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填报志愿家长需避免四大误区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4高考填报志愿家长需避免四大误区

  随着高考的临近和志愿填报的开始,考生和家长都进入了最紧张的备战状态。近日一项针对毕业班的调查显示,学生和家长目前最希望得到的不是各科目的复习指导,而是心理疏导。近几天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接待了许多为填志愿而闹意见的家庭,从咨询情况看,在填报志愿阶段,家长们需要避免四大误区。

  孩子从小学入学到如今参加高考,苦读了十二年,家长也是日夜操劳,“陪读”了十二年。终于熬到了选择志愿,决定前程的时刻。作为考生家长,心里像碰到了五味瓶,紧张、焦虑、兴奋、茫然……说不清是什么滋味。经常是按捺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情想为孩子出谋划策,结果得到的却往往是孩子的冷眼。想放弃不管,随他自己选择,又担心他对自己负不起责任……前来咨询的家长中,绝大多数都遇到这样的情况。但在这样的焦急中,家长需要注意调整心态,避免走入误区。

误区一:争面子选名校越俎代庖

  一位在校成绩优秀、个性很强的高考考生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咨询中心面询,原因是父子之间因为在志愿选择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父亲让孩子把某名牌大学当作志愿的首选,因为这所大学的名气大,条件好。而且孩子成绩优秀,凭借孩子的实力,考上这所大学绰绰有余。孩子并不反感这所大学,但遗憾的是这所大学里没有孩子喜爱的专业。原来,孩子出于个人爱好,从小就对航天特别感兴趣,心中已经埋下了“将来一定要从事此项专业”的想法。而就在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这潜藏在孩子心中多年的种子终于“破土发芽”了。父子俩为选择学校问题僵持不下。最终在咨询人员的调解下,父亲终于答应尊重孩子的意愿。

误区二:让孩子替自己实现梦想

  还有些家长自己年轻时就一直有从事某行业、考上某大学的梦想,但没能实现,于是到孩子高考的时候就极力主张孩子报考自己曾经心仪的高校。

  许多家长劳心费力的为孩子选择学校,个别家长甚至动用了所有可利用的“老关系”,然而孩子却一点不领情。用考生的就是:“他们在为自己的‘梦幻’选择学校,让我们去圆他们旧日的梦想,我应该承担这种义务吗?我有自己的路要走,家长的意见我根本就没想考虑”。孩子的话可能让家长听着刺耳,但讲出了一个事实,将来进入大学读书的是孩子,不是家长,为此,家长必须尊重孩子就学的选择权,要慎重考虑考生自己的意愿。

  往年已经有很多惨痛的教训让“独裁”的家长们后悔不已。一些考生在考入父母为自己选择的学校后产生严重逆反情绪,每天玩电脑游戏,等待学校发劝退信。有的拿着父母给的学费自己做起了生意。很多考生因为所考的专业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法转系甚至退学。

误区三:不了解孩子水平盲目

  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志愿,就要事先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业水平。一些家长经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了解孩子的学业情况,其实并非如此。孩子回家常常是报喜不报忧,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真实的学习表现,由此误导家长是常见的事;( )周围人顺情说的好话,虽然也在情理之中,但也会给家长一个假象,看不到孩子的真实表现。个别与老师有成见的家长,更是把老师的评价不当回事,甚至会认为老师对孩子有偏见,其实这样会丢掉考生身边最有价值的“高级参谋”。

  不久前一位家长找到咨询中心,说老师低估他的孩子,不许他报考香港中文大学。咨询老师了解到,这位家长所说的考生,学习水平仅算中等,远达不到香港中文大学的录取要求。但家长认为,孩子口才好,人缘好,自理能力强,特别适合到香港读书。

  咨询师提醒家长,只有在正确评估孩子的学业水平才能后,才可能分梯度选择志愿学校。家长应该多方收集大学招生的信息,了解学校的招生要求。同时要与学校和老师多沟通,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真实水平,做到准确定位。

误区四:不顾及孩子爱好只选热门

  一些家长对所谓的“热门专业”情有独钟,他们认为,选了热门专业,以后就业就不用犯愁了。但家长们应该清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长、爱好是学习的助力器,身体状况对完成学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选择未来就读学校,考生各方面的素质条件都应得到充分考虑。不能因攀比而强弩,也不要因屈就而埋没才华。毕竟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纸文凭,大学的学习应该与未来孩子的工作保持相对应的关系。试想,一个人能在自己的一生中从事一项与自己兴趣相投,与自己的特长吻合的工作该是多么幸福。对于那些爱好、特长比较突出,努力方向比较明确,知识积累的指向性和专业意识都比较强的考生,在选择志愿的时候这一因素是一定要兼顾的,除非他们的特长、爱好毫无社会价值或与社会道德相违背。

  志愿的选择与考生今后历经数年的学业生活密切相关,更可能关系到考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为此家长一定要与考生协商探讨,认真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知识积累,资源优势,认真选择志愿。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kao/168376.html

相关阅读:高级教师:高考语文“三板块”不能厚此薄彼