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近现代以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分三时授。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随着西方思想、化的渗入,中国社会的结构出现了松动,西方的生活方式进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这样的一种变化不是立刻显见的。伴随着西方化与中国传统化的纠结,辛亥革命西方民主的确立,更加推动了这一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生活在革命激情的陪伴下,表现出了有别于西方化和传统化的地方。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中国重新融入世界,并且愈发加速,社会生活体现出了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过程中,注意了解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这是学习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
教师应根据每的重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原因、具体表现。
难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近代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讲述了近代以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情况。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本内容分为四目: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这一目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以服饰变化的原因。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男子服饰的变化情况。(1)中西方服装的并存:体现出两种化的激烈对抗。(2)西装的传入与流行的大体情况。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而真正流行开则是在民国成立以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规定为男子礼服之一,二是着装人数的增加。(3)西装流行的原因。从穿着的角度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的角度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4)新中国成立以后服装的变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装、人民装、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旗袍,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上述服装之所以流行,与其说这类服装代表美,不如说它们是一种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在变革时代,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通过服装的同一性,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3.女子服饰的变化。(1)旗袍的流行:旗袍式样在改革过程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服装宽袍大袖的旧貌,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大胆地体现女性形态的曲线美。它是利用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旗袍的流行也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民众审美观念在服装方面的变化。(2)饰品佩戴的特点:辛亥革命后朝着简约化的方向发展,而受西方化的影响,一些兼具实用价值的装饰成为时髦女性的爱好。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1)四大菜系形成的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活动的活跃提供了前提,各地饮食化的交流融合,适应、趋时、吸收和创新是根本。(2)其他地方菜系。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谈一谈本地菜系的特点,和他们品尝过的其他菜系有什么不同。
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1)西餐传入的时间和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中西饮食的比较: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中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致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
[居室建筑的演进]
这一目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讲清楚为什么称之为“四合院”:每院正五间,东西各三间,南五间。大门面南,在南五间之数内,仅正屋有廊,谓之四合。
2.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壁成为典型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3.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失去外特征。反映出西方的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
[习俗风尚的变革]
这一目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1.西俗风尚变革的原因:社会政治、经济、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
2.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2)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
3.丧葬礼俗的变化。(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2)新中国成立后:土葬改为火葬。
4.其他社会风俗: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本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答案提示:从穿着的角度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共和建立,剪除辫子,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剪发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民国成立后,清朝袍褂、补服等都已过时,满式的鞋帽、服饰已受到人们的厌弃。但是,在民国初年,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从社会思潮的角度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于西方。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
[议一议] 你能说出四大莱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各地风味小吃都有哪些?
答案提示:(1)鲁菜: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
(2)粤菜: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五蛇羹、盐火鸡、蚝油牛肉、烤猪、干煎大虾碌、冬瓜盅。
(3)川菜: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大煮干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
(4)淮扬菜: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
[学习思考] 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提示:中国的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经历了中西合璧到完全西化的变化过程。19世纪下半叶,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开始了部分洋化改造。除了四合院的形式之外,布局设施已全部欧化。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园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此外,西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自我测评]
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都有哪些表现,呈现出什么特征?
