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导语】历史告诉我们会有哪些选择,历史以具体而微的事例教导我们不公、无知和寻衅的罪恶,告诉我们一句朴实的鼓励话语或一种简单却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逍遥右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历学期寒假作业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个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到:“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 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 D.维护周礼,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

2.《孟子•尽心》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由此,孟子强调

A.性本善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学以至圣,致良知 D.民贵君轻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4.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女子列入“闺节”、“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为51人,宋朝为267人,明朝为36000人。这种变化趋势表明

A.礼教束缚渐趋强大 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夫权社会基本形成

5.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6. 清朝末年李滋然作《明夷待访录纠缪》抨击《明夷待访录》,认为“今日之谈革命、讲自由而重独立者,皆托此篇以济其邪妄”。该文中的“邪妄”实际上是指

A.倡导工商皆本 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C.学习西方 D.反对君主专制

7.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

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8.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 C.唐诗与风俗画 D.楚辞与文人画

9.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迎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10.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11.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 … 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美德即知识”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12.之所以说“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是因为这场运动

A.冲击了神学思想的束缚 B.倡导“先定论”,挑战教皇的

C.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平等 D.用理性之光驱散了现实的黑暗

13.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14.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天赋人权 D.主权在民

15.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

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B.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论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

16.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清朝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B.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D.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 想

17.有学者指出,工业化的发展,对19世纪中期强调艺术创作以真实生活为依据的现实主义画派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化

A.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 B.转变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

C.导致了艺术创作的地位下降 D.改变了传统绘画的创作方式

18.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符合当时的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19.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B.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

C.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 D.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

20.在欧 洲启蒙思想家看来,“自由”、“平等”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在中国最早大力倡导这一观念的是

A.李贽的“异端”思想 B.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C.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D.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21.“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改良主义

22.毛泽东在1925年12月1日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写道:“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这说明

A.毛泽东对于革命的朋友和敌人尚未有清晰认识

B.毛泽东反对我党在革命中出现的机会主义倾向

C.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得到了所有革命阶级支持

D.毛泽东初步阐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3.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 D.全面改革的思想

24.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1967年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

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

25.“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A.明确了“科技是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26.(14分)阅读下面材料: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 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中华文化史》

请回答: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6分)

(2)概述秦汉至两宋时期的“帝国文化”的形成过程。(4分)

(3)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4分)

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时期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布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 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它们出现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6分)

28.(12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冯桂芬《校?庐抗议•制洋器议》

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请回答:

(1) 与传统的“华夷观”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认识西方的?(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4分)

(3)据材料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2分)

【历重大改革回眸】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俄、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4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的主要表现,并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比俄罗斯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的认识。(6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 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 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6分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进行强有力地辩驳。他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 “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 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是战胜国。由于中国实力太弱,《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并迫使中国政府在6月28日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此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必须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没有收回山东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6分)

  【导语】逍遥右脑整理《高二地理知识点: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以及最全的高考备考资料,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理综复习学习资料,复习讲义、听力材料、作文素材,历年真题试题下载及答案解析,完备的资料库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备考参考。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1190072.html

相关阅读:高二历学期期中测试卷(附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