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串讲二: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主要内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默写、背诵提示】(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刀耕火种流行的时期、具体做法;铁犁牛耕出现的时间、犁的改进和发展、铁犁牛耕在传统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背景(原因)、过程、影响。(3)小农经济:产生背景、特点、影响(作些拓展)(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破解】(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耕作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耜耕——铁犁牛耕。从战国开始,传统农业进入铁犁牛耕时代。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转向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由粗放走向了精耕细作。②耕犁发展的几个阶段性成果:铁犁的出现(战国)——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构造简单;犁壁的出现、耦犁、犁耕法(汉代);曲辕犁(唐代)——安装犁评,可以调节犁耕深浅。③注意高考命题结合耕犁变化的图片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3)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广,产生私田。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改变了“田里不鬻”的传统,土地开始私有化。军功赏赐与土地兼并、买卖是私有土地来源的主要途径。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注意结合史料聚焦于春秋——秦这一时段,了解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和影响。高考有可能拓展考查,如“贫者无立锥之地”出现的原因、古代“均平”思想产生的根源——土地私有和兼并等。)(4)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①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②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的鲜明特点。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5)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主要是满足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多数借助材料或图片来考查)

  2.手工业

  【主要内容】官营手工业和民间的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默写、背诵提示】(1)官营手工业:发展历程、生产目的、经营方式、基本特点(规模、工人、原料来源、产品)、地位及影响。(2)民间的手工业:发展历程、生产目的、经营方式、特点、地位及影响。(3)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的成就(关注两本教材相同部分的成就)。(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重点、难点破解】(1)官营手工业:复习时注意人教、人民两套教材相交叉的内容,如汉武帝盐铁专营;官营手工业的地位(制作工艺水平高,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对于“工官”制度下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技艺容易失传,技术革新与发展不能服务于社会等)也应有所了解。(2)民间手业:注意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注意比较官营与民营手工业的不同点。(3)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的成就:两本教材涉及的内容差别较大,复习注意相同部分,非相同部分可能通过材料和图片,创设新情景考查。(4)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③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④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劳动分工不断发展。⑤产品长期领先世界并出口世界各国。

  3.商业

  【主要内容】“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默写、背诵提示】(1)“市”的形成与发展:“市”的功能;宋以前的“市”(管理、时间、空间):宋以后“市”的发展(交易时间、空间的变化及意义);“草市”的兴起及意义。(2)主要商业城市与著名商帮:西汉、隋唐、宋代著名的商业城市;明清著名商帮。(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点、难点破解】复习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应注意:三个高潮(战国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二个基础(农业、手工业发展),一个前提(国家统一),结构(商品结构和商人结构)变化。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最直接的限制在主观方面,一是对商人社会政治地位的限制(如唐以前规定商人不得做官)。二是对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汉唐坊市制)。就客观方面而言.一是受交换媒介形式(即货币形式)的限制,二是受交通运输水平的限制。中国封建社会对商业的限制始终存在,无法完全打破,如官府的导向及政策,如轻商、贱商、抑商。对商品交易和市场的限制,纸币没有能发展成为信用货币、征收不合理的高额商税、海禁,以及官商勾结等,都会对商业产生不利影响.只能是在限制与突破过程中不断寻求发展。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命题者可能借助材料或图片来考查.如唐朝扬州、成都的发展;明清商帮兴起的背景、经营特点等。

  4.主要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默写、背诵提示】(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提出、历代实施这一政策的突出表现、影响、认识及评价。(2)海禁政策:时期、目的、表现、影响。

  【重点、难点破解】(1)重农抑商政策:多借助材料考查,注意最早提出者(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的背景、目的、影响)、历代“抑商”的典型事例;客观评价其作用(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2)“海禁”和“重农抑商”政策: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但其内涵并不相同。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相反,明政府积极鼓励外国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如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要明确“海禁”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kao/148475.html

相关阅读:如何写好2014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