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永嘉县普高联合体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温馨提醒:
1.本科目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本试卷共6页24题。
3.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基础(共21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浸渍 zì 龟裂 jūn 修禊 xì 长歌当哭 dāng
B. 谂知 shěn 会稽 kuài 癸丑 guǐ 呱呱而泣 gū
C. 俯瞰 kàn 攒射 cuán 挣揣 chuài 强颜欢笑 qiáng
D. 逶迤 yí 赁屋 lìn 慰藉 jí 广有羽翼 y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和蔼 谍血 气概 游目骋怀 B. 屠戮 修葺 彭觞 姗姗可爱
C. 嗟悼 桀骜 萌蘖 殒身不恤 D. 尸骸 斑斓 盘踞 浑浑恶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常期望一个经历了重大苦难的人生活得与众不同,人们认为他应该比别人有更积极或者更超脱的人生境界。
B.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从这些图像中吸收启示吧。
C. 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
D. 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傲,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担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B. 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4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C. 最近5年来,随着市民收入增加,银行开通的理财渠道非常多,除了传统的投资方式外,股票、基金以及各种形式的理财方式越来越吸引市民。
D. 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B.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D.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D.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7.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A.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 某所,而母立于兹
C.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
二.文言文(共18分)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 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 《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回旋而上
D.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抢:着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之二虫又何知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B. 去以六月息者也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C.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D. 水浅而舟大也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到大至鹏鸟,小至蜩鸠,都受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阐明了大凡事物的活动都“有所待”的道理。
B.庄子善于用寓言说理,借助学鸠的无知,写出俗人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和蜩鸠之小且无知,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
C.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尽管他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但还是保留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
D.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11.把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12.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匾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公 子 降 拜 稽 首 公 降 一 级 而 辞 焉 衰 曰 君 称 所 以 佐 天 子 者 命 重 耳 重 耳 敢 不 拜
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0分)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13.结合文章,说说你对“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句话的理解。(3分)
14.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3分)
15.作者为什么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你从文中找出依据。(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16分)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 涛
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这里,在整体之中。
??列夫?托尔斯泰
①如果在你的生活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你该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能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的表征。
②早在汉代,就有“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这样的名句(刘桢《赠从弟》),将树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紧密联系起来。再早些,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叫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冷静地俯视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熙熙攘攘,声嘶力竭。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它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更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高大、粗壮、漂亮,这才是奇迹呢。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⑥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帝王一样挺立着,襟怀博大,常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多么渺小、卑微。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⑦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它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至,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己的宫殿。
⑧但是树和人一样,同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了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在天山南麓温暖干燥的农村,白杨是路边、渠旁、屋后、田畔常栽的树,它绿叶飒飒直耸高天。可是有一年冬天,南疆奇冷,这些适应了温暖干燥气候的白杨经历了打击。有些已经非常粗壮、高大的白杨被生生从中间冻出一条裂缝,裂缝一指宽,从树这边透过裂缝可以一眼看到那边的农田。
⑨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
⑩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韵,一派大人物的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选文略有删改)
16.为什么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请概括说明。(2分)
17.第③段“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是什么?(4分)
18. 赏析第三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3分)
19.第⑥段中加点词“本意”一词在文中指什么?(2分)
20.第⑩段划线句写到树和栽树人的关系,请根据上下文和你的生活体验来谈谈对此关系的理解。(5分)
四.语言运用及默写(共15分)
21.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请拟写一个新闻标题,要求16字以内。(3分)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22.仿照下面的句式,分别以“故乡”或“母校”为开头造一个句子。(不能再用例句中的喻体,字数不要求完全相同)(4分)
例句:黄河??在我心灵深处潺潺不息地流淌着。它是一首诗,它是一幅画,它是一首雄浑的交响乐,响彻天地,震撼八荒。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青山隔送行, , 。(《长亭送别》)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报任安书》)
(3) , ,是以见放。(《渔父》)
(4)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陈情表》)
五.(共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
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68987.html

相关阅读:2013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