,1950年暑期曾去玉门油矿实习,寒假期间又组织师生20余人到石油管理局参加石油工业讲座。这部分同学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在石油教育、科研单位。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如余国安、黄建邦、赵正修、方华灿、王锡光、李天相、赵国珍等,后来一直从事于石油教育事业和领导工作,为石油事业作出了贡献。1951年秋季开学时,根据燃料工业部的要求北洋大学化工、地质两系转为石油炼制系和石油地质系,在机械系内设石油机械组,采矿系基本上转向为燃料工业部服务。

燃料工业部及石油管理总局与清华大学建立的联系也是较早的,燃料工业部成立后,李范一副部长对煤炼油和煤的地下气化等有关课题非常关注,他代表燃料工业部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取得了联系,清华大学负责联系的是曹理卿和曹本熹。1950年冬,双方密切合作,建立了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许多归国不久的著名学者如侯祥麟、武迟、朱亚杰、杨廉平等参加了这个研究室。该室由曹本熹、朱亚杰、武迟、侯祥麟四位教授负责。1951年5月,根据石油管理总局的要求,清华大学化工系在燃料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石油炼制组。在清华大学其他系还设立了石油钻采、石油地质组。

50年代初,石油管理总局还与北京大学有关的系取得了联系。这时的北京大学,也有一部分教师对石油教育很热情,如傅鹰、陈廷蕤、杨光华、袁恩熙、刘璞、唐伟英、马杏垣等。许多学生积极学石油学科。1951年至1952年上半年在全国不少大学中出现了“石油热”。西北工学院采矿系、化工系成立石油组,招收了新生。在重庆大学,先后成立了石油地质组、石油炼制组和石油钻井组。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成立了液体燃料组。在浙江大学机械系和化工系成立了石油机械组和石油炼制组。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也设立了石油组。这一时期,石油教育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为开展大规模的高等石油教育,筹办和建立专门的石油学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界三中全会上指出:“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根据毛泽东的意见,1952年至1953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就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为了纠正旧中国在学校设置、分布和科系分工上不能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而进行的改革。

1952年9月24日,以清华大学地质系、采矿系、化工系的石油组为基础,汇合了天津大学四个系的石油组以及北京大学化工系、燕京大学数学系的师生力量,建立了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系内设有石油钻井专业、石油开采专业、石油储运专业、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石油炼厂机械专业、石油炼制专业。当年各专业在京招收了新生。

新成立的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由曹本熹教授任系主任,曹本熹曾留学英国,学成归来后,于1947年与张大煜教授共同创建清华大学化工系。在组建石油工程系过程中,他邀请康世恩、刘放等石油工业负责同志到校作报告,聘请石油总局老专家王檠、卢克君等给钻采专业讲课。

1953年,政务院和高等教育部决定继续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的原则之一是加强和增设工业高等学校。到本年底,一般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基本完成,经过调整,全国共有高等院校182所,其中工业院校38所。北京石油学院在调整中成立,是其中的专门工业院校之一。

北京石油学院的筹建工作:石油管理总局代局长徐今强是创办石油学院最早的倡议人之一。1952年,燃料工业部及石油管理总局抓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时机,加速了筹办石油学院的步子。7月,石油总局向燃料工业部、教育部、人事部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报告,请求在北京举办石油学院,,并由陈郁部长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对此给予了肯定。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建立后,举办北京石油学院的条件已经成熟,燃料工业部和陈郁部长建议,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筹办北京石油学院,并要求把筹建北京石油学院的任务列入燃料工业部第一个五年计划,10月,石油管理局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工作组”,月底,中央燃料工业部、中央教育部联合备文,向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报告,提出建立北京石油学院的综合计划。计划指出:现经中央教育部、燃料工业部与建筑工程部、都市计划委员会、清华大学、石油管理总局各方面多次联系会商,一致认为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的条件已臻成熟,请求尽快举办北京石油学院。计划还就学校名称、建校地点、建校进度、建校费用、筹备机构、干部师资来源等问题做了报告。

