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考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页,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交回。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的是(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主要由血、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A3.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正确的是( )A.图1中Ⅰ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在数小时不进食时,胰岛B细胞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切除动物的甲状腺后,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图为膝反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II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D.在II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B.甲亢病人因代谢过于旺盛,其产热量往往高于散热量C.水、盐代谢的平衡使细胞生活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D.血浆中弱酸与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的缓冲物质,维持着pH的相对稳定1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①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C. 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D.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12.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 .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当血糖含量变化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调控胰岛的分泌活动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C. ①→②→④或①→③→⑤ D. ②→①→④或②→①→③→⑤14.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细胞免疫过程B.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C.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2013年1月3日在期刊上发表他们成功将杀死某种类型癌的T淋巴细胞重编程诱导这些多能干细胞能够再次分化为能够产生抗T淋巴细胞可被用来治疗癌症。( )抗....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浆细胞都是由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的.患者在第28天时抗体浓度高,说明这时比第7天时病情严重.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的抗体快而且数量多,可以快速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于遗传物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甲乙两种物质( )A.抗体,抗原.淋巴因子,抗原.抗体,淋巴因子D.淋巴因子,抗体( )神经体液免疫凋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激素是过体液的传输,作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糖的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动物维持体的,通过神经系统完成了体内产热和热量平衡的过程A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21. 关于右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B.C.D.2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23.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图表示2,4D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据图分析可知( )A甲表示单子叶植物?B.除草剂最适浓度为b点?C除草剂的作用原理与茎的向光性原理相同D除草剂的作用特点与生长素在根的向地性中的作用特点相同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 mol?L-1),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C的范围内,B.在AD的范围内,抑制C.相当于曲线FE段的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右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正确的是( )A.给海龟安装踪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尔黄鼠的丰富度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性有关.竹林中某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和密度不同,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光照和湿度等的影响( )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29.( )A.B.利用低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生长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30.右图是某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D.A物质为抗体,最终与某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并将其清除3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B点分别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A.相同,两次刺激后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不同,刺激A点时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不同,刺激A点时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相同,刺激A点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B点时乙不偏转,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2.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错误的是A.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B.运动使产热增多,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D.葡萄糖的大量消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19490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