答案提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男女服饰的变化;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习俗风尚。
从这些方面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2.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分析外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
答案提示:在今天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外化的影响——洋快餐、流行的服饰、新式的生活方式,等等。
中国物质化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搀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外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材料阅读与思考] 以下材料是1898年9月康有为递呈光绪皇帝的奏折。阅读后请思考:辫子在哪些方面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剧变中的作用。(材料略)
答案提示:首先,近代社会“尤尚机器”,辫子的存在容易误缠机器,从而阻碍了机器的使用;其次,辫子的存在不便于近代方式的战争的需要;再次,辫子的存在既不卫生又会耗时梳刮。
风俗反映了民众的一种普遍社会心理,它的剧变勾勒出民族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社会的变化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表现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又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所以社会生活的方式,也就是风俗,既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又是促使社会关系变化的不可取代的物质力量。对辫子的态度,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剧烈变化。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通过撰写“中国近现代服饰的演变”的小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评价方法] 个人代表作品档案袋法。
[评价过程] 将小论以自我测评、小组测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方式综合求出平均分。
[评价总结] 将作品放入档案袋,好的作品以板报的形式展出。
(五)历史问题注释
[中装的创制]
民国初年男子服装主要是长衫、马褂,这基本上是中国传统袍服的延续。但在此时,中西合璧的中装开始出现。中装由孙中创制。其说法不一,有的说系根据英国式猎装改制,有的认为根据南洋侨民中流行的“企领装”改进,有的认为于日本铁路工人服,还有的认为以日本陆军士官服为样本而改制。据说,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从欧洲回到上海,在上海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定做过几套西服,穿着很满意。于是,他要求服装师傅以日本陆军士官服为基样,设计一套直翻领的四贴袋服装,袋盖成倒形笔架式,纽扣为五粒,象征五权宪法。这就是今天中装的样式。这种朴实、庄重的新式服装开始在国内官员和学生中流行开。民国初年政府规定的礼服仍以长袍、西装为准,但至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重新颁布《民国服制条例》时,中装被确定为礼服之一,中装更加流行了,国际上也视中装为中国男子礼服。
[旗袍流行都市]
旗袍于满族妇女服装,故名之“旗袍”。它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开,但与满清遗老的眷属没有关系。旗袍的流行主要是一些时髦女性模仿满族妇女服饰的结果。因而有人指出:“近海上女界旗袍盛行,闺秀勾栏,各竞其艳。夫人之装饰原无一定,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这种看法还带有民族主义色彩。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的旗袍与满族旗袍无异。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以绸缎制作,衣上绣有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但是,不久,旗袍的式样开始迅速变化,如减短长度、收紧腰身,缩小袖口,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旗袍风行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头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叉的高矮,使旗袍完全摆脱旧式样。面料除一般的绸缎之外,青布旗袍也是一般女学生和民众欢迎的时装。旗袍从20世纪20年代初在大中城市流行,迅速传遍全国。至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礼服,传至某些乡村妇女。其后,外国妇女也把旗袍作为时装之一。
[三大流域孕育了四大菜系]
菜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形成不同的地方风味,可简单概述为:“三大流域孕育了四大菜系”。从菜系的命名看,虽以省命名,但是它影响所及则远远超出省的界限,凡在饮食习俗方面都受其影响,口味、烹调都一般相同,这就是菜系的范围。当然在一个菜系之内,还有不少流派或分支,这只不过是“大同”之中的“小异”。
菜系的渊可以追溯到很远的时期,因为菜肴的特色,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为基础的。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五方人民》中说得明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有者采,有水者鱼”。也就是说“靠吃,靠海吃海”。这是形成菜系的主要条,正是“今天下四海九州,特川所隔有声音之殊;土地所生有饮食之异。”(《齐乘》)以物产为依据,形成了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风俗志》称:“食物之习性,各地有殊,南喜肥鲜,北嗜生嚼(葱、蒜),各得其适,亦不可强同也。”除上述因素外,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之一。清代饮食鉴赏家、评论家袁枚《随园食单》中,曾写了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烹调方法,作猪肚:“滚油爆炒,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南人白水加酒煨两柱香,以极烂为度。”
[四合院大致结构]
四合院规模不同,大小相差悬殊。但无论大小,都是由基本单元组成的。由四面房屋围合起一个庭院,为四合院的基本单元,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北京大型四合院(如王府)可多达七进、九进院落,除中路主院外,两侧还有东西跨院,可谓“深宅大院”。
由于日照的影响,四面的房子以坐北朝南为最好,所以,四合院都以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侧次之,为厢房,与北房相对的南房称为倒座房。中型或大型四合院的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后罩房有时建成二层楼房,称为后罩楼。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一般都分为内宅和外宅,由二门——垂花门或屏门联接沟通。四合院的正房、厢房之间,一般由抄手游廊联接沟通。抄手游廊是开敞式附属建筑,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休憩小坐,观赏院内景致。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墙体磨砖对缝,工艺考究,虽为泥水之作,犹如工艺佳品。
[妇女反抗旧婚制]