1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达《文教企字466号通知》,正式批准举办北京石油学院。

12月,石油管理总局调来贾?、徐克性、刘若愚、杜再生等四人参加筹备工作,调整了组织机构,加强了领导,使筹备组的工作更进一步开展。

1953年1月15日在北京东长安街燃料工业部大楼专家办公室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由刘澜波主持并讲话。会议公推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曾昭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澜波、贾启允为主任,曹本熹、贾?为副主任,并立即开始办公。筹备处办公地点暂时设在北京琉璃门五号石油管理总局内。

2月,陈郁部长再次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根据周总理和政务院的有关指示,筹备工作全面开展起来。

石油管理总局贾启允副局长全面负责筹备处的工作,筹备处内临时设置了基本建设处、教学筹划处和办公室,曹本熹负责教学筹划,贾?负责基本建设。筹备处行政办公室地点几经搬迁,3月初迁到北池子骑河楼39号办公,9月28日才最后迁到九间房北京石油学院新校舍办公。

北京石油学院的校址及建设:关于石油学院的校址问题,1952年有关部门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协商,大家认为,北京是我国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交通中心;这里高等学校比较集中,有利于新建石油学院的师资培养;科技信息灵通,有利于学术交流;交通方便,有利于组织学生到西北、东北等不同类型的石油厂矿实习,以培养各方面所需要的人才。最后确定,校址应设在北京。燃料工业部于1952年10月在给政务院有关部门的建院计划中,提出了北京石油学院的具体校址问题。后经政务院同意,由北京市计划委员会指定,在北京清华园以东的文教区东北部分,即海淀区九间房村一带建校,计划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

解放初,这里原是一片田野。1952年至1953年,政府在这里计划兴建了地质、钢铁、矿业、医学、航空、农机、林业和石油等许多单科性高等院校,号称北京“八大学院”。新建的北京石油学院,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政务院批准给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的基建任务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预算300万元,要求2月联系,3月设计,4月动工,7月底争取完成全部土建任务,保证9月正式开学。

4月25日,8256平方米的第一栋学生宿舍“工字楼”开工兴建;5月24日,共4920平方米的家属楼破土动工;7月17日,2192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开工;7月底两栋共8328平方米的教室楼开工。

北京石油学院正式开学:北京石油学院是1952年秋正式开始筹备,1953年4月开始建校工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援下,经过紧张的筹备和建设,到9月初已初具雏形。按照既定计划,9月23日至25日,全体教职员工从清华大学搬到新校舍。同时,大连工学院液体燃料组四年级学生和部分教师也到校了。按照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京办(53)字第12472号通知》,北京石油学院于10月1日正式成立,并经中央燃料工业部报请中央高等教育部备案。至此,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诞生了,从而迈出了我国石油高等教育的第一步,10月1日这一天,被定为学校的校庆日。

学院成立初期的基本情况:

干部情况:1953年2月北京石油学院开始兴建时,仅有十几名干部。建校筹备处通过北京市民政局、劳动局、公安总队以及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等单位和人士的介绍,从清华大学、大连工学院、北京财经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党政机关、石油厂矿调来大批教师、干部和职工。9月,教职工总数达500多人,以后又陆续增加,年底达到638人。

曹本熹-专业情况

(一)石油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

(二)石油钻采系石油钻井专业石油开采专业石油钻井专修科

(三)石油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石油炼制(工学)专业

(四)石油机械系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石油炼厂机械专业

石油储运专业石油炼厂机械专修科

教师情况:第一学期,由清华大学转入北京石油学院58人,财经学院调入7人,大连工学院转入6人,高教部统一分配100人,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抽调32人,招聘4人,共有教师20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人,讲师22人,各占10%强,其余80%为助教。第二学期又调入教师13人,其中教授、讲师3人。在北京石油学院建立的初期,学院汇集了一批石油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著名学者、专家。他们之中有胶体化学家傅鹰教授,地质学家张更教授,化学家张锦教授,化学工程专家曹本熹、武迟、朱亚杰教授,石油工程和其他学科的专家王檠、白家祉、张希陆、蔡伯民、甘怀新、周世尧、赵仁寿、王曰才教授等。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还有:严可信、杨光华、张怀祖、田曰玲、左鹿笙、吴崇云、方淑珠、彭慧云、张英、罗蛰潭、宋明祥、卢克君、申松昌、冯世、王宣、李志强等。

