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4年高二历史下册4月月考试题(带参考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一中学2014-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4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
C.一战后英国工业生产超过了德国
D.一战对德国打击很小
2.《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
A.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日本的势力
B.日本在受限制有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C.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3.美国首倡建立国联,但是最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美国参加国联,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B.国联以维护和平为宗旨,不利于美国称霸世界
C.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互相制衡 D.美国的对外政策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
4.歌曲《雅拉玛》中唱道:“西班牙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西班牙/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5.“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这反映了一战之前的德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A.极端民族主义盛行 B.军国主义盛行
C.崇尚和平 D.强权政治
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存在 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地进行扩张 D.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
7.右图是一战之前反映欧洲军备竞赛的漫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其中的项庄和沛公分别是(  )
A.美国与英国 B.德国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法国与俄国
8.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C.大大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
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9.二战期间公布的一份重要文件规定:日本所窃取于
中国 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签署这一文件的国际会议其会址位于图3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1939年德国人侵波兰后,有人就一些国家的行为质疑:“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这里的“政策”是指
A.孤立主义政策    B.均势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绥靖政策
11.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3.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15、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16、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 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17.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指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18.图4所示是日本《朝日新闻》所发的一则号外。 作为历
史资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A.明治维新 B.甲午战争
C.日俄战争 D.东京审判
19.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剌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B.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C.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20.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关系出现缓和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②美苏争霸是两国实力受损③美苏两国领导人调整对外政
策④中国和苏联建交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2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二战的结束B杜鲁门主义的推出C北约的成立D.华约的成立
22.杜鲁门说“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这表明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 B.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
C.干涉世界各国内政 D.维护世界和平
23.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美苏“冷战”的主战场转移到亚洲 B.它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它起到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 D.目的是阻止革命,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24.从战争爆发因素的角度看,海湾战争与二战后历次中东战争的主要相同之处有
A.大国的卷入、宗教的冲突      B.宗教的冲突、民族问题
C.土地等资源的争夺、民族问题    D.土地等资源的争夺、大国的卷入
25.右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伤亡人数伊拉克军队多国部队
死亡约2万人478人
受伤约8万人3754人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26.近代以来,人类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认识不断深入。“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规定出自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万隆会议宣言》
27.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
A.确保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努力维持国际均势 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28.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②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
③都是由少数大国提议组建的 ④都受到美国的操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9.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往往左右着国际关系事态,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①巴黎和会 ②慕尼黑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30.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材料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有人称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带领美利坚合众国这艘巨轮渡过严重经济危机、走向繁荣、赢得战争的“船长”。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1933年3月4日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第一个任期终了的1936年,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
??《坐在轮椅上的“船长”》
材料三、关于罗斯福总统,我们可以说,如果他当时没有采取他实际上采取的行动,如果他心中没有感受到自由的汹涌波涛,如果在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极端危难时刻,他没有下定决心援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会陷于可怕的境地,在若干世纪之内人类的整个前途就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 ??《丘吉尔回忆录》
材料四、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发表演说:“不论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 ??《罗斯福选集》
(1)材料二所反映的情况与材料一相比,美国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罗斯福政府为实现上述变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出在1941年12月之前美国支持、援助反法西斯国家的相关史实两例。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为“赢得绝对的胜利”所做的一系列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斯福的认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
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
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
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
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
材料二 战争是人类不断反思的问题。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的作品《光荣之路》,阴暗的背景下画面上是尸体、漂落的帽子……
(2) 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 ? 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创伤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五 下图为毕加索的名画:
《格尔尼卡》 《和平鸽》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度有何变化?
试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的直接原因。它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幅名画的主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ADBBDBAD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DCCDCADA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CADBCBBCD
二.材料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1)由经济危机逐渐经济恢复。实施“罗斯福”新政(2分)
(2)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实际上有利于英国购买军火。1941年通过《租借法》,向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战时援助。(4分)
(3)促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先后参加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在盟国间实现政治协调、军事配合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领导美国军民在太平洋战场取得对日作战的一系列胜利。(4分)
(4)罗斯福领导美国渡过两次“难关”:战胜了经济萧条、战胜了法西斯,既为美国也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因此赢得了后世人们的尊敬。他身上那种身残志坚、乐观自信、善于创新、爱国救民的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32.(1)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共同促成的。(2分)
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看: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
斗争变得空前激烈②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随着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第一次世
界大战不可避免(4分)
学术以外的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用作向战败的同盟国索赔的理由(2分)
(2) 讽刺了统治阶级所鼓吹的“光荣”是对人们的欺骗,带来的是死亡和灾难。(2分)创伤: 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4分)
33.(1)欧洲民众: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国家: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2分)
(2)变化:格老秀斯主张国际战争应受法律约束,并提出诸如交战规则、战俘待遇、武器使用等原则。(2分)
《国际联盟盟约》: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1分)
意义:格老秀斯提出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这将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2分)
《国际联盟盟约》由此建立的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作有益探索,起了一定积极作用。(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人们普遍渴望和平。(1分) 和平主义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主义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1分)
(4)控诉非正义战争暴行,追求人类和平。(1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55571.html

相关阅读:河南省偃师高中2014年高二历史下册3月月考测试题(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