民国时期,有的女青年受西方婚俗观念的影响,大胆地征婚求偶。如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士周x x,现年28岁,原籍广东香人。久寓北京,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x x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交通和通信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通过掌握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状况,思考分析推动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字资料,建立橱窗板报,以此形成对百年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直观认识。阅读《老照片》等书籍,加深对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通过数据的比较,清楚认识今天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和通信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西部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历史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讲述了近代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情况。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人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于西方的一些先进的器物由排斥走向接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就是如此。
◆本内容分为两目:
[交通工具的更新]
这一目的教学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这一切与城市乡村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2.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1)人力车:也叫东洋车,因其传自日本,故名。人力车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增添了方便快捷的新式代步工具,伴随着它的出现,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出现。人力车夫辛劳困苦而所得有限,收入地位难以维持温饱。(2)自行车:教师可以展示近现代自行车样式的图片,由学生比较归纳自行车的发展情况。传入在19世纪中后期,仅限于宫廷所有;20世纪初期,出现在城市的大街上,绝大多数为公车;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
3.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1)电车:出现于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2)公共汽车:出现于1924年的上海,在解放前处于车少人多的状况。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城市交通的中枢。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谈一谈它与其他人力交通工具比较的优势。
4.先进的交通工具。(1)火车、轮船与中国利权的关系:它们在中国出现之时是列强掠夺中国利权的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建设进入新的时期。
5.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发展特点: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邮政通信的发展。(1)发展开始时间和标志:1866年海关试办邮政。(2)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至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今。(3)各个时期发展的特点:第一阶段邮政事业经历从试办到正式办理的过程,涵盖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初具规模;第二阶段邮局邮路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邮政工具的变革;第三阶段开创了邮电合一的新时代,独立发展;第四阶段崭新的历史阶段。
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出现标志——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起步阶段特点——外商垄断对外电信交通;国民政府时期——收回部分电信主权,增开业务,技术与服务逐步提高。(2)电话:出现标志——1882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建成电话交换所;民国时期发展特点——业务增多、设备更新、服务范围与内容扩展;改革开放后特点——技术发展迅速,普及率增长迅速。
本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邮电通信方式都有哪些?
答案提示:包括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电子信。
[自我测评]
1.阐述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过程,并分析它们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案提示: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地更新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请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表现。
答案提示: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带的后果就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
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主要体现在线网的架设、通信工具的数量上。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区,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具的数量不多。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数量的百人拥有数都绝对处于优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 以下材料是1865年一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各省将军督抚对于外人铺设铁路的态度。阅读后请思考:中国官员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们的理由有哪些?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材料略)
答案提示:中国官员在外人铺设铁路的问题上持反对的态度,他们的理由有:铺设铁路会“占人田业”、“毁人庐墓”、破坏风水,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影响到自身的统治。
评价: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官员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但也是符合其阶级立场的。对于官员说,西方机器的引进必然破坏社会结构,造成人口的自由流动,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这样一就会影响到自身的统治,这是最根本的因素。西方技术的传入,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当它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以后,必将势不可挡,进而更加加速社会的变动。后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概括的能力。
[评价方法] 材料收集法、讨论法。
[评价过程] 提出讨论问题,谈谈自己对近代交通和通信变化的看法。学生搜集相关图片、字资料,可以就问题的某一个方面入手,形成自己的观点,堂上在限定时间内表达自己的看法,师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评价。
[评价总结] 将学生的发言作记录,放入其个人档案袋。
[东洋人力车输入,大受城市居民欢迎]
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于东洋,……若与本地之独轮车相比,则亦有长有短者。其所短者,在于仅能载一人,而其长处则于坐者较便。且小车粗陋,自尊者多不屑于乘焉,若不能家内自置一轿,则每苦逼于步行矣。今设二轮车,想于此类大为得便宜之举也。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
[天津试行土路火车]
