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出题者:黄螂 出题时间:2013年10月10日)(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客观题60分 第II卷为主观题40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 客观题 (60分)选择题(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多选、不选都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60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老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兼相爱,交相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明生峭其法而严刑”。上述言论体现了哪些学派的观点①儒家 ②法家③道家④墨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董仲舒是通过汉朝哪种选官途径进入官员行列的A、经太学考试合格后B、依家族势力和声望而入官C、“举贤良对策”D、科举考试中进士以后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提示了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阶级的利益 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二程”和朱熹在认识论上提出的重要命题是A、“理气论”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以外无理”,下列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源于中国的哪一位思想家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17世纪中国出现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上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利益于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B、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C、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10、有人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中“画中有诗”是诸多中国杰作的共同风格。这说明文人画A、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B、讲究布局构图C、拘泥于客观景物的逼真摹写 D、是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11、《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12、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京剧必定为表演的内容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京剧是中国古老的艺术之一 B、京剧的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是中国成熟的戏剧1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主要的区别是A、革命性质不同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脸D、革命的结局不同14、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自强” D、“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15、李大钊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和人民的公敌”这说明他赞同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人民民主 D、君主专制16、新文化运动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次新觉醒,其巨大影响体现在①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③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④促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7、五四运动后,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并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 B、民主科学 C、机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18、1905年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指导革命实践的表现有①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④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19、1924年,孙中山说“以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实行新三民主义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武装夺取政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征,指出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选21、有一位同学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以下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C、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2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有①领导力量问题②主力军问题③革命道路问题④战略步骤问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3、“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导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理论体系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5、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封建环境中孤立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发展壮大,以生生不息。”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宋明理学的形成②三民主义的形成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6、1957年2月,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这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全本在新中国公演。这主要是因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C、“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27、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培养工农干部 B、德育放在重要地位 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D、制定新的教育方针28、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这“三个面向” 的实质认识正确的是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符合本国国情C、教育的发展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发展要有超前性29、现代国家间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B、人类基因的研究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子计算机的问世30、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3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不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A、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B、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D、成功发射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第II卷 主观题(40分)材料解释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3分、第28题9分、共40分)31、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 关系的言论汇编:(1)“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2)“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 唐甄《潜书。明鉴》。(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4)“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5)(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怨,民怨则国危,国危则君亡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种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12分)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材料一、二对你有何启示?(3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主。。。。。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国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21416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