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北京卷:传统文化仍是语文试卷热点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昨天上午11点半,语文考试正式结束。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语文试卷整体结构保持稳定,强调在实际运用中考查语文知识和语文积累,明显增加主观开放题数量,继续拓宽考生个性化展示的空间。专家称,传统文化仍是考试热点,试卷全面凸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语文试卷

结构稳定但素材广泛

自2019年开始,高考语文北京卷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命题改革实践,形成了目前由多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和作文五个板块组成的试卷整体结构。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表示,今年试卷在保持试卷结构、题目数量、总体难度基本稳定同时,通过更为广泛的素材和多样化的题目,引导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认知与思考。

具体来看,比如多文本阅读板块,第4题要求考生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推断“蛟龙”号首次下潜到4000多米的时间。这就着重考查考生的泛读能力,体现对文本信息的检索、筛选能力的考查和运用文本信息进行合理推断能力的考查等。另外,以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和“彩虹鱼”号的研制及国际影响为素材,能加深考生对我国深海科技开发现状与未来发展远景的认识,体现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的主题。

文言文阅读,用《管子》中讲述国与国之间“经济战”的故事,引导考生进一步探究古代思想智慧的现实意义。文学类阅读则选取了陈忠实描述陕北“华阴老腔”“撼人胸腑”的艺术魅力的散文作品,引发考生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遗产的认识与思考。

总的来说,试卷几大板块,取材于当今科技前沿最新成果、古代重要的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现实生活等多个方面,视野开阔,覆盖面广,突出了高考语文试卷重视思想性、文化性和时代感的设计思路。

扎根传统又具现代格局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连中国分析,从今年语文试卷可以看出,试题关注将科技创新与文化感悟关联起来。比如实用类试题考查的核心内容是“大国利器”,强调的是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关注的是国际竞争。试卷文言文阅读这次选择的管子的文章,突出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国古典谋略。而文学作品阅读则为《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在深沉厚重的文化体悟中,可以激发考生内心深处的文化确认与理性回归。”

连中国称,高考试题不仅具有选拔性功能,更重要的是将对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要的建构性意义。2019年北京卷已将课内学习、经典阅读与高考试题勾联一体。比如古诗鉴赏选择的是陆游的《西村》,诗歌清新明快,景致秀美柔和,心灵轻俏灵透。特别有特色的是17题,将本诗的鉴赏与陆游的名篇《游山西村》关联起来,请学生“结合具体诗句”来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游山西村》脍炙人口,学生很早就有接触,特别是其中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颂。但学生读过、知道并不一定深钻细研,真正进入过诗句的内在脉理。这道题目,将学生的未知与已知、范读与悟读、课内与课外、经典与别类巧妙地沟通连接起来,既有助于对考生的选拔考查,对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又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连中国说。

增加主观开放试题数量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介绍,在继续坚持强化阅读、注重实际运用、注重考生2019年语文学习积累等基本命题思路不变的基础上,今年语文试卷还进一步加强了对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加大试题的开放性。

比如文言文第14题,考生要写出“管子谋略”对自己的启示,不仅要理解语言的表层意思,读懂文本,还要进一步对文本内容有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认识,并能立足当今,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这一题目,立足文本,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展示考生的思想认识;同时也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有利于扭转当前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偏向,加强对传统经典作品中思想元素的领悟,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认识、评价其思想价值。

背诵默写的题目,今年继续坚持结合具体语境及知识点考查的命题思路,强调理解后的记忆。如由陆游的《西村》中的“小桃源”联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诗歌内容联系到陆游的另一首《书愤》,由律诗的形式联系到杜甫的七律。部分题目考生必须真正理解背诵内容之后才能准确作答,这样避免了死记硬背,同时也体现了对“联系已知学习新知”这一学习方法的考查。

另外,除写作外,主观性题目涉及理解、分析、比较、概括、鉴赏、表达等多种能力的考查,覆盖面广泛。其中要求考生结合阅读谈理解、鉴赏或联系生活谈启示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作答。甚至背诵默写,今年也有了开放性试题。这给考生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表达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有助于考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kao/1124897.html

相关阅读:【专题】阅卷老师说过的那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