《申报》1872年9月30日:天津新置土路火车已试演数次,甚为合用。先是于八月初七(9月9日)试演,观者甚多,天津道宪亦在焉。演时将火车一辆于租界往数次,乃以载货车一辆接连其后,又令华人五十人坐于火车内后行数次,观者皆称美。继又加载火车二辆,又绕行租界一转,遂将火车解去而令人满坐火车内。车分上下二等,天津道宪与英领事坐其上等客位,其一切从人皆坐下等客位,车外四面则满载中西杂客,又周遍租界,毫无阻滞。天津道宪与众人及观者皆欣喜而散。次日,天津道宪致书英领事,其大意云:此火车之中国,可谓创观,其制作亦可谓精美之至,至于行动一切均极便捷,甚为适用之物,但尚无称名,鄙意拟赠以佳号曰“利用”,未知有当尊意否云云。逾数日,火车又去游都市,则上面已标明“利用”二字焉。伏思此火车为初中国之始,将通行无滞,遍及四方,皆此车开其先也。
[天津海关与中国第一套大龙邮票]
中国近代邮政是由海关开始试办的,而海关邮政又是从津海关开始的。中国历史上公开发行通用邮票——大龙邮票,是由津海关1878年组织经营的。津海关就是天津海关的前身。
1878年3月23日,奉总税务司赫德之命,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将海关邮政对社会开放,收寄华洋公众、商民百姓的邮。开始是邮寄人到海关交费,海关造“邮资登记册”,并在邮上加盖戳记,然后由海关或交华洋书信馆负责邮运。不久即深感手续繁杂,很不方便,不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实行的贴邮票的办法省事。同年6月15日,德璀琳致函上海海关造册处税务司夏德,“为了避免复杂的操作和账务处理”,提出“即请造册处给我们准备一批我们最迫切需要的邮票”。7月份德璀琳收到首批五分银和三分银邮票,并在天津、北京发行。后又增加了面值—分银邮票。
大龙邮票的图案是五爪大龙的形象,体现了我国化习惯。面值有一分银、三分银和五分银三种。由海关发行的第一套大龙邮票,对中国近代的邮政,特别是邮票的设计发行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的巨大变化。
[知识与能力] 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了解今天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过程与方法] 搜集图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发展史。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组织不同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面对网络的诱惑。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讲述了近代以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情况。西方殖民者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出于化侵略的目的,传教士创办了宣传西方思想的报刊,进而引发了中国报刊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这样的历程与民众生活的不断变化密切相关,也与社会政治的变化紧密联系。
◆影视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的表现。传入中国后,人们逐渐接受并且喜欢上了这样的一种娱乐。百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制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每一个历史阶段,影视作品反映出不同的时代主题。
◆互联网是近十几年才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它的高速发展是中国奇迹的具体体现。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便利了大众的生活,同时也带了消极的一面。
◆本内容分为三目:
[大众报业的发展]
这一目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大众报业发展的原因和特征。(1)原因: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迫切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的大众报业的产生。通过考察其历史,归纳起有两大方面: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使了各种报刊不断涌现。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化扩张。(2)特征:以新闻和言论为主要内容,铅字印刷等编排形式为重要特征。
2.各种报业的发展状况。(1)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出现原因——促进西方科学化在中国的传播。(2)商业报纸:出现原因——传统经济结构解体与近代商业社会的逐步形成,市民们的近代商业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标志——1872年《申报》的创刊;特点——新闻、言论、艺副刊和广告四要素有机结合,尤其以适应近代社会发展工商事业需要的商情和时事为主。(3)政论性报刊:高潮阶段——维新运动时期,兴盛阶段——辛亥革命时期及民国成立后;作用——宣传政纲的喉舌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4)通俗性报刊:特点——取材世俗,运笔浅显,专门满足市民消闲娱乐的需要,专门分工。
3.国人办报的状况。(1)时间、标志:1873年《昭新报》。(2)近代政治高压环境中,国人办报具有相当难度。(3)教师让学生畅谈今天报纸在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广播影视的普及]
这一目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近代广播发展状况。(1)记住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第一”: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一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2)播放内容的变化:由早期的新闻、宗教等比较单一的节目向着言论、教育、娱乐、社会乃至宗教等多方面扩展。
2.电影的发展状况。(1)发展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外国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2)国产电影的发展:民国时期快速发展,表现在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导演与演员和一批优秀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革命题材的艺作品反映到电影上。(3)改革开放后影视发展状况:由学生谈一谈他们所喜爱的国产影视作品及原因,有哪些作品赢得国际奖项。
3.电视的发展状况。(1)第一座电视台的出现:1958年北京电视台。(2)彩色电视的出现:1973年。(3)电视节目内容的变化:由革时期的严重概念化、口号化的节目到今天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4)电视的发展趋势:朝着数字化电视的方向发展,更加满足生活的需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互联网出现的原因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2)现状: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
2.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互联网给自己的生活带了哪些便利和不好的影响。
本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报刊、影视发展的状况。
难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
[议一议] 电视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了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电视造成了个人和团体的社会身份(或角色),与电视提供的物理场合的组合,弱化了社会身份和电视提供的物理场合之间的距离,打破了社会身份与物理空间的传统关系,创造了新的场景。电视更趋向于将不同印刷媒介阅读圈子的人放进同一个公共领域。它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共享的存在,提供了最大范围的同时获取信息的渠道。电视使得原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从而整合了信息系统。电视通过展示而使许多地点或方面失去神秘感,从考古到科学的发现,也进一步促进了接触新观念和促进新的地点的开放。
[想一想] 你想通过互联网做些什么?
