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意义何在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今天在网上看到好几篇转发来的文章,都是同一内容:2018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现场,温儒敏老师放狠话了!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对女生特别不利

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

这就叫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想问:让15%的人做不完题意义何在?

我想问:凭什么女生面对思辨性强的文章就会不利?

一、故意让学生做不完试题,是作恶。

从2019年开始,北京卷语文就在增加阅读量。2019年以前全卷是6000字左右,以后逐年增加,2019年已经到了8000字以上。我之前曾计算过当下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

因为考场阅读是精读,现代文一分钟在150字左右,一篇七八百字的文言文需要十分钟左右,一首古诗词也得5分钟左右,这样合计至少需要55分钟。书写量也增加了,多文本、文言文、古诗词、散文四大阅读题会有7道有4-6分的主观笔答题,其中2道6分左右的笔答题可能需要答150-200字才能答全。这七道题的书写量至少就在800字了。再加上微写作150字,大作文不少于700字(至少需要40分钟),整卷书写量在1600字以上,这样至少又需要80分钟。再加上所有额度选择题,还有思考的时间,回原文重读文章、理解消化的时间,语文答题是超级紧张的。(详见旧文:高考前两个月复习建议一)

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年级里都有学生答不完,高考时也有学生答不完。全北京市是不是达到了15%答不完的程度,我没有数据,不敢胡说。重要的是,面对题量大的情况,老师、学生天然地会去想办法,争取尽量答完。所谓15%的学生答不完,要把题量加到什么程度?要把学生逼到什么程度?逼到孩子们都放弃语文吗?

此为恶之一。

而且,这样势必出现作文草率完成,质量下降,选拔结果有问题的情况。因为只有少量的高手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构思完成。上等、中上等的同学最吃亏,因为时间不够,自己的文章很可能和中等、中下等的同学得差不多的分数。导致高考选拔功能下降。

在那篇报道中,温儒敏老师批评高考阅卷:

语文卷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分数分成四等,二等分是42~45分,他们调查了4个省,75%~85%都是二等分,根本拉不开距离。“考得好也是42分,考得不好差不多也是40多分,所以老师就不教了,顶多教点考场上的作文技巧。”他们调查的4个省,考入一类校的作文成绩,比考入二类高校总体差距为“2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阅卷确实有责任,但板子全打在阅卷上却明显有失公允。像北京卷现在的大题量,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作文分数淤积。那么点儿时间,中上等写作水平的同学出不来,高手出闪失的概率也大了,一切成绩都归向了偶然,最终影响了高考的选拔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kao/1316987.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冲刺辅导:导数中档题是拿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