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四川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半期试题历 史 试 题(命题人:王琼梅 审题人:晏瑞钰)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共60分。完成在机读卡上)1、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任何一种学说,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必然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并且政府要对其积极支持和提倡,同时它必然是一门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文化体系,所以答案为B。2、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 )A.诚敬存之 B.发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答案】D考点:程朱理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朱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程朱理学认为存在于人体之外的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若想达到对天理的体悟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向外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实现,所以知识的获取需要向本人以外的世界寻求,故D读圣贤书A致良知B发明本心C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D。3、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A.遏制学术自由 B.加强中央集权C.提高儒学地位 D.统一思想文化考点:新儒学。董仲舒的这个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是通过思想专制巩固政治统一,即加强中央集权。考点:明确进步思潮。材料中“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含义即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该主张主要反映的是对人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申。故此题应选B项。5、“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下言论符合该观点的是A.“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D.“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答案】C考点:宋明理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材料讲的是理学的积极作用,首先排除A、B,D项主张平等,与题干无关。只有C项符合题意。6、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 ①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 ②利用火药开山采矿 ③运用指南针航海 ④翻阅《日知录》计算日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依据所学知识,北宋的科技发明与应用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应用于军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故选A。《日知录》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的著作,故排除。7、风俗画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城市工商业的繁荣C.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广泛【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绘画。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发展,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描绘民间风情的世俗画。8、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此题可用排除法。从“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可以判断此项发明为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故A错。经蔡伦改进,故B错。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印刷术,故D错。9、《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红楼梦》创作的背景是清朝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加深,因而该书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考点:古代的戏曲。C项明显错误,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的成熟,故选C。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昌盛期,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艺术的瑰宝。11、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x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材料为“民国初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A、D排除。辜鸿铭娶日本女子为妻,只是个别现象,B只是对材料的单一解释。题目的问题是“反映”了什么,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辜鸿铭留学、娶外国人等正好体现了近代社会开放,故答案为C。12、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究社会政治学说。下列言论能够较早反映这一转变的是( )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B.“采西学,制洋器”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D.“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答案】Cx考点:西学东渐。此题求答项为“反映这一转变的言论”,限定语为“由研究科学技术转而研究民主政治”,再看选项中A是太平天国中反映小农思想的言论,B是洋务派为代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器物)的言论,C和D都反映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C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言论,反映了维新派主张由学西方技术到学西方政治制度,不选D项的原因有二,其一,D项主要着眼点是号召以革命的方式,反对称帝;其二,这是辛亥革命时同盟会的言论,在此之前已由维新派由研究科技转向研究民主政治学说。13、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C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D项都发生在陈独秀讲这番话之后,可以排除。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陈独秀已经放弃了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追求,可排除A。14、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A.魏源的《海图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D.严复的《天演论》【答案】D考点:维新思想?严复的思想。从适联系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可以看出胡适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影响之深。B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只学习西方的科技;C项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体现不出“适者生存”的主张项错误,《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是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故选。图① 孙中山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 图② 五四运动图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④ 十一届三中全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考点:20世纪中国的巨变。依据所学,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分别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新中国的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选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排除。16、“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答案】D考点:新三民主义。根据所学,1923年前后,一再失败的孙中山陷入迷茫之中。通过和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促成了国共合作,故选D。AB项是1912年民国创立后的想法;C项是在袁世凯、段祺瑞等军阀不断的破坏民国政体和《约法》的情况下进行的利用一派军阀打击另一军阀的做法。17、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同时还是文学家、艺术家。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答案】C考点:工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从材料中“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反映的信息中都可以判断应该是秋收起义,因此A项错误;B项是解放战争时期;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进入农村,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进行土地革命,因此C正确;故选C。D项是在1934年开始的长征,【解析版】四川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23948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