答案提示: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资料,在网络上收听喜爱的音乐,观看喜爱的影片,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人聊天、游戏等等。
[自我测评]
1.联系报业、影视、互联网的历史与现状,比较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异同。
答案提示:从传统媒介出现之时开始,人们就可以从报纸、影视作品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学习上的,现代媒体也不例外。
而现代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通过现代媒介,可以及时迅速地掌握第一手的资讯,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现代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互联网技术在方便民众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网民对网络生活的过分沉迷。请谈谈你对这方面的感想。
答案提示:互联网确实方便了生活,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想要知道的资讯,查找所需要的资料,方便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也的确造成了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不愿意走出家门,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做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
[材料阅读与思考]
报纸除了有娱乐民众的功能之外,在政治方面经常成为讥讽时政的阵地或政党的喉舌。以下材料是民初天津《大公报》针对报业所发表的评论,阅读后请思考:下述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与舆论环境?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材料略)
答案提示:上述材料反映出整个社会处于复杂混乱的政党政治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确实相当自由开放,但是实际上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相当混乱。
新闻舆论是对政府行为有效监督的—个手段,也是保持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只要言论不依仗政府或其他公共权力强制推行,确保多元的自由争辩,不但不会威胁和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反而会推动公民在自由思考中逐步成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但这不意味着社会舆论可以完全没有约束,它必须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民众,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离开了这一点,就会造成社会舆论的无政府主义。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学生动手能力和整合资料的能力。
[评价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本内容的网页。
[评价过程] 提出网页制作要求,具体结合本教学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搜集材料,制作相关题材的网页。
[评价总结] 将学生制作的网页放在学校的网站上。
(五)历史问题注释
[《昭新报》]
1873年,商人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新报》,武汉即有了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该报每日发印,遍售各埠。内容除时论、商业行情外,还有汉口市内奇闻逸事,并刊发人墨客的诗词杂作。形式为十折书刊形。创刊时以手工木刻活字拼版,用白鹿纸手工印刷。
[北京电视台建立]
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发出电讯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在5月1日开始试验广播。”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设在北京市复兴门外护城河畔的广播大厦中,播放室是由一个大约五六十平方米的办公室改建的,房间的一角为导演间和音响控制台。就在这个简陋的地方,播出了中国第一次电视节目。这次播出从晚上7点05分开始,内容有新闻、舞蹈、记录和科教影片等,时间为两个多小时。虽说第一次播出的时间不长,节目比起现在显得粗糙,但这却是中国电视事业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可喜的一步。当时电视台只设了正、副主任,参加节目组织工作的人员只有四五十人,此后工程技术人员增至18人。同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正式广播,每周播放四次(星期二、四、六、日)。1973年4月15日,开始彩色电视试播工作。同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节目正式播出。
[网络游戏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新热门]
在2004年1月15日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报告中揭示,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一个全新热门,其热度已经逼近搜索引擎使用。
46.2%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而32.2%的用户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在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中,14.7%的用户选择网络游戏。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3.4小时,而对有时和经常玩网络游戏的上网用户调查显示,用户平均每周上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为11.3小时。
而用户玩网络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约有88.8%的用户,而锻炼智力和结交朋友的用户分别为31.6%和28.7%,为了获得奖品、奖金等收益的用户有10.8%,说明职业玩家的数量也在增加。不过用户喜欢的网络游戏更多是休闲对战(包括棋牌、益智游戏等),约有66%,超过50.4%的喜欢角色扮演的用户,这说明联众类型游戏和RPG网络游戏为网络游戏主流。不过也表示新进入网络游戏的厂商可以考虑在即时战略、模拟经营、FPS等内容方面多做努力。
在用户选择网络游戏时最看重的因素的调查中,网络速度占69.5%,游戏费用占42.2%,操作的难易为35.7%,故事情节为34.3%,画面为30.7%,音乐为16.8%。而在网络游戏对用户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调查中,32.3%的用户认为没有影响,但是认为网络游戏负面影响的用户还是超过选择正面影响的,20.6%认为网络游戏有较少的负面影响,22.1%认为网络游戏有较大和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认为网络游戏具有正面影响的用户只有9.1%。
有26.0%用户对网络游戏非常满意,而用户最满意的网络服务是搜索引擎为27.4%。
进一步阅读建议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焦润明等编著:《当代中国社会化变迁录》,沈阳出版社2001年版。
金学方、单基夫主编:《新世纪中学生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王承仁等编著:《中国近百年史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戴元光、童兵主编:《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37631.html

相关阅读: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