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河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河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节选自《河流的文化生命》一书)【小题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C.人类早期四大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D.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8小题,共4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22分)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州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义兵万人以行。而汝中柏方用事,阴阻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县,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奇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选自《元史?石普》【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 诣:拜见 B.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 权:暂时代理 C.由是诸将疾普功 疾:嫉妒 D.被创堕马 被:恰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3分) ( )A.普以将略称 舟遥遥以轻? B.而汝中柏方用事 觉今是而昨非C.遂为贼所蹂践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D.欲收先入之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3分) ( )①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 ②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③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 ④树帜城上,贼大惊溃⑤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 ⑥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A.④⑤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5分)(2) 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5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被:遭到,受到,遭受 在《项羽之死》“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中“被”意思相同。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C都为介词,“被”A项前一个“以”介词,凭借;后一个“以”连词,相当“而”,连接修饰关系的词语。B项前一个“而”是转折连词,但是;后一个“而”是并列连词。D项前一个“之”是助词 的,后一个“之”助词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筛选能体现石普“将略”事迹。①写的是石普因功受赏 ④写的是取得胜利的结果,并不是将略。⑥写的是总兵所为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小题4】试题分析:原文“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义兵万人以行”说明,丞相只是同意了石普请战的要求,并没有给予步兵三万。而是让他“招募义兵万人出征”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5】试题分析:(1)句中关键词“先”:在……前面,“蹑”:追踪。“走”:逃跑。(2)句中关键词“为……所”表被动,“斫”:砍;句中没有主语,根据语境翻译时应该补充主语“石普”。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石普行军到达范水寨,天还未黑,石普命令军中准备食物,夜漏三刻,下令士兵口含小木棍急行军去宝应,营地中仍和平常一样打更鼓。到达宝应县后,随即登城,在城上树起旗帜来,贼兵大惊溃退,石普于是安抚城中百姓。由此诸将嫉妒石普的功劳。石普从水陆两路进兵,乘胜攻下十几个寨子,斩杀贼兵数百人。快要抵达高邮城时,分兵三队:一队奔赴城东,准备水战;一队作为奇兵,防备后方;一队由石普自己率领,攻打北门。石普遭遇贼兵,与贼兵战斗,贼兵抵挡不住,逃入城中。石普冲在士卒前面追赶他们,放火焚烧城门,贼兵恐惧,想要弃城逃跑。可是援军看着他们交战,按兵不动,又害怕石普成功。总兵派遣蒙古骑兵一千人,冲到石普军前面,想抢到先进城的功劳。而贼兵拼死守卫,蒙古军惧怕,即奔驰而回,石普阻止不住,于是被贼兵所蹂躏践踏,大多坠落水中。石普军队军阵大乱,贼兵乘机进攻。石普招集残兵,血战很久,他拿着剑大声呼叫道:“大丈夫应当为国而死,有不前进的,斩!”奋力搏斗,一直冲入贼兵阵地,跟随的只有三十人。到太阳偏西,援兵断绝,受伤落马,又步行交战几个回合,贼兵到的更多了,贼寇指着他说:“这一定是头目,不可让他跑掉,要活捉他。”石普叱骂道:“该死的贼奴,我就是石都事,说什么头目!”左肋被贼枪刺中,还握着自己的枪,将贼兵砍死。贼众一齐用枪刺石普,石普和跟从的人都奋力而战,全部战死。(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浣溪沙李清照绣面①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②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注释:①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故云“绣面”。②宝鸭: 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③一面:指整个脸上。【小题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义丰。请赏析 “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5分)【小题2】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6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炼字题。做这【解析版】河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22054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