学生情况:1953年至1954学年度上学期,从清华大学转入二、三年级及专修科学生476人(其中研究生6人);大连工学院转入四年级学生59人;统一招收的新生561人,研究生46人;1954年暑假期间,第一届毕业生132人按期毕业,全部服从国家分配,愉快地走向工作岗位。

实验室及设备情况:到1953年底,建成包括专业课、技术基础课、基础课在内的实验室14个。

图书资料情况:北京石油学院的图书馆是在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图书资料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1953年初开始订购图书,到1953年底有图书46349册。

1953年9月23日中共北京石油学院总支部建立,下属6个党支部,有党员103人,年底增加到111人。

1954年初,北京石油学院建立校代会。

校代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主席:闫子元

副主席:张定一

委员:贾?曹本熹周建民李风武亚柏陈骥张更周世尧武迟蔡伯民刘永昌李庭蔼沈乃菁杨义秦同洛王檠袁恩熙甘怀新陈如恒汤楷逊白家祉贾锡彤杨光华杨延昕朱亚杰张希陆彭慧云冯世王宣魏娱之宋明祥李志强华泽澎李犁邵钟武苏耀文沈济英姚德惠王义端张献放张效良王耀斋

1954年6月12日举行了全院第一届师生员工运动会。

北京石油学院的同学们是朝气蓬勃的,他们刻苦学习,并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化生活。学校创立了军乐、国乐、手风琴、舞蹈、口琴、合唱、曲艺、京剧8个社团。

学院在开拓中前进(1954年--1956年)

学院领导机构的逐步健全

建校初期,由于院领导班子未配齐,由张定一副院长主持工作,1954年初闫子元院长到任以后,学校

基本上实行了院长负责制,1955年石油工业部成立,学院接受石油工业部和高教部的双重领导,学校党组织接受北京市委的领导。

学院党的总支部于1955年8月扩大为党委,贾?任书记。

1956年党的“八大”以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新党章的规定,学校在领导体制上实行了重大改变,

由院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在1956年12月学院第一次党代会上,正式确定了党委

对学院的领导关系。

院行政各级领导班子1955年上半年,院级行政领导班子基本健全:

院长:闫子元

副院长:张定一孙卓夫

在此前后,各处系、领导班子也逐步健全起来。

院长办公室:周建民任主任

教务处:曹本熹任教务长,李风为副教务长,武迟、白家祉稍后也任副教务长。

总务处:武亚柏、刘若愚任副总务长,后武亚柏提升为正职,并改称为主任;王耀斋先为政治协理员,后为副主任。

建校处:陈骥任副处长,后改称为副主任;后撤消建校处;成立建校办公室,杜再生任主任。

人事室:刘永昌任第一副主任,王耀斋任副主任;后改建人事处,刘永昌为主任,康斌为副主任。

地质系:张更任系主任,杨义任副主任,陈景达为助理。

钻采系:周世尧任系主任,樊世忠为助理。

炼制系:先由武迟后由朱亚杰任系主任,申松昌任副主任(后调离),袁乃驹为助理。

机械系:蔡伯民任系主任,白家祉任副主任(后调离),方华灿为助理。

工业经济系:该系1956年成立,开始由李风兼系主任,后由申松昌任系主任,华泽澎为助理。

各系处以下科室办事机构相继成立,逐步走上正常工作轨道,一批骨干教师担任了各教研室第一任或较早的领导工作,他们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663297.html

相关阅读:答题技巧之中考